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你正在練習什麼姿勢,首必須先思考在這個泳姿中阻力最小的技巧為何。先把減少阻力放在第一位,再思考推進力的事。為什麼呢?我們從物理學的觀點來考察:

 

 

 

因為人的身體在水中的阻力=1/2水的密度×阻水面積×阻力系數×速度的平方。

 

所以我們可以知道,身體在水中前進時所遇阻力的大小可由四種變數決定,其中水的密度D雖然會因溫度與離子的濃度而改變;阻力系數 大抵因為每個人的身材與你所穿著的泳裝/泳褲的材質而有所不同,但這兩個變數所造成的影響都不大。所以游泳時的水阻,可以說是由人身體在水中前進時的速度和阻水面積所決定。而且其中決定性的關鍵變數是「速度」,因為它會使阻力成平方成長。也就是說當你的游進速度增加2倍時,原始的阻力會增加4倍;速度增加4倍時,原始阻力會增加到16倍。

 

這邊我用「原始阻力」,就是想提醒所有的泳者,如果你的游泳技術尚未成熟、身體位置不佳,造成你在游進時身體所形成的水阻過大,只要你加快游速,那阻力就成以平方倍數加,你也將耗失更多體力。

 

 

一般來說,若你的腳太沉,或是頭抬太高換氣時,都會使原始阻力大增(兩條紅線間的距離增加),這兩條紅線分別是你身體上下邊緣的臨界點。那如何減少「原始阻力」呢?簡單地說就是在游泳時盡量減少上圖中兩條紅線間的距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MBA的小眼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