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 PAUL, Minn. — A new report recommends that the state of Minnesota bolster its main environmental oversight body and encourage more transparency in the review process.

The recommendations may not make for considerable change to the Environmental Quality Board in the short run, but observers say they have the potential to improve the state's performance.

Last year, Gov. Mark Dayton directed the EQB to make recommendations for how it could improve overall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specifically the environmental review process.

The EQB consists of the commissioners of nine state agencies and four citizens. It was created in 1972, but over the years its staff has shrunk and it seldom has the resources to fulfill its original mandate of studying and coordinating on issues that go beyond the purview of a single state agency.

Over the last year, the EQB has concentrated on studying the issues mandated by the governor.

On overall governance, the board looked at five alternatives, ranging from leaving things as they are to abolishing the EQB, with various reorganization schemes in between.

The board today is expected to approve a plan that calls for a revitalized EQB, with as many as ten staff people — more than double the current contingent.

"Anytime we can involve the public and get citizen input earlier in the process, I think is a good thing."
- Tony Kwilas, Minnesota Chamber of Commerce

Dave Fredrickson, commissioner of agriculture and the chair of the EQB, said Minnesota's environment will benefit if the board can plan ahead.

"They can look into the future and anticipate problems that we may hit head-on, so rather than react, we can as a board act on some of those important issues," Fredrickson said.

He cites silica sand mining as an important issue; the board has been asked to do a Generic Environmental Impact Statement on that subject. If the board had more staff, that task could actually be completed.

On the environmental review process itself, the plan directs the EQB to educate and supervise local governments that lack experience in preparing environmental reviews and to provide more information for the public early in the life of a proposed project.

That directive wins praise from Tony Kwilas, director of environmental policy for the Minnesota Chamber of Commerce.

"The earlier citizen and public involvement, the better. Because then it will answer most of the questions that the citizens and public usually have," Kwilas said. "Anytime we can involve the public and get citizen input earlier in the process, I think is a good thing."

Kwilas is skeptical about one idea — that the EQB should create an electronic public portal to make all documents in environmental review and permitting easily accessible to the public. Kwilas said existing web pages work well enough. single board computer

But electronic access to comprehensive information is one of the things Paula Maccabee likes best in the recommendations. Maccabee is an attorney with the environmental advocacy group, Water Legacy.

"The EQB is recommending that environmental review step into the 21st century and provide electronic access to citizens," Maccabee said. "Instead of having to call up a staff member and say, 'can I have a document,' they can go onto a computer and find out what they need to know about pollution; what they need to know about permits, and what they need to know about treatment."

The EQB will present its recommendations to the governor Thursday. He may be able to implement some of them by executive action, but the legislature will likely get involved in staffing increases, at the very least.

 

EMBA的小眼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公路最高點的武嶺,讓這場從海拔0m到3275m,總長105公里,各海拔美景與難度兼具的登山王挑戰賽,成為台灣登山賽中的殿堂,這條路線也是熱愛單車者的朝聖之地,東進武嶺今年舉辦第三年,特邀各國好手加入,當中許多位都是曾在環法賽中拿下輝煌成績的職業好手,增添賽事話題性,也聚集了不少國內好手共同參與。

 

今年將起點拉到七星潭,較往年多了將近10公里,但可能很多選手沒有注意到,計時感應線設置在過太魯閣大橋的位置,比去年新城國中出發短了將近5公里,所以連續兩年參賽的車友,可能發現自己在時間上進步不少,雖然如此,每年氣候、風向不同,完成時間也會有差異,無論如何,相信所有參加的車友都在這條高難度路線有了自己難忘的回憶,參賽就是勇者!

6點半鳴槍,5點多天還沒全亮,車友們忙碌檢錄著,山海依傍的七星潭在朝暮中漸漸清晰起來,賽前的肅穆之氣在美景之中若隱若現,大家共同的目標就是要征服眼前這座大山。

 

 

依山傍海的美景是花蓮特有的。

 

 

鳴槍不久,出現了小插曲,因為前導警車帶錯路,於是隊伍沿著狹小的193縣道慢速前進,意外讓國內外車友好好地見識了花蓮這塊靠海的「高級住宅區」。

 

 

遠處高聳的中央山脈已先探頭看日出,選手們魚貫穿越193,預計和正午陽光一起抵達山頂。

 

 

經太魯閣大橋後放行,如史詩般壯闊的挑戰正式開始!

 

 

途經世界級風景區太魯閣,波瀾壯闊的峽谷風光更添賽事傳奇性。

 

 

通過天祥後,台中浩捍隊謝政穎及RTS張偉顗試探性的突圍,大集團中幾位選手們陸續加速,集團前方形成一路縱隊,在蜿蜒的壯麗峽谷中急速前行。速度越來越快,車手們就像逆游而上的魚兒們,在急流裡奮力前行。

 

 

蜿蜒陡峭的世界級山路,讓國外選手也讚嘆不已

 

 

集團進行至40公里處,無線電機傳來范永奕發生機械故障,緊急修復後又發生破胎的狀況,這時領先集團已經遠揚。

 

西寶後(46公里處)形成11人領先集團,國內好手 RTS車隊張偉顗、台中浩捍隊馮俊凱、RIDEA銘穗車隊朱梵心、E-ma車隊王胤之等四人均在其中。

甫過新白楊(64.5公里),西班牙車手Francisco Mancebo、去年第三的日本選手矢部周作及香港好手周偉文從後方大集團中脫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姿加入領先集團行列,至此,共14人的領先集團,超前大集團約三公里。

 

 

過碧綠神木(94km)不久,John Ebsen、Pouly Peter、Orrico Davide及 David McCann加速衝出領先集團,四人小組在金馬隧道的下坡前單飛,取得領先優勢。

 

剩下10人也在這次突圍中分裂,次集團由馮俊凱、王胤之及Tedeschi Mirko苦苦追趕。

 

 

比賽進入倒數也是最艱難的10公里,大禹嶺一武嶺,俗稱天堂路,面對瞬間30至20%的陡坡,選手們痛苦地踩踏著,丹麥好手John Ebsen(上圖)最終以3小時27分25秒的成績拿下2012台灣自行車登山王寶座。

 

Pouly Peter從落後位置在天堂路這段直起直追,最終取得第二名,僅落後30秒。David McCann、Orrico Davide則分別為第三、第四名。總排第五也是台灣第一名為王胤之,成績3小時35分23秒。

 

 

 

 

【焦點看板】

 

三位由騎士協會受邀來台、作為活動亮點的國際車手之一:2011環法敢鬥賞 Jeremy Roy(法國籍/FDJ-BigMat車隊),在關原之後因抽筋掉出領先集團,最後Roy總排第 12,成績為 3小時 46分 55秒,他形容這段爬坡比環法還難,不像環法山坡有起伏,這彷彿無止盡的爬坡只是越來越難!

 

 

2010環法登山王,今年33歲的Anthony Charteau(法國籍/Europcar車隊)表示目前的狀況是賽季後了,所以騎得很辛苦,最後5公里他甚至形容是「神經病的坡」XD  這次以3小時58分55秒獲得第19名。

 

 

2000年環法新人王,八度在三大賽取得前十名,今年36歲的Francisco Mancebo(西班牙籍/KTM‐MURCIA車隊),以3小時40分2秒拿下第8名,賽後說這是自己騎過最困難的賽事,明年會想好好準備,再來挑戰!

 

 

國內總排第一名為24歲的單車好手王胤之,即使今年有國外選手參賽,胤之賽前接受訪問時仍信心滿滿表示將目標放在總排前三名,問他如何有信心,「我做過功課,相信自己的實力,我本來就是爬坡型選手,而且我有地主優勢,我知道這段路怎麼騎。」胤之使用Mavic SL鋁輪,有別於大部分選手追求輕量而選擇的碳纖輪,最後雖然總排第六,成績3時35分23秒仍是國內及亞洲最佳。

 

 

女生第一名由台灣自由車選手黃合旬以4時50分18秒拿下,成績比許多男生都還要快,目前在學校擔任社團教練的阿旬說,這是她近20年單車生涯中比過最艱難的賽事,「第一次在比賽途中因為抽筋抽到痛得停下車來休息,明天還要比超級八」,抵達終點後車隊貼心的馬上為她安排按摩師。

 

 

 

 

秋天通常為賽季告一段落,國內不少單車好手仍以東進武嶺為目標積極準備,為了練習或熟悉路況,許多車隊安排週末來東部騎上至少一遍。

 

哥倫布車隊

哥倫布車隊賽前兩週從台北騎到花蓮,隔天再從花蓮騎到武嶺,人稱侯爺的資深戰將侯宗宏(左),去年RM35第六,今年將目標放在前三名,最後拿下分組第二達成目標,抵達終點時流下男兒淚,真情流露... 同組第一是同為隊友的郭俊谷(中),成績4時6分6秒,總排第25名堪稱黑馬!今年大四的林孟軍(右),未達到預期目標RE組前15強,自覺不滿意,但仍跑出比第一年進步約10分鐘的成績。

 

小將俞辰憲(左)、向貴雍(中)分別拿下RM16第三、四名,以及張仁欣(右)RM30第三,戰果輝煌,榮獲團隊總排名第三。

 

 

長毛象車隊

長毛象車隊於賽前擇一週從埔里騎到武嶺,隔天從花蓮騎上武嶺作為賽前練習。這次隊內菁英盡出,今年甫參賽就報名菁英組的潘駿豪(左),以3時57分53秒名列國內總排第七,隊友吳錚(中)國內總排十九,值得一提的是,兩人都是上班族業餘身份,在RE組別名列前茅,實力堅強。同隊江招良(右)RM45第五。

 

謝易澂(左)及謝瑋庭(中)分別為RM30第二、第三名,楊宗熹(右)RM40第六,全隊7人完賽,有4人登上頒獎台,在職業車隊環伺中,名列團隊總排第六。

 

 

有史上最強素人選手之稱、人稱范老師的范永奕,很可惜在前段發生機械故障與爆胎,耽誤了20幾分鐘提早退出領先集團,失去挑戰3連霸的機會。身為台東大學附設小學的體育老師的范永奕,曾經精彩的連拿下前兩屆冠軍,今年無緣衛冕,不少粉絲都表達惋惜及鼓勵,范老師表示「人生本來就是這樣,準備的過程至少有獲得,沒關係,明年再來!」這次范老師的媽媽為了不讓兒子擔心及有壓力,在沒有知會他的情況下,直接從員林趕上來武嶺替兒子加油,范老師過了終點一看到媽媽,就上前抱著媽媽哭了…看了不禁讓人紅了眼眶,令人感動的一刻。

(感謝千沛粉絲團提供照片)

 

 

總排第一丹麥好手John Ebsen,賽後與范永奕合照。

 

 

綽號「馬拉妹」的蔡知穎,「退休前」和李柏芳同樣為自行車賽的女子常勝軍,也是少數騎鋼管車參加的車友之一,特別吸睛。去年在完全沒有準備就參賽的情況下沿途抽筋,這次她有備而來,住新竹的她連續兩週爬宇老作為練習,在國內外好手競爭下,和去年一樣拿下第三名,不過馬拉妹開心地表示「騎完就很高興了。」這也是她連續三年參賽。

 

 

來自日本的富士山登山王 - 森本誠,戴著斯文眼睛,一點都看不出來是爬坡高手,在日本輪組廠上班的他,和范老師一樣,練習約有90%在訓練台上。

 

 

WHEELER車隊林立軒、史翠卜聯隊徐子懷賽後露出欣喜表情,兩人為多年戰友「比賽比到都認識了」,均為第二次參加,而且大有斬獲,分別拿到RM25第二及第三名。

 

 

惇敘高工由廖明鐘老師帶領四位高中生小將組成 Thvs‐bf Racing 隊,全隊完賽,年紀輕輕前途可期。

 

 

有沒有覺得藍白色相間的CPC車衣很眼熟呢?這是台灣中油鐵馬社(CPC Bike),由來自各地的中油員工組成,大家都是第一次挑戰太魯閣。

 

 

昇陽CCT車隊的加油團組成「KMO之粉筆組」,天還沒亮就在山頂準備為參賽隊友加油打氣,沿途的粉筆塗鴉及自製看板,傳遞了熱情的支持。隊內稱大師兄的周曉麟(右1),以4時19分26秒拿下RM40第二名,張萬全(左2)RM45第六。

 

疑?你沒有看錯,這是陳漢典耶!自行車後還裝了康熙來了的旗幟 XD  雖然在剩下30公里左右被關門,還是勇氣可嘉!「我明年肯定要再來挑戰武嶺完賽!」

 

 

全能冒險公司總監Cam與三位好友組成 IN MOTION ASIA隊伍參加,成績4時53分,為RM35第11名,成績相當不錯。

 

 

SPECIALIZED 創辦人 Mike Sinyard,也來台親身體驗這場艱難的賽事,超過60歲的他以6時4分4秒完成,也是唯一一個超過60歲的完賽超人,令人佩服。

 

 

東進武嶺之艱難非筆墨能形容,能完賽的都是勇者,雖主辦單位於賽段的80公里處設置碧綠神木關門點,但即使過了碧綠神木繼續騎也可能超過七小時時限而DNF,但許多車友仍奮力騎了上來,精神可佩。

一個人從台北搭火車、獨自參賽的黃軍維說:「這次我上CT盤,目標就是7小時內完賽,.然後跟環法車手拍張照。」最後他以七小時十分騎完,雖然沒有大會成績,「能完賽自己感覺很不錯,我攔便車攔一個小時,遇到好心人載我回埔里,趕上國光號回台北」。

 

 

綽號小龜的施佩君,就在碧綠神木被關門,問她有沒有準備呢,小龜說「有啦,比平常多騎了一點,就是訓練台多踩了幾分鐘,當初知道時限七小時就有點擔心,想不到真的被關門了。可是風景超美的,下次還要來!」

 

 

參賽車友ASLAN左承暐,將GoPro掛在把手前面,可以看見沿途車友無不奮力踩踏的過程,影片上傳至Youtube共分為五段,第五段車主漸漸跟不上周遭的人,螢幕出現「之後就由我們來為大家介紹太魯閣風光…」字樣,令人無奈又好笑。

 

影片網址:http://www.youtube.com/watch?v=DZ7_egd3-S0&feature=share&list=UUxm5-KXsziguNOB35gA-v4Q

 

 

你是否也對挑戰這座公路最高點而蠢蠢欲動呢?

EMBA的小眼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永續經營」是企業或組織追求的長期目標,而維持良好的口碑理所當然是其中關鍵因素之一。打響一場馬拉松比賽的名號並不難,但如何能在年復一年的賽事中,讓聲勢持續維持高檔,就考驗主事者的智慧了。

很可惜地,今年的合歡山越野馬拉松並沒有達成眾多跑者的期許。

    

Almost Famous  

延續前兩年不錯的評價,今年賽事將日期提前至十月舉辦,和冷峻的十二月相比,跑者較能適應高山的溫度。而合歡山越野馬拉松可用「得天獨厚」一詞來形容,這是全台灣最高峰的馬拉松,全程馬拉松的折返設在台14甲公路上的武嶺,海拔 3275m 是台灣公路的最高點,光是想到能用雙腿一路跑到此點再折返,對跑者來說就極具吸引力。除此之外,精美的完賽獎牌,也是前兩屆為人津津樂道之處,獎牌上印有選手姓名及號碼布,每一塊獎牌都是獨一無二,今年更推出客製化獎牌的服務,選手可以自行選擇照片,經過雷射處理刻印在獎牌正面,集合以上幾點誘因,在賽事簡章出爐後,果然引起轟動,更吸引了亞洲其它國家的跑者競相報名,參賽人數統計全程馬拉松,半程以及10K三組加總後,超過四千人,從首屆全程馬拉松參賽人數不到六百人,暴增至今年的一千八百多人,合歡山越野馬拉松顯然已經成為指標性的高山馬拉松。 

  

Before Sunrise 賽事由台灣謙信越野馬拉松協會承辦,簡章出來後,大會很有誠意地主動提供各項資訊,包含優惠訂房、往返接駁車,解決遠從外地而來跑者的住宿、交通等問題,另外還提供比賽當天現場領取物資, 賽前一周還有貼心的簡訊提醒,賽前規劃部分,讓跑者感受大會的用心,也讓人備受期待這場高難度的賽事。 

 

Into the Wild

再來聊聊這場賽事的路線。 

  

今年比賽路線稍有變更,從清境娜嚕彎度假民宿(中油加油站對面)起跑,先往青青草園方向跑1K後折返,接著就是沿著台14線,途中會經過翠峰、鳶峰、昆陽,一路往上跑到武嶺後,沿原途回到起點。從清境一路跑到武嶺,跑者除了得面對高海拔易缺氧的低壓環境,還要提防高山症的出現,不管是對跑者或單車騎士來說,攻上武嶺都是很艱難的挑戰。 

  

 

隨著里程的增加,視野越來越開廣,但一路上里程標示不明顯,幸好還有 GPS 手錶 http://4bonjoursparties.blogspot.tw/2012/09/nike-sportwatch-gps.html可以參考里程,合歡山上的天氣瞬即萬變,起跑時感到涼意十足,而太陽出來後,強烈的紫外線又讓人感到刺眼,美麗的雲海在身旁浮動,合歡群峰矗立在身旁,雖然雙腳下的坡度讓大夥跑得氣喘吁吁,但這裡的美,真的讓人流連忘返。

 

 

Before Sunset

接著聊的是這場比賽惹人爭議的缺點。 

  

最大的缺點就是交通管制,台14線是通往梨山和花蓮的運輸要道,尤其在星期假日,更是許多遊覽車及大卡車必經之路,但主辦單位非但沒有做好參賽人數的總量管制,交通管制上也沒有分段限制車輛通過,跑者只能自求多福,得小心通行的車輛,還要忍受排放的大量廢氣。 

 

另外就是起跑時間,今年比賽上午八點起跑,限時七個小時,由此推算,只要超過六個小時完賽的跑者,可能都會遇到午後濃霧,跑到後面會有濃霧影響視線,增添許多意外受傷的風險。 

  

途中的補給,引起許多的跑者不滿。同樣身為後半段的跑者(完成時間 6:54:23),在最後十多公里,都沒有運動飲料補充流失的電解質,一路上也沒有看到簡章提到的熱食,在此要感謝南投趴趴走長跑族協會,如果沒有他們提供的食物,在下很可能無法在七個小時回到終點。 

 

好不容易在七個小時前抵達終點後,被眼前排隊的人龍嚇了一跳,原來是因為終點的動線設計不良,讓現場非常混亂,而大會採用的漢翔晶片,竟然需要人工用機器主動去感應,如此離譜的晶片自然惹來跑者的不悅,一位接近七小時回來的跑者,就直接與工作人員大聲爭論完賽時間*(註一),而且跑者得在寒冷的雨中,無奈地排隊緩緩前進,等著領取獎牌跟證書,更慘的是,大會當天才臨時告知半程馬拉松的跑者,無法現場領取獎牌跟證書。終點的混亂及喧囂,讓完賽的感動被消磨殆盡。

 

另外要抱怨的是客製化獎牌,本來期待的客製化獎牌,成果非常之差,除了當場雷射完賽時間這點,真的毫無品質可言...

 

 

Before Midnight

這樣的比賽品質,收費卻比台灣其他賽事高出許多,賽後自然引起跑者間的不滿。很可惜地,面臨口碑、聲勢危急存亡關頭,仍不見大會主事者親自出來說明,只請了位志工在 facebook成立了「你的建議是協會進步的最大動力!!」活動,請大家提供意見,此後就無消無息了...

  

令人惋惜的是,身為協會的會長,竟然在相隔兩周的賽事*(註二)中,主動提供號碼布讓其他選手冒名代跑,帶頭做出如此敗壞風氣的不良示範,更讓人不盛唏噓。 

 

回到文章開頭提到的永續經營,謙信越野馬拉松協會的口碑,很有可能在今年的合歡山馬拉松賽後,再也得不到跑者的掌聲。 

 

Little Bits of Light

文章的最後,要介紹這支來自加州的獨立搖滾樂隊。 

  

 

對於成軍超過二十年,累計發行多達十四張專輯的 The Mountain Goats 來說,背後有許多不為人知的故事,而陣中的靈魂核心 John Darnielle  的身世更讓他們多了幾分晦澀的色彩。 

   

 

Mountain Goats 後,一直貫徹 lo-fi 的精神,作品多以自宅錄音方式,完成的作品僅以錄音帶或7吋黑膠發行,直到千禧年後加入 4AD、 Merge等大廠後,才讓更多人聽見他們的音樂。 

  

〈This Year〉收錄在 2005 年發行的《The Sunset Tree》,整張專輯主題圍繞在年幼時期,歌詞唱出年幼時面對無法避免的家庭暴力,卻又無力逃離現狀的種種無奈,而這張專輯,還有個讓人辛酸的故事,專輯的最後一首〈Pale Green Things〉,是首讓人會為之落淚的告別之曲,某天,當姐姐告知他繼父死亡的訊息,理應解脫的瞬間,John Darnielle 卻發現自己永遠無法擺脫心靈上的枷鎖。接受訪談時,他提到這首創作探觸到他內心的深層,也因此不願意在舞台上表演此曲,僅僅一兩次的現場演出。 

 

 

 

http://www.youtube.com/watch?v=ii6kJaGiRaI

   

從 MV 中,透過綑綁、鮮血的畫面,隱約可以看出他的童年陰影。 

 

這段影片是 The Mountain Goats 去年夏天在紐約 Paper Mill Island 演出最後一首安可時,邀請獨立民謠才子 Conor Oberst (Bright Eyes) 一起上台表演的精彩現場。 

 

 

http://www.youtube.com/watch?v=KIpCQn_QP5E

 

獻給所有曾活在暴力脅迫下的人們,希望你們能堅強走出屬於自己的人生,就像〈This Year〉歌詞http://www.songmeanings.net/songs/view/3530822107858539112/  唱的那樣,活得無所畏懼。 

 

 註一: 本來限時七小時,後來大會臨時宣布取消時限,不管花多久時間,只要跑完就會有證書。

 註二: 今年的石岡馬拉松,一位中年婦女別著吳會長的號碼布參賽,提醒大家,請不要冒名代跑,不但違反大會規定,若發生意外,也沒有意外理賠的保障,可是得不償失的行為。

EMBA的小眼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按照下面這8個簡單原則,你的博客就能得到很好的SEO(搜索引擎優化)。

1、域名中包含主要害詞

SEO的第一件事,就是確保你博客的URL地址里含有你想優化的要害詞,讓域名包含要害詞就可以做到這一點。

例如,你想做一個輔導HTML知識的網站,你想在URL中包含的要害詞是HTML,那么選擇一個類似www.htmlhelp.com的域名。

假如沒有頂級域名,你可以在二級域名中使用要害詞,例如www.web-design.com/htmlhelp。

2、文章標題中包含主題詞

假如你的主題詞是html和help,要讓html和help出現在文章標題、H1標題和H2標題中。

3、文章內容中包含次要要害詞

假如你想讓你的次要要害詞被搜索引擎找到,那么應該經常在文章內容中出現這些要害詞。一個網頁中要害詞合理的重復出現,會受到搜索引擎歡迎。。

但不要過度的重復相同的要害詞,Google蜘蛛能夠發現這種情況,并可能把你的網站從索引庫中刪除。

4、在鏈接文字中使用要害詞

當你鏈接到別人、或自己的博客時,在鏈接文字中使用要害詞。要害詞出現在鏈接中比出現在普通內容中效果更好。

5、讓搜索蜘蛛輕易訪問你的網站

讓導航條出現在所有的網頁上。所有網頁鏈接良好,以便于搜索蜘蛛爬行。

6、從其他博客那里獲得反向鏈接

你要盡可能的獲取反向鏈接,這能提高你博客的rank值。反向鏈接越多,你的Technorati 權威度就越高,你的博客就越有名氣。

如何獲得反向鏈接?

獲得高質量連接的第一件事,就是向搜索引擎和目錄網站提交你的博客和RSS feed。現在就向下面的目錄提交博客吧。www.masternewmedia.org/rss/top55/
和主題相似的博客交換鏈接,能幫你建立一個交流圈子。
在別人博客上發現了一篇好文章,應該慷慨地鏈接它,你將會獲得反向鏈接。
在他人博客上合理的留言,將會幫你獲得反向鏈接。

7、經常更新

利用上面的原則努力更新博客,你的博客將會在短期內提高排名。

8、保持一貫

一旦你開始寫博客,要堅持使用一個域名,換域名會失去許多流量和老讀者。

盡量要堅守自己所關注的主題。假如是有關寵物的話題,就不要忽然談論機械,否則你會失去流量。

原文作者:Indian
英文原文:8 Simple SEO Tips for Blogs
中文翻譯:吳智勇
譯文地址:http://wuzhiyong.name/8-simple-seo-tips-for-blogs.html

EMBA的小眼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TITLE的寫法,以我最近新做的一個網站為例:

<title>免費下載圖片處理軟件-Picasa中文版</title>

A:title標簽對于提高你網站的排名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盡管如此,有很多人對于怎樣去構造一個合適的title還不是很清楚。以下是我對title的一點看法,歡迎大家提出建議、批評。


1、title前7-9個詞是最重要的。但是有很多人將他們公司的名字放在titile的最前面,這是多么浪費啊。這似乎要你的孩子不帶課本去上學一樣。

2、第二是語法,我注重到google比較喜歡那些符合語法結構的title,在搜索結果中,受title的影響。最好是避免列舉式的title。如:
“小飾物,藍色的小飾物,綠色的小飾物”

3、假如你對title有一定了解的話,你應該知道,title將會影響到搜索引擎的排名結果。你應該注重他應被組織得有意義。如:
“在這里尋找合適的小飾物”之類的。

4、局播策略:假如你在title中有兩個部分包含了你的要害字,那么你也應該在主文中加入要害字作為第三個部分。假如你有多個頁面,你可以混和與匹配這些策略。例如:
硬優化:
Widget Keyword Phrase can be found at Widget Mania

軟優化:
Keyword is the place for Widget Mania keyword phrase

 

 

title不是決定你網站排名的最終因素,但是一個合適的title可以使得你的網站取得不同排名。

B:
1、首先,我覺得在title里存在7-9個詞實在有點過長。我更喜歡與搜索者搜索查詢時輸入的要害字接近的詞作title。經過很多的觀察研究,我總結出,3-4個詞是最好的。
2、可能google喜歡那些符合語法的title,但是人們更喜歡那些與他們搜索習慣相一致的寫法。如:他們在搜索的時候不會輸入“襪子,白色,大的”而是“白色的大襪子”
3、雖然title不是決定網站排名的最終因素,但它是排名的起點。title應該指示出頁面的內容。不要在title放上多余的東西。頭部、meta、第一段的內容都應該包含你所描述的要害字而不是其他無關的東西。這就是所謂的側重點。
另外:除了在第一段外,在頁面的其他地方也應盡量地強調你的要害字。

C:我比較同意B的說法,一個短而精的title更利于排名。假如你優化的要害字是2個詞的話,那么就不要用3個詞去描述它。

D:是的,我也是覺得越短越好,不過我認為把title與你頁面內容相聯系起來是一種比較單純的做法。你一樣應該考慮外部鏈接的鏈接文字。也應該參照一下你的競爭對手為什么有這么多的要害字可以獲得較好的排名。然后去組織一個圍繞你要害字而展開的較長的要害字。如:“紅色的大飾物”與“紅色飾物”,這樣人們在搜索“紅色的大飾物”的時候就有機會找到你的網站而后者出現的機會則微乎其微。

E:
可能按照以上的title寫法可以為你獲得更多的流量,但是為什么不另做一個頁面來優化這個要害字呢?

G:>>為什么不建立一個頁面來優化特定的要害字呢?

實際上,我就是這樣做的。至少是對于2-3個極其重要的要害字,當我需要了解某一個要害字是否發生變動的時候我就會建立一個專門的頁面對其進行測試。一個頁面中的2-3個要害字想要獲得的流量是有限的,有很多外圍要害字會帶給你意想不到的流量,可能這些要害字還不需要單獨的頁面對其進行優化。可能,在有些站點很難保持一直增加頁面。假如你增加頁面只為了增加網站的流量的話,這樣不但得不到你的潛在用戶,反而會惹人討厭。我想那種為提高流量而建立大量無價值的頁面的做法是行不通的。
這樣還會存在一個PR流動的問題。你需要更多的PR,假如你將要建立更深一層的頁面,通常會在一級頁面能夠涉及一些要害字,為什么不使用這種方法呢?

EMBA的小眼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