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堀公俊(Kimitoshi HORI)/日本引導者協會前會長

 有一天,上司交代部屬:「麻煩你再想一下。」也許對上司而言,自己所表達的思考框架是要命令部屬「進一步評估」;但對部屬而言,也許他卻把這句話的思考框架解讀成要他「判斷是不是值得進行評估」。如此一來,兩人之間的對話就會落入:「我明明叫你去做了!」「沒有,您並沒有這麼說!」的雞同鴨講情況中。之所以造成這種錯亂,正是因為雖然「資訊」本身被傳遞了,但其「意義」卻未獲得轉達的緣故。

 一般而言,我們把資料或事實等「資訊本身」稱為「內容」(Contents)。但是資訊光靠內容並無法解讀,必須與其他資訊建立連結,才能理解其意義。而該「連結」,我們便稱之為「思考框架」(Context,又譯「脈絡」或「語境」)。前面我們提到的文化、風俗、習慣、規範、常識、價值觀等,也就是這兒所謂的思考框架。

 「內容」要能在「思考框架」中獲得定位,才成為真正具有意義的資訊。人與人的溝通,不但必須傳遞內容,也必須轉達思考框架。如果未能把資訊的「意義」傳達給對方,就不能算是有效溝通。而轉達思考框架除了協助溝通之外,藉由相互分享不同的思考框架,甚至能催生出全新的靈感!關於這一點,筆者會在後面另行說明。

 能相互分享「意義」,才是真正的溝通。在各位開始學習溝通技巧之前,請務必先將這件事實好好地記在腦海裡。

☆不是用耳朵聽,而是用「心」聽

 在人與人的溝通裡扮演最重要角色的,就是接下來要為各位說明的「傾聽」(Active Listening,積極地聆聽)。對一位引導者而言,傾聽則是與「提問」並列為最基本技巧的能力。

 所謂的傾聽,指的是「仔細聆聽對方所說的話」。在英文裡,它指的是listen(細聽),而不是hear(聽見)。「聽」這個中文字的結構也告訴我們,不只是用耳朵聽,而是要用「心」去聽,才是傾聽。

 一般人的聽覺速度快於說話速度,思考速度又更快於聽覺速度。也因為這樣,我們常在聽著別人說話的同時,在思考上出現一些空檔。人們很容易「利用」這些思考上的空檔,先行想像結論,或對內容進行思索;有時候,亦可能開始在腦中整理自己要說的話、思考等一下該怎麼回答。這樣的情況,實在不能算是真的在「聽」別人說話。

 要做到傾聽,就必須把全副心思徹底集中在對方的話語上。如此一來,應該就會自然地呈現出「側耳細聽」的態度。如果竭盡所能想要理解對方,就會變得不只是用耳朵聽,也會集中精神去注意對方的表情與動作,也會看著對方的眼睛,等待對方說出下一句話。這樣的情況,才是真正的傾聽。

 接下來,重要的是「完全依對方所言的方式理解對方的話,將心比心地發出共鳴」。如果有人仔細聆聽自己所說的話,無論是誰都會產生出「被接納」的安心感。因此,傾聽也成為尊重對方人格、「把對方當人看」的一種表示。如此一來,人才會安心地生出想傳達自己的想法給對方的欲望,引導者也才能源源不絕地引出這個人的意見。要是進行得順利,也許一個人平常不會說出口的內心話,也會放心地分享給眾人。

 傾聽乍看之下似乎簡單,但若認真地去做,其實難度相當高。要在任何時候面對任何人都能做到傾聽,需要經過不少訓練。而其祕訣就在於:對方所說的話要抱持興趣。即使面對的是自己不擅長應付的人或不喜歡的對象,只要抱持著「我一定要找出他的優點」「一定有什麼我可以學習之處」的想法,仔細傾聽對方的話語,應該就能有意外的新發現。而我們這樣的態度,也可能改變對方對我們的看法,成為扭轉人際關係的契機。

 要在人與人之間建立信任感,最基本的做法就是傾聽。引導者應該率先以身作則,一方面獲得成員的信任,一方面把這樣的氣氛擴展到整個團隊。傾聽,是建構一個讓團隊成員能安心表達自己意見之場域的基礎。(本文節錄自《Facilitation引導學:創造場域、高效溝通、討論架構化、形成共識,21世紀最重要的專業能力!》,經濟新潮社出版,2012年12月20日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祥記港式美饌 的頭像
    祥記港式美饌

    小眼睛的健康世界

    EMBA的小眼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