蓋瑞.哈默爾(Gary Hamel)/

 對多數公司來說,設計仍然是非核心的添加物。每出現一個 或愛倫椅之類的卓越設計,就有另外數百個白痴設計,例如,幾乎每一個小電子器材都有iPhone的層層包裝;絕大多數飯店旅館的盥洗用品上小到無法辨讀的說明字體;迂迴曲折、錯綜複雜、多數人難以看懂的保單說明;一層又一層的技術支援電話語音系統選單,就是不把你的電話轉給專人接聽;完全反直覺的車上數位時鐘重設流程...。我不知道宇宙是否有「智慧設計論」(intelligent design,譯註:美國極端保守派提出的新說,用以支持神創論和對抗進化論)的證據,但我可以很確定地說,我們天天用的數千種產品絕對沒有。

 提姆.布朗(Tim Brown)試圖改變這種情形,身為世界知名設計公司IDEO執行長的他認為,多數組織仍然不了解卓越設計的力量。他的看法沒錯。長久以來,多數經理人把設計視為仙女手上的仙塵罐,只要往平淡無奇的產品上一灑,就能把它們裝點得出色些。但提姆認為,設計應該被視為有助創造顧客高忠誠度及高利潤的基本商業素養。提姆指出,「設計思維」(design thinking)必須灌輸至每個組織,並且應用於組織和其利益關係人之間的所有互動中。提姆是設計工作者,成為設計的倡導使徒,自然不令人意外,但有更多的證據支持他的這番理論。

 以蘋果公司為例,過去幾年,在嚴重消沉的經濟中,在該公司製造銷售的每一種產品都有更便宜的替代選擇下,蘋果何以能夠繼續輕鬆地賺大錢?答案當然就是它的卓越設計。不論硬體、軟體、包裝、零售或技術支援,蘋果在它做的每個東西、每件事中都注入設計思維,每一次與蘋果的接觸都是與卓越設計的接觸。那麼,什麼是設計思維?在我們的交談中,提姆闡述了設計思維的三要素 ——觀察、實驗及打造原型:

 你必須從觀察起步,因為只有透過觀察,才能洞察人們實際上如何完成他們的工作。就是這些深入的洞察促成了強而有力的新創意。實驗也同等重要,除非你願意探索很多不同的選擇,否則無法得出真正突破的東西。最後,快速、花點小錢打造原型,是把創意從概念推進現實的最有效途徑。用「先打造、再思考」取代持續停留在「思考要打造什麼」的階段,將幫助組織顯著加快創新速度。

 提姆認為,優異的設計之所以不多見,並非這需要多麼高深的技巧,而是具備人本設計基本概念的人實在太少。選中,維珍迄今已連續四年獲選為「美國國內線最佳航空公司」。在維珍班機上,處處可以看到用心的證據:座椅舒適、在前方椅背的觸控螢幕上就可以訂購餐點、健康取向的點心、柔和的燈光、餐桌可以旋轉傾斜變成架、洗手間裡流洩著柔和音樂、每個座椅都有充電插座、每班機都提供無線網路服務、空服員精神奕奕且風趣。不久前,在我所搭乘的維珍班機上,一位機組員向乘客承諾:「我會盡我所能地重建各位在通過安檢時喪失的尊嚴!」

 現在,我很少再搭乘聯合航空的班機,我把我的臀部託付給維珍美國航空( Virgin )。自二00七年開始營運後,在《旅行與休閒》雜誌的年度評Travel and LeisureAmerica 這一切服務之外,維珍的票價還比其他競爭者來得低。 這個例子顯示,卓越的設計跟天賦其實沒有太大關係,靠的是同理心。對消費者而言,最大的差別往往在最細微之處。舉例而言,我最近在一家飯店的淋浴間看到一個奇怪的裝備:淋浴間的一角,離地面約二十英寸處鑲了一片小三角形的大理石架座。我心想:「咦,這小架座太小了,不可能是肥皂架,做啥用呢?」啊哈,原來,這是讓女性在刮腿毛時擱放腳趾用的。要是能提供數十個或上百個類似這樣的小用心,你的生意絕對能贏過競爭者。

 所以,若你是經理人,請在公司的布告欄上張貼以下的簡單問題:第一,我們可以改變哪些欠缺思慮而令顧客惱怒的小地方?第二,我們可以幾乎不花任何成本地向顧客提供哪些意外的小喜悅?讓每一位同仁開始思考這些問題,那麼,你就已經開始在組織中灌輸設計思維了。(本文摘自《現在,什麼才重要?決定未來贏家的五大關鍵》,天下雜誌出版,2012年7月4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MBA的小眼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