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識SEO這個詞是在07年3月,在此之前我還是一個業余的草根站長。和現在的一些朋友們一樣,也是一個整天為流量發愁的人。尤其當時做的是一些專賣網,作為銷售站點,我們無法像門戶站點和交流站點那樣被搜索引擎大量收錄標題和文章內部要害字,所以日子更是難過。2007年3月,當我知道這個SEO是什么東西的時候,才開始真正的將自己完全投入到學習中去。我在點石互動一呆就是近一年,也在其他站點拼命學習點知識來豐富自己。但是大家都知道,SEO,無論你怎么去學,你都只可能學走20%省下的80%全靠自己去摸索。在今天這篇和大家交流的文章里,不管是我書上看的,網上看的,還是自己摸索的,都膚淺的很,還請大家不要打擊我。首先聲明,在此文章中,我以企業SEO來做標本。

1、SEO不單單的改個標題、換個描述就可以

其實,所謂SEO技術優化無非是通過增加文章原創權重、外部鏈接率和內部要害字出現率來提升站點在搜索引擎的排名情況以及收錄情況。在做優化,要切實根據你的站點內容,根據你的內容來做你的優化。千萬別驢唇不對馬嘴,明明是個QQ站,做了個部隊新聞的優化。這樣的優化無論是否排名靠前,都和你帶不來切實的網友。首先,無論是你的標題、內容、描述,都盡可能的靠近你要優化的要害字。這樣有2個效果,第一,可以增加你的要害字出現頻率,第2,不會輕易被搜索引擎拋棄。

2、采集文章要慎重

假如你是一個懶漢,既想增加你的站內文章又不想自己親自去動手。那么你很可能首先選擇采集。在這里我奉勸朋友們一句,千萬別原封不動的將采集的文章發到你的站里。原因很簡單,大量重復性文章,沒有原創性是會被搜索引擎拋棄的。所以,我在第一點里提到過權重這個東西。所謂權重,呵呵,按我這個菜鳥的解釋就是版權和信任度。版權就不用說了,就是原創,信任度這個東西在外鏈里更能體現。我做過一個實驗,拿一個小站將所有的要害字定義成BB眼睛,然后群發一些外鏈,將所有的BB眼睛都鏈接到這個站,然后群發這個新聞出去。

同樣的文章,這個站的排名都會靠前。(聲明一下哈,我做的不是BB眼睛,只是舉例)。為什么呢,我當時就想,假如,多個站點通過某個要害字鏈接到你的站,或者多個站點將同一篇文章鏈接向你的站,那么搜索引擎則會認為你是這個站的原創,同時認為,你對這個文章有解釋力,也就是所謂的專家權。也許我的理解是錯誤的。但是事實證實,假如千篇文章通過眼睛或其他特定的要害字,或者此文章中多次出現的一個重點要害字,然后通過鏈接到你的站點,你的站點在搜索此要害字的時候則會靠前。

不知道朋友們現在知道不知道為什么我要強調不要將文章原封不動的發到你的站里。在這里我要感謝點石互動用幾個小站CN玉米來做了例子。A站和B站是一樣的站點,要害字,優化,描述完全一樣。同樣采用采集程序進行2個站分別發布。但是在發布時A站原封不動,B站在發布時更改文章標題,要害字改為長尾要害字,一些重點字則替換為近意字。2個星期后百度收錄A站和B站。3個星期后A站收錄45頁,B站收錄40頁。4個星期后A站逐漸被拔毛,B站則開始提升。一直到最后,A站被徹底K掉,B站則派到此要害字靠前位置。

EMBA的小眼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越來越多研究Goolge排名的SEO人發現,Google的排名算法現在越來越傾向于增加用戶在網站上的行為模式。比如說他們在網站上停留多久?他們看了哪些頁?他們的訪問路徑等等,不再是以單純的外鏈為參考了。

實際上這個想法并不新鮮。近一兩年,越來越多的人已經在懷疑,Google不僅考慮網站本身優化和鏈接,同時也把用戶在網站上的反應考慮進去。

在Google推出他的免費日志統計服務Google Analytics的時候,我就基本上可以肯定Google確實在這樣做了。想一想Google為什么大力推廣Google工具欄的使用。他們甚至付戴爾很多錢,在戴爾銷售的電腦上預裝好Google工具欄。這是一筆非常大的開支。

假如工具欄搜索的資料沒有太大用的話,Google不可能花這么大的價錢來推廣他的工具欄。凡是裝有Google工具欄的用戶,在參觀網頁的時候,相關信息都會被Google收集。

就算沒有使用Google工具欄,用戶去Google網站直接搜索的時候,電腦也都會被設置cookie。這個cookie有效期為一年,用戶所做的搜索都會記錄在案。另外,現在有大量的網站在使用Google Adsense。Adsense的JavaScript碼也可以跟蹤用戶都訪問了哪些網頁,在這些網頁上花了多長時間等等。

第三個Google可以收集用戶信息的渠道是前面提到的Google Analytics。這個日志分析軟件以前是要付費的,Google把整個公司買下來,然后免費把這個非常好的服務提供給站長們。

Google為什么要這么做?很明顯,他們想收集普通用戶在網站上的行為模式。比如你的網站用了Google Analytics跟蹤分析服務,在你能分析用戶行為模式的時候,Google也收集了這些資料。

那么,Google怎樣通過用戶行為模式來給網站排名呢?比如說一個用戶直接在Google主頁搜索某一個要害詞,用戶點擊了第一個結果,然后五秒鐘之內點擊了瀏覽器的返回鍵,再次來到Google主頁,然后又點擊了第三個結果。再過30分鐘以后,這個用戶才再次回到Google主頁。那么Google就可以得出結論,第三個網站比第一個網站更能給用戶提供有用的信息。假如這種模式大量反復,那么Google就有可能把這兩個網站的排名互換。

再比如,有了Google工具欄,Google可以很清楚的跟蹤一個訪客在某一個特定的網站都看了哪些頁?在那些頁上停留了多長時間?他是通過怎樣的路徑瀏覽整個網站?這些信息可以告訴Google,普通用戶到底是否真的喜歡這個網站?喜歡哪些頁?

從理論上說,網站排名應該考慮三方面的因素:

1)網站本身,也就是頁面內搜索引擎優化。

2)鏈接情況,也就是網頁之外的優化。

3)用戶。

到目前為止,搜索引擎在收集用戶反饋和信息方面,還都有困難。但種種跡象表明,搜索引擎尤其是Google,正在大力開發能收集此類信息的工具。

當然,把用戶行為模式引入排名算法當中,也有可能被作弊者利用,就像我們所熟悉的Alexa排名一樣。我知道很多人通過各種作弊方式提高Alexa排名。很多網站一看就知道,不可能有那么多流量,但是Alexa排名卻很高。

在做網站推廣的時候,我們不難發現,很多網站在提供所謂Alexa推廣服務。實際上Alexa只是你網站流量的一個標志,根本談不上是一種推廣。Alexa排名靠前,和你的網站實際流量是不能劃等號的。假如Google過多考慮用戶行為模式的話,也可能會造成更多人做類似作弊手段。比如從不同IP地址做搜索以后,點擊自己的網站,然后再也不回搜索引擎了。而這一切都是可以用軟件自動實現的。所以用戶行為模式和其他現有的排名算法因素,肯定都會被組合在一起,從而達到一個良好的平衡。

另外一個證據就是,在Google Talk里面,當你點擊朋友發給你的網址時,你的點擊會被Google跟蹤。這難道是毫無原因的嗎

 

EMBA的小眼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人是西安科技大學即將畢業的一名大四學生,高一起做網站,記得當時用的還是東方網頁王,到現在用記事本修改代碼做站大概8年了,一直沒有去什么專業學習,都是自己摸索出來,前段時間在幫一個同事做搜索引擎優化,花了2個小時粗略做了些調整,效果比未優化前要好很多,下面本人從網站各個方面舉例說明:

(1)為什么要進行網站優化?

網站優化已經成為網絡營銷經營策略的必然要求。如果在企業架站中沒有體現網站優化的基本思想,在營銷水平普遍提高的今天是很難獲得競爭優勢的。如果您正在或者將要建設一個新站,最理想的情況是在策劃階段就將優化的基本思想融入到網頁設計方案中,并在建設過程中貫徹實施。這樣可以讓新發布的站直接從高起點開始運營,可以大大提高運營的效果,也節省了網站優化改造的費用。

(2)網站優化設計的含義具體表現在什么方面:

<1>從用戶的角度來說,經過網站的優化設計,用戶可以方便地瀏覽。

<2>從基于搜索引擎推廣角度來說,優化設計使得搜索引擎則可以順利抓取基本信息,當用戶通過搜索引擎檢索時,企業期望的信息可以出現在理想的位置,使得用戶能夠發現有關信息并引起興趣,從而點擊搜索結果并達到取進一步的信息,直至成為真正顧客

<3>從運營維護的角度來說,維護人員則可以對網站方便地進行管理維護,有利于各種營銷方法應用,并且可以積累有價值的營銷資源,因為只有經過優化設計的企業網站才能真正具有營銷導向,才能與營銷策略相一致。

從上述對網站優化設計含義理解也可以看出,優化設計并非只是搜索引擎優化,搜索引擎優化只是網站優化設計中的一部分,其核心仍然是對用戶的優化,因此應堅持用戶導向而不是搜索引擎導向。

(3)網站結構優化主要有包括那幾個部分?

<1>導航結構優化

導航結構的優化的原則不僅僅是要對人的交互友好,同時必須滿足和搜索引擎的溝通無障礙,優秀的導航的結構將可以引導用戶在網站上做更多的事情,如:閱讀,學習,咨詢,購物…..這一切都建立在網站有良好的導航的系統,讓用戶能在茫然的時候進入任何的位置,在逐步清晰思路的時候找到想要的內容,在建立一定的信任基礎后他可以了解到網站的產品。導航結構優化的目的就是要讓用戶在適當的時候可以做想做的事情。

<2>內容結構優化

內容優化也是網站結構優化的一個重要內容。如何展示網站現有內容,哪些內容要提到網站首頁來展示,哪些繁瑣的內容需要區域概括化展示,哪些內容可以回歸導航….這些都是內容結構優化的工作。通常內容安排注意一下幾個原則和規律:更新頻率較快的那同盡量提升到首頁展示區塊用戶關注的內容提升首頁展示容易形成行業權威氣氛的內容提升到首頁顯示約定性習慣性內容盡量導航歸屬功能性業務內容盡量導航歸屬(含按鈕工具導航)FAQ或類似客服內容集中導航歸屬化(該規律根據行業工作經驗總結,并有長期實踐操作)

<3>業務架構優化

業務架構優化主要是根據網站的業務功能,業務定位等將網站的業務流等做一些功能性和用戶關聯性開發。

EMBA的小眼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愛輪氏

學習、進步、傳承,知識愈分享愈有力量

01-2012.10.13

徐國峰,29歲的他是位優秀的鐵人、才高意廣的教練、潛心於運動寫作的作者,他於2012年10月13日的台東226超鐵以9小時44分刷新台灣紀錄;2010年於軍旅生活善用時間,出版《鐵人三項》一書,是台灣第一本關於鐵人三項的訓練書,而他目前也積極自主訓練,或許以他的實力難以在國際舞台發光發熱,但他樂於將自己在鐵人三項學到的經驗與知識,傳承給勇於再創佳績的年輕學子。

01_MG_5120

02

03_MG_5215

即使在課業忙碌的期中考、返鄉潮的寒暑假,徐國峰都全年無休到游泳池報到,精神可嘉因此被推選為游泳隊隊長。可惜,並非所有事物都能靠後天的努力來彌補先天條件的不足,特別是像游泳這類的短距離運動(最長為1千5百公尺),尤其重視運動天份以及動作技術。他即使每日在泳池辛勤的練習著,在大專盃也從未有好成績,

但他就是熱衷於自我鍛鍊,享受身體由內而外的提升,雖然競賽的成績總是差強人意,難免心生挫折,「那只是短暫的困境,運動的精彩在於過程,比賽就像是期末驗收,考不好並不代表你不喜歡念書。」徐國峰強調運動的核心價值在於過程,平日的訓練就是自己跟自己的競賽,例如你原本跑10公里的紀錄是50分鐘,而你在下次的成績縮短個幾秒鐘,就是進步,代表你再次的突破困境。

徐國峰將運動內化為生活習慣,讀書累了,換用運動來釋放壓力;身體累了,再用念書來充實知識,動靜之間,相輔相成,「運動從不是用來逃避學業的藉口,體能訓練反而能培養專注力,有效提升學習力。」他用行動證實了學業與運動是「相即不離」的,念了5年大學,除了化工學位,同時還輔修了外文系與中文系。

邁向鐵人之路

04_MG_2181

大四,有朋友與他相約挑戰鐵人三項,徐國峰向朋友借了輛公路車,以2小時30分完成首場鐵人賽,那場的鐵人賽讓他的肉體與精神都遭受到極大的痛苦,以耐力見長的他思考著「最長的游泳項目只有1千5百尺,鐵人三項至少是51.5公里起跳,或許我可以轉戰鐵人三項。」於是他在進入東華大學中文研究所認識了三鐵教練班哲明(Benjamin Rush),開始了鐵人訓練。

「面對困境時要有耐心、做事要有信用及紀律,遭遇低潮時要懂得等待,保持慎思明辨的學習態度,這些都是鐵人三項教我的。」~徐國峰

遠赴芬蘭移地訓練

05-P7082208[4]

2012年6月份,徐國峰自費到芬蘭進行兩個月的移地訓練,他說歐洲真是單車愛好者的天堂,無止盡的平坦道路,連續騎乘3個小時都見不到任何的紅綠燈,飛馳在平整的柏油路上就像騎在滾筒訓練台。回台後,他在10月份的226公里超級鐵人三項以9小時44分取得總冠軍,創下台灣最佳成績,「拿下總冠軍獎座時心中雀躍不已,多年來的苦練終於得到驗證,但我並不自滿,比起國際頂尖鐵人,一流好手完成226公里的成績大約在8小時,我幾乎是落後了兩個小時。」徐國峰仔細探究問題,發現近10年來台灣的鐵人三項成績一直舉足不前,問題的關鍵在於制度。

06-P7072146[4]

台灣人重視硬體,卻不加以重用擁有知識、經驗的人才,優秀運動員在離開賽道後,面臨經濟壓力得另尋生計以維持生活,數十年寶貴的實作、競賽經驗就此付諸流水。沒有好的教練,何能帶領出優秀的選手,缺乏知識的訓練環境,每位勇於突破的年輕鐵人都得重新經歷一回前輩已經走過的冤枉路。然而,這並不全然是政府的問題,台灣的運動員只專注於訓練,對學業、知識卻是興致索然,多數選手都習慣於被動的等待政府給予協助,沒被政府協助到的,只能黯然的離開運動界,數十年的運動努力就此功虧一簣。

任何人都可以是鐵人

07_MG_5183

鐵人三項需要投資所費不貲的器材,徐國峰也同意鐵人三項是項有錢有閒的運動。但,現在的學生經濟困頓嗎?人手一支智慧型手機、又或是拿著平板電腦當低頭族,這都代表我們已經邁向富足的生活水準,重點在於運動在於台灣人心中的地位、運動對於個人生活的重要性。他以自己的情況為例,靠著每個月精打細算的開銷,加上賽事的獎金以及寫作收入,他多年來的省吃儉用只為了買一輛競速用公路計時車,「生活之中必須有捨才有得,鐵人三項是我人生之中的必需品,自然會捨離其他我認為不重要的事,即使我放棄的事對別人來說很重要,但這是我的選擇。」的確,甚麼都想要,最後是一頭空。

08_MG_5197

知識就是力量

09_MG_5109

進步是要靠新的知識來獲得,目前他每天投入大量的心力在自主訓練,或許以他的運動資質很難站上國際舞台,但他樂於分享知識與經驗,全力帶領有衝勁、天份的年輕鐵人,期望有朝一日在國際賽事發光發熱。在大學時,徐國峰放棄在未來當工程師的機會,在鐵人三項的路上實踐自己大大的夢想,或許他盡了100分的努力,也只能造成微不足道的影響,但他並不在乎世俗對他的眼光,畢竟玩鐵人三項的已經是非常人了,是超越凡人的自我實踐者。人生,把時間放在心靈最滿足的一件事,如果做自己熱愛的事,做好它還能順道賺錢,如此的人生堪稱富足。

10_MG_5258

 

徐國峰在未來想當位專職的運動作家,翻譯運動訓練相關書籍,持續的練習鐵人三項,將所學到的經驗傳承給年輕人。

知識,愈分享愈有力量。

THE END

EMBA的小眼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金車大塚

我們在第一課中,已經說明人體中的水就是體液,並且包含了水分及電解質,而體液中的電解質又是如此的重要,那第二課我們就來探討日常生活中水分的流失以及該如何補充身體中的水分與電解質呢?

第二課:平常一日的水分流失與補充方法?

你知道平均一天身體會流失多少水份嗎?不論任何時間,身體的體液都在不斷地消耗、蒸發及流失,水分流失的主要途徑為:呼吸與汗水(平均約900ml)、尿液(平均約1500ml)、糞便(平均約100ml),一個成人每天失去約2500ml的體液,而水分進入人體的途徑為:食物中(約1000 ml)、代謝水(體內食物分解後產生的水約300 ml)、飲料(約1200 ml),當吸收與流失的水分相等時,人體內的體液才能正常運作。天氣炎熱時及運動量大時會消耗更多的水分與電解質,所以許多醫生皆會建議一天的飲食中必須攝取相等的水份,才能保持身體的恆常需要。

01-第二課

 
↑ 一日水分的流失,光是排尿就大約佔了1500ml唷!

除了上述之外,下列活動也會讓身體流失更多的水分唷!

02-表格

↑ 別忽視非運動時的水分流失唷!

由此可知,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流失的水分其實比想像中來得多,因此,我們當然要多多注意水分的補給,當然也別忘記電解質的補充喔!

如何正確喝水

既然知道了每天光沒運動的時候就已經流失了許多水分,那我們究竟該如何正確的補充水分呢?

一、流失多少,就需要補充多少

雖說一天要喝2500C.C的水份,但像運動員,或是中暑、發燒及腹瀉時,其飲用量就必須比一般人要多,而適當的補充量可以用體重的減輕量作為參考。

二、緩慢且舒服的喝水

急促地喝下大量的水對身體並不好,因大量的水會對腸胃及腎臟造成負擔。健康的飲水之道是在需要時,一口一口慢慢飲用,例如在早晨起床喝一口水,能使腸胃甦醒過來;飯後喝一杯水,更有助於新陳代謝。

在了解平常一日所流失的水分與電解質及正確的喝水方式後,接下來,就要跟大家介紹各位讀者最關心的運動時該如何補充水份與電解質,以及流汗後到底該喝什麼比較好?水份補給教室,我們下週來為您說分明!

 

資料來源:日本大塚製藥株式會社 水分補給手冊

EMBA的小眼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