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忌賽馬的故事大家一定都聽說過,用自己的下等馬和對方的上等馬比賽,用上等馬和對方的中等馬比賽,用中等馬和對方的下等馬比賽,這樣就可以在三局的競爭中獲得勝利。

SEO做的是要害詞的競爭,搜索引擎就是我們的跑馬場,SEOer是騎師,那我們的“馬”又是什么呢?我把爭取排名頁面的URL,視為我們的“馬”。

“馬”有這樣幾種:

1. 域名級 例如:http://www.seotest.cn

2. 目錄級 例如:http://www.seotest.cn/shanghai/

3. 頁面級 例如:http://www.seotest.cn/blog/seo-tianjisaima.html

我們都知道,這三種鏈接中,域名級最具排名優勢,目錄級其次,頁面級則最低。

如何在SEO中運用“田忌賽馬”的思路呢?

·假如你關心的要害詞前十名,大多數是頁面級的馬在競爭,那你就可以用目錄級的頁面來爭取排名;

·假如前十名都是目錄級,那你可以用域名級來爭取排名;

·假如前十名都是域名級,那你就要拼網站的權重和質量了。

舉例說明,假如要做“轉角碰到愛”這個詞,你會發現百度、GOOGLE、Yahoo!前十名中:

1. 幾乎無域名級的“馬”;2. 少量目錄級的“馬”;3. 頁面級的最多;

這樣的情況下,假如你只是想進前十名,那用目錄級的“馬”競爭就行;假如目標是第一名,那用域名級的會更有效率。假如你的網站是個在線電影收看站,那我建議用二級域名或三級域名來做,并且做好內部鏈接,排名會很漂亮。


【題外話】

之前寫的《中國SEOer的幾個級別》,受到非常多的關注,似乎有幾個頂尖的冒泡了,另外也聽到些負面的聲音。寫博客就是分享思想,分享技術,大家看看也就過了,沒必要在那嘀咕。

作者:Kyw@上海SEO搜索引擎優化實驗室

原文鏈接:http://www.seotest.cn/blog/seo-tianjisaima.html

 

 

版權所有,轉載請以鏈接形式注明作者及原始出處。

EMBA的小眼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家好,我是站長交流吧站長Super,在本文里,將以本人經驗為新手站長講解一下站點內容的選擇與優化,希望對新手站長能有所幫助!

新手站長,做站前一定要明確自己的站點主題是什么,即要清楚自己的站大方向是什么。還是一句老話,新站起步,別好高騖遠!別想著一步登天,做綜合類站要走的路是很艱難的,做為新入行的,還是先學爬再學走路,走的穩了才能更好更快地跑~

明確了目標后,要為自己的站選擇要害字了,了解下自己的同行有哪些是比較成功比較出名的,了解它們的要害字,盡量讓要害字貼切但又不跟別人重復,這樣才更輕易成功地排在搜索引擎的前列。了解同行的另一目的,就是可以及時地獲取到自己需要的內容,自己的能力究竟有限,別人成功的內容為什么不拿來為自己產生利益?

選擇內容要害就一句話:農村包圍城市,一切圍繞要害字!

很多站長在新站初始為了快速大量的充實內容,往往采用第三方手段,通過采集工具來直接采集別的站點的內容,在這里提醒大家:采集并非不可用,但一定要記住,采集來后要進行適當的修改、優化,尤其是標題和內容的開頭部分,要盡量進行一定的修改,適當的圍繞要害字進行修改,但切忌堆砌要害字!不要把一堆要害字堆積到一起,這對搜索引擎來說是大弊!舉例說明:比如你采集的文章標題是“站長交流吧提醒新手站長注重以下幾點!”你可以適當進行如下修改:“新站應該注重的幾條事項----站長交流吧”,這樣就基本避免了版權問題,卻讓搜索引擎認為這是另外一篇文章,文章的開始部分也照此理適當進行改動,并且適當加進你的要害字,貌似很簡單,但實際上,這就是SEO,就是簡單的優化!

還有一點就是,一定要多方面進行取材,不要只盯著一個站點的內容死命的復制,要明白一點,原創的老牌子的站肯定比你占優勢,即使是二手的也比三手的要值錢!而且很多文章都會暗里帶有他們本站的鏈接或者指向,但這并不可怕,你的優勢在于把它們諸多的原創都集中到了一起,這也是一種優勢!hao123為什么成功的?hao123有多少自己的內容?優勢是什么,就是把眾多的站的東西都集中到了一起,方便了別人,也方便了自己,成就了自己!

在這個基礎上,對新站來說,已經是很輕易便有了小成功的跡象!搜索開始大量收錄你的頁面,甚至,經過一段時間后你的一些內容可以排到搜索的前列。

但為了更好的發展,在此基礎上還是建議大家一點,適量的要加進一些自己的元素,自己的原創!這樣才能夠更有效地推廣壯大自己的網站。

靠吃別人是不可能真正創立自己的品牌的,而且分享大家一個規則:搜索對“原創”這兩個字很是敏感!原創的東西很輕易便會加深搜索引擎對你的站點的好感,經常性的增加原創內容,是你走向成功的一條捷徑!

別告訴我你沒有原創的內容,假如別人說你沒有腦子你會怎么想?誰沒腦子,誰沒點自己的思想?YES,就是這思想,就是你原創的發源地!即使是錯的也沒關系,阿基米德的最大成就是什么?就是他為后世留下了大量的錯誤的定律,后世的科學進步,就是在這錯誤的基礎上一步步發展起來的,沒人會貶低他,他依然是成功的!所以,千萬別委屈了你的想法,別對自己沒自信,相信你自己的思想會對別人有所幫助!只要你做了,成功的路就開啟了!

EMBA的小眼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了解Google也有幾年的時間,雖然并不深入,不過也想從SEO的眼中評論一下Google的種種……

“利誘”時代

Google身上有種獨有的"美國"氣質,那就是紳士霸權,就好比奉行“大棒政策”的一位美國總統說的:“我們可以協商,可以坐在桌子上慢慢商量,但是手中一定要有大棒!”,以前經常在想Google還是挺在意小站長的,不過現在逐漸變味了……

SEO隨著搜索引擎的發展,也變成了最具“性價比”的網絡營銷方式。注重SEO就一定要關注Google(理由很多),Google仿佛也給面子,給出了一些站長“教材”,例如“URL不要帶參數”、“不要隱藏鏈接”“合理的Title”等等……,的確,憑心而論,的確有些方式會影響用戶體驗,但是這并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這樣會引起Google“非正常”的排序方式。

用戶會注重URL形式么?(假如用戶會去記域名,連搜索引擎都不需要了!)

用戶會在意Titile么?(老外咱不知道,中國用戶不會!)

用戶會在意“隱藏XXXXX”?(因為看不見……)

以前看雜志記得有一位Google工程師說過:“用戶喜歡的網站,就是Google盡量給大家展示的網站!”,當時記得Google對于聞名網站很大的權重,所以一些網頁相關性并不高也得到了很好的排名(現在這個效果已經削弱很多了!)。現在想象這句話,我也聯想到了另一個潛臺詞:Google不喜歡的站,就不會展示給大家!聽上去這并沒有什么不對的,但是主謂賓別搞混了,主角是“Google”,而不是以前的“用戶”,Google一再聲稱:他們很注重“用戶”體驗!

以前經常會聽到Google這樣的潛臺詞:這樣做可能會提高排名哦……呵呵,扯淡!類似“Google的算法有XXX種因素,現知道的并不能被人為控制并影響排名”這樣的安撫之辭顯得蒼白、無力。

Google中文官方博客只不過是喇叭!

官方身份不用去懷疑,我不相信google的員工敢不通過Google的許可而高調聲稱自己是“官方博客”,既然是官方,那就代表的是【Google中國】的聲音,而不是朱建飛……Google中文治理員官方博客剛開通了,馬上得到了大家(大部分為SEO)的認可,并且很短的時間就被Dmoz的SEO目錄所收錄,可見受人關注的程度。更新雖然慢,但是從另一個側面聽到了Google的聲音。

我們怎樣處理垃圾網站舉報?/ 針對訪問者,還是針對搜索引擎?/ 遠離自動產生的鏈接

大家可以看看上面幾篇文章,是不是和以前的聲音不一樣了,以前的“建議”,已經被定義為了“明令禁止”!其中很多問題,覺得匪夷所思,比如自動鏈接、買賣鏈接問題等等。如何判定?雖然Google承認會在一定情況下經行“人工審核”,但是規模是??

中國聰明的站長的確給Google帶來不少麻煩,雖然SE都對SEO“表面”上并不在乎,甚至根本不從提起,但是大家心理都和明鏡似的……所以運用輿論這把大刀的確很有效!

有頭有臉的,提到SEO大家都會裝著不屑,現在很多門戶及大型商業網站都在SEOER,很多人認為大型網站開始注重并認同SEO的標志!其實假如你在瀏覽新聞和看一些大型網站網頁元素等等,你會發現很多非必要的SEO元素!只舉一個例子:大家在DMOZ中搜索“qq.com”或是“163.com”發現有多少頁面被收錄?再搜索一下“sina.com”,看到差距了么?其實假如仔細想象,是不是我們搜索的一些詞為什么總有新浪的身影,別和我說這是巧合!qq.com也是很強的門戶,在SEO方面明顯不是新浪的對手。新浪在百度、google中排名好,并非運氣、而是注重SEO,雖然他們明確表示。

說了一大堆的廢話,意思只有一個個,在滿足一定的條件,運用SEO可以提高排名、流量,是可以人為實現,和搜索引擎理想中“自然實現”差距很大,所以SEO被SE所拋棄是一定的。Google還在忍(憋不住了吧?),想象也該在爆發一次了吧!不知道和2005年那次規模如何,好期待啊!

Google教導站長,好好做站,不要作弊,Google教導SEO:你們小心一點!

聲明:本文著作權歸SEO愛好者—江南sky所有,如需轉載必須保留此聲明與本站鏈接。

原為鏈接:http://www.seofans.cn/post/liyouweibi-googlejiaodao.html

EMBA的小眼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這段時間因幾個客戶的網站連續出現問題,被BAIDU進行降權,甚至被封殺。對于這些出現的問題,我非常的不理解。這些客戶并沒有進行惡意作弊,優化也是很正常的,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這些問題?我對BAIDU的這一現象進行了分析。這個問題站在SEO的角度去想,主要是網站的自身原因。一個網站可能會因為結構的不合理性就會輕易出現類似 的問題。那么如何提升你的站點對搜索引擎的權重?或者是如何解決降權或封站問題呢?今天我們將通過這篇文章與大家討論研究。

對于出現搜索引擎對網站降權(搜索引擎封閉站點的某個頁面,或減少收錄量,這就是我們經常說的降權)或封站(搜索引擎不收錄該站點,或者將該站點在搜索引擎中的所有頁面刪除)問題,主要是在于網站本身,剛才說到那兩個客戶都是出自一個網站設計人員,網站使用的程序基本相同。出現的問題也基本相同,BAIDU只收錄網站的首頁。而GOOGLE收錄效果卻良好。
解決這些問題根本上就是要先提升您的站點在搜索引擎中的權重,讓搜索引擎認可您的站點。我總結了大概有六點問題:

一、精代碼

很多網站都為了自己頁面的美觀華麗,為了實現一些復雜的功能而使用很多繁瑣的程序來進行控制,而且在部署使用這些程序的時候,非常不注重這些程序的工整性,經常沒有任何原則的隨便胡亂插入,這樣會讓搜索引擎非常困惑,沒有思路。所以為了搜索引擎能夠更好的收錄您的站點,請放棄那些花哨或一些不實用的功能吧。

二、改結構

網站的結構也就是說網站的整體框架。剛才說到的那兩位客戶,為了實現一些在線功能,一個頁面出現了六個iframe。雖然搜索引擎都在進步,Google已經避免了此問題,但Baidu仍然不是很喜歡存在iframe的頁面。
對于網站的內部鏈接情況,一定要本著清楚明白、保持鏈接通暢、盡量不要出現死鏈壞鏈情況。對于出現死鏈問題(假如是自己的伺服器),可以重新制定錯誤信息。

定期使用Google Webmaster Tools或Xenu來檢查自己的站點。

三、重質量

網站應當具有一定的質量,假如一個網站不能給用戶提供有價值的信息和內容,會被搜索引擎大打折扣,搜索引擎也一樣很注重網站內容、頁面質量,內部鏈接、外部鏈接質量和網站最終頁面質量。

內容質量,我原來也寫過很多文章,對于網站優化來說,我個人認為網站的優質內容在優化中占據很大比重!既然內容很重要,我們應該怎樣去創造優質內容呢?搜索引擎讀取文章只能把網頁中的內容分離,分別建立索引,然后通過分詞等技術對內容進行機器編譯。再后是用戶使用引擎搜索相關要害詞,搜索引擎提供內容。按照它對頁面網站的權重、唯一性等將網站或相關頁面提前或靠后,展示給用戶。所以對于優質內容來說盡量使用原創內容。每個人的寫作方式都是不同的,所體現出來的斷詞形式,也肯定不同,所以盡量保證內容的原創唯一性。

Baidu的貼吧、知道、詞條,可以說是Baidu的幾大產品中最有意義的,這幾個產品創造了很多唯一獨立內容,而且很多內容都是按照中國人的搜索習慣研制的。也可以說這幾個產品為各大搜索引擎都提供了比較好的內容。
頁面質量,指的是最終的終端頁面質量,內容也算其一了。這里我還要提到一些網站不曾注重的但是很重要的方面。很多網站都有自己的新聞頁面,這個頁面可以說是終端頁面了,但是站長都會忘記增加此類頁面的要害詞和一些最基本的meta標記,具體標記我不想說了,真的應該注重一下。但切記不要濫用。

搜索引擎的進步體現在不斷的為用戶提供更高質量內容,并且會更注重網站的時效性,搜索引擎會把最新的新聞相關內容提高到搜索引擎搜索結果前面,尤其是新聞搜索。這塊做好之后,也可以給你的站點帶來一些流量,一些客戶。如何來優化網站實效性呢?如何讓搜索引擎更快收錄到我的新聞終端頁面呢?

EMBA的小眼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Ten years ago, in Purple Cow, I argued that in a media-saturated marketplace, there was no room for average products for average people to gain the same foothold that they used to. Merely pushing an idea via relentless ad spend is no longer sufficient. The alternative: remarkable products and services, where 'remarkable' means something that someone is making a remark about.

When someone remarks on what you're doing, the word spreads, replacing the predictable and expensive Mad-Men strategy of advertising with the unpredictable but potentially magical effect of significant word of mouth--ideas that spread win.

But what makes something remarkable?

Last month, I self-published an 800-page, 19-pound book, a book big enough to kill a small mammal if misused. It's not for sale, but those that received a copy via Kickstarter have postedabout it, talked about it and even made videos.

The nicest thing anyone told me was that it was, "ridiculous."

Of course it was. It weighs too much, it cost me too much to ship it to the recipients. It's too big to bring to the beach and will probably disintegrate under its own weight over time.

It's ridiculous to not sell a book this cool at retail after you've gone to the trouble of making it, and ridiculous to spend that much time making something at a loss.

It turns out that most of what we choose to talk about today is ridiculous. The dramatically overproduced music video.  The business model that is so generous that we can't imagine it succeeding. The painter who produces a new painting every single day.

Hugh's cartoons are ridiculous, of course, as is his promiscuous non-business business model.

The audacity of caring too much, sharing too much and connecting too much.

If it's not ridiculous, it's hard to imagine it resonating with the people who will invest time and energy to spread the word. The magic irony is that the ridiculous plan is actually the most sensible...

We can view the term ridiculous as an insult from the keeper of normal, a put-down from the person who seeks to maintain the status quo and avoid even the contemplation of failure.

Or we embrace ridiculous as the sign that maybe, just maybe, we're being generous, daring, creative and silly. You know, remarkable.

Two more thoughts on this:

Ridiculous isn't safe. If you do something ridiculous and you fail, people get to say, "you idiot, of course you failed, what you were doing was ridiculous." Which is precisely why it's so rare. Not because we are unable to imagine being ridiculous, but because we're afraid to be.

And second...

Don't be ridiculous because it's a clever marketing strategy. No, be ridiculous because while the effectiveness allows you to be, the real intent is to be generous or thrilling or to touch some stars. Because you can.

 

Ridiculous-new-remarkablev5

 

http://sethgodin.typepad.com/seths_blog/2012/12/ridiculous-is-the-new-remarkable.html?utm_source=feedburner&utm_medium=feed&utm_campaign=Feed%3A+typepad%2Fsethsmainblog+%28Seth%27s+Blog%29

EMBA的小眼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