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微軟 Redmond 有一個團隊,正在努力創建下一代針對 SEO 專家和網站治理員的一系列工具、內容和資源,比如:重新開啟“Link: ” 搜索操作符。

最初這些工具將支持以下功能:

檢修工具,以確保 MSN Bot 有效地抓取和索引網站

Sitemap 創建工具和 ping 工具

站點統計(會不會是 Gatineau呢?)

提交資源的統一

新的內容和社區資源

他們表示將在秋末推出這些工具,目前已經開始了一些小范圍的測試。假如你有愛好參加測試,可以發送郵件至 lswmp@microsoft.com 申請。


LiveSino供稿,LiveSide中文版,是一個獨立于LiveSide.net ( 由多位微軟 Windows Live MvpS 維護的站點 ) 的項目,提供微軟Windows Live相關資訊、產品、服務介紹。

EMBA的小眼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9/26(三)早上,凌晨四點起床,從Featherlight辦公室接到Dr. Nicholas Romanov和他兒子Severin Romanov之後,開車載著臉譜出版社的彩玉、淑玲與他們父子倆到太魯閣燕子口。準備出發時,車裡充滿了睡意,直到進入太魯閣的門牌,Severin立即搖下車窗拍照,車裡原本昏昏沉沉的的氣氛馬上被窗外峽谷裡的清風吹散。把車停在燕子口後,他們一下車就目不轉睛地望著這一大片懾人的峽谷,此時晨光剛好穿過雲層打在高聳入天的岩壁上,清風陣陣,流水淙淙,他們的驚嘆的表情和不斷舉起相機的雙手,證明我們半強迫他們五點起床的確是值得的。  

 

從太魯閣回來後送他/她們到花蓮火車站搭07:57到台北的車,回家的路上想著這幾天跟著Nicholas 和 Severin的這五天,收獲實在太豐富了,正想在電腦上把這幾天學到的東西記錄下來,此時don1don的小編(Judy)傳來訊息:「希望我可以用自己的角度來分享這幾天來台發生的事情,例如:在台北福華文教會館地下一樓的游泳池教我「姿勢游法」、教我的跑步動作和建立我對於再進步的信心、跟他倆聊天所學到的東西、這幾天觀察到的事情……等這樣生活化的東西。 」 看到Judy的訊息後,心中馬上湧起眾多感動……那些感動來自於長久以來無法解開的疑惑,竟終獲得能夠被圓滿解釋的答案,原來「用身體移動身體」的奧妙即在於此……我覺得我好像認識了一位雲遊四海的武功高手,他就像《射雕英雄傳》裡的洪七公,他那充滿智慧笑容與話語、以及他兒子Severin的邏輯分析能力與孩子氣集合起來的共同體。 

 

 

Pose Method is my Discovery, not my Invention.

 

 

【圖】林口體育大學演講,感謝李再立老師全力支持

     

短短五天與他們父子倆相處的這段時間,有太多的東西可以分享。這五天,我一直覺得我像是在某個武俠小說世界中,遇到某個門派的創派始祖和他的直系掌門人,這個門派是鑽研游泳、騎車和跑步的「Pose Method (姿勢法) http://www.posetech.com/pose_method/」。身為父親,也是創派者的Dr. Nicholas已有接近一甲子的功力,教學經驗長達三十年,而且所接觸的選手層面廣闊,更是國際眾多知名鐵人三項選手的教練。對於他的知識背景之雄厚、教學經驗之豐富,再加上他整個人所散發出一種輕鬆、幽默,讓我不得不為他傾倒。 他給我的形像就像是金庸武俠小說裡的洪七公,一代武俠高手,但卻完全沒有架子,外表也看不出來身懷絕世武功心法。

   

 

【圖】Dr. Nicholas Romanov 和他的兒子花了一年所設計出來的三個跑步關鍵元素。因為Presentation只有一小時左右,加上Dr. Nicholas怕大家無聊一直說一些笑話讓大家保持輕鬆,所以他和他兒子只是把關於「不容易受傷」、「跑得更快」、「跑得更有效率」的摘要做出來,就像是樹幹一樣的東西,還有許多的枝枒、葉、花、果……等尚未有時間說明。 

  

Dr. Romaonv的心法是充滿智慧的雋語,而他的兒子Severin的知識是經過分析與邏輯的,他透過邏輯的思考把他父親的知識、經驗與智慧用有條理的分析來呈現(像是演講中的那三張海報就是他設計的)。他們父子倆不斷強調:「姿勢法」並不是他們「發明」的,而是Dr. Nicholas Romaonv經過歸納後所「發現」的,它是自然界生物移動的物理原則,不限於人種、時間、身材大小、男女之別或是距離長短,「姿勢法」所談的是移動的自然原理。Dr. Nicholas在每一場演講和與我的談話間不斷強調:「Pose Method不是我創的新論點」,而是自從有人類在世上開始移動以來就存在的,「我只是把它整理出來向你分享」。

 

 “This is not about what I think, or what you think, or what other coaches think. Its about what nature think. And I just think what nature think.“ He always said

    

Posefoot strike)-正確的著地姿勢能避免受傷 

 

就是關鍵姿勢,這個姿勢讓跑者減輕運動傷害,很多人第一次嘗試姿勢跑法時太講求腳掌的落地點,其實最主要的還是關鍵姿勢,身體的位置對了以下才會有正確的連貫動作。博士強調:練習姿勢跑法的跑者不要一開始把注意力放在「著地點」,而是要放在「姿勢」。(可見得姿勢有多重要,因為他能幫助我們減少運動傷害)大自然不會因為人種不同,體重不同,膚色不同,年齡,性別,身高,體重....的不同而改變它的原則,給予人類同樣的地心引力,根據這個原理,博士解釋為什麼跑者需要的是只有一種跑法---姿勢跑法。

 

愈快回到姿勢,就愈快落下。關鍵姿勢是身體能完全支撐體重與能最自然向前落下的POSE。 

    

 

【圖】我們帶他們到中正紀念堂參觀時剛好看到衛兵交接,他們每走一步都會停頓,停頓時剛好就是POSE Method中的關鍵姿勢,接著身體前傾跨出下一步。博士和我看到這一幕,相視微笑。“Pose is exist in our daily life.” He said.

 

FallTempo)-落下的角度決定跑步的速度

 

 

【圖】2012參加宜蘭梅花湖ITU洲際盃邀請賽最後9公里路跑,成績30分47秒(平均每公里3分24秒)。

 

前傾的角度決定落下的距離。移動速度的所帶來慣性大小決定每一步的步距。 角度的計算方式是從腳掌最後離開地面的位置與臀部連成直線後,此直線與垂直於地面鉛直線間的夾角。夾角愈大,速度愈快。經Dr. Nicholas的統計資料,人類最大的傾斜角度在22.5度。例如U. Bolt在破百米世界紀錄的最後60-100m階段的身體傾角為21.4度。在其他空檔時間循問Dr. Nicholas關於前傾角度的問題,我問他是否每個速度都可以對應一個相對的前傾角度。他說是的。我問他:以我現在最快的十公里時間是33分50秒,傾斜角度約多少?他說是11~12度左右。我再問他如果我想跑到30分,傾斜角度需要達到多少,他回答14度。而目前十公里的世界紀錄是由衣索比亞的凱內尼薩.貝克勒,於2005年8月26日在比利時布魯塞爾所創下,時間是26分17秒53。這個速度的前傾角度是17.3度。

 

Falling was happened naturally:運用免費的地心引力讓腳掌輕鬆落下。因為失重才會造成落下的結果,而失重是從上半身的頭、頸、肩、胸、腰到臀以及下半身的大腿、膝、小腿,最後失重的才是腳掌。因為承擔全身體重的是腳掌,它必須承擔98%的體重(假設單腳腳掌的重量佔全身的2%),所以像頸部只需承擔頭部的重量,所以它和頭是最先失重的部位。失重一啟動,落下即同時發生。

 

前進速度愈快,每次腳掌落下(落到臀部正下方)與地面接觸的時間會變短,著地時間愈短,肌肉的伸縮能力(elasticity)要愈好才有可能維持效能,所以Dr. Nicholas最強調的是肌肉的伸縮力,而非肌力。肌力當然很重要,他在書中也提到許多肌力的drills,但他認為想要維持較大角度,重點在「跑者的技術」。他認為體能與肌力是次要的,而是透過在那個角度跑出那個速度的訓練來提升技術,速度才可能提升。

 

維持高角度的「困難點」是指腳部落地時的衝擊會變大,腳掌會變得比較難彈起來。因為前傾角度增加,會有快跌倒的感覺,所以步頻會自然變快到一定的程度才有辦法維持相對較大的角度,但腳跟拉得較高可以抵消步頻變得太快而無法雙腿負荷的情況,這也是為什麼跑得快的跑者腳跟都拉得特高,為了不讓步頻快到無法維持、無法負荷的程度。

 

腳掌比較難向上拉起,同時步頻又被迫增加,這樣的衝突就是困難所在,也是技術要克服的難題,就像在鋼索上騎快車一樣,主要是技巧的問題,他一直強調fear,要克服恐懼,不斷去行動才能突破。

 

在台北福華文教會館旁的餐廳吃飯時,Dr. Romaonv提到關於恐懼的事。他說我們任何人都會產生恐懼的情緒,對跑步和鐵人三項也是一樣,雖然每位選手都想要變快,但其實我們的身體本身卻會害怕以更快的速度前進。 想要變快,必須先克服恐懼。 “More action, less fear.” Dr. Nicholas said.

 

Pullcadence -步頻決定於拉起腳掌回到標準姿勢的速度

 

將腳掌由地面向臀部的下方拉起,這個動作跟跑步能跑多久相關,Dr. Nicholas說:想像腳掌還沒觸地之前腳跟就要再由地面往臀部下方拉起。 

把腳掌「拉」回關鍵姿勢的速度決定你的身體是否能在該角度維持平衡。拉得愈高,落得愈遠。但拉高腳跟需要技術、肌力與柔軟度同時配合才能在跑少動作中做到。

 

09/23()SEIKO路跑的考查與對臺灣路跑紀錄的問答

 

 

 

凌晨四點半,林萱萱的爸爸騎著機車載我去總統府,準備和他們父子倆在SEIKO路跑活動中跑上3公里。我們五人睡眼惺忪,等待起跑,簡單的三公里慢慢跑,但Severin卻跑錯路線,跟著其他跑者跑上12.6公里,我和他那焦急的父親在終點到處問工作人員和警察,擔心從沒跑超過10公里的他會不會受傷?會不會迷路回不來?同時也觀察前幾名跑者陸續衝向終點,也討論著台灣跑者的紀錄,我如數家珍地把台灣目前從5000公尺到半馬的紀錄報給Nicholas聽,他看著第一個跑進終點的跑者說:You all could run better than that.

 

回花蓮後,再把目前臺灣長跑的幾項紀錄找出來……有生之年,我的十公里是否也能跑進三十分……我非常很想知道跑到那種成績的感覺到底是什麼?還有其中的祕訣到底在哪裡?探索自己的身體到底可以變得多快多厲害!

 

5000公尺紀錄保持人:吳文騫,成績為13:54.42創紀錄的日期為2002年10月10日,地點:韓國釜山,第十四屆亞洲運動會。

 

10000公尺紀錄保持人:許績勝,成績為29:12.10創紀錄的日期為1993年11月28日,地點:日本東京,第36回中央大學長距離紀錄會。

 

馬拉松紀錄保持人:許績勝,成績為2:14:35創紀錄的日期為1995年2月5日,地點:日本九州大分縣別府市,日本別府大分國際馬拉松賽。

 

半程馬拉松紀錄保持人:許績勝,成績為1:04:05創紀錄的日期為1993年3月12日,地點:日本山口縣,全日本實業團體半程馬拉松賽。

 

 

 

【圖】師大場,在博士的求下由國峰開場。現場大爆滿,有超過一半以上的人用站的聽完兩小時演講

 

9/23()睡完午覺後在飯店泳池的教學與啟蒙

   

早上跑完步,行程走完之後,他們預計下午要在飯店樓下的泳池教我游泳。吃完午飯後,大家都很累,他們說想小睡一下,我直接被邀請睡在他們房間的沙發上,但這一睡就睡到下午六點,看來他們真的很累。我在沙發上等他們睡醒,也思考這幾天來聽到的東西,對照之前所學習的知識。 六點多,我們來到泳池,開始「重新學游泳」!  

 

  “No Push, All about Falling Forward”, Dr. Nicholas said.  

 

Do not Push! 是他直指物理移動原理後,最重要的提醒!他先要我慢游兩百後,接著進行一些水中的支撐訓練drills,每一個drill進行25公尺,再用正常自由式游25m,第二個25m不要推水,只要把手往上拉就好了。第一趟游回來後我就問他「不抓水也不推水嗎?」從他的表情看來,這個問題已經有很多人問過他了。而且似乎不容易三言兩語回答的樣子。他解釋了一會,大意是:你推水只是把水往後推,但我們是要往前游,把水往後推並無法幫助我們前進,你只是花力氣把水推向後方而已。   

 

「不管是跑步或游泳,只要是PUSH,就是拖時間與浪費力氣。所以跑步時的『蹬地』和游泳時的『推水』都是不對的。」Dr. Nicholas如是說。    

 

跑步不需刻意蹬地、游泳不需要刻意推水。推水是推不到水的!他認為游泳向前的重點在前伸臂的支撐之後的「提臂動作」,提得愈高,落得愈遠。但為什麼那麼多年來所有的教練都教「推水」,而且最重視推水!我也還在思考,因為我不想一下子推翻過去的學習經驗。我想其中可能有所關聯。

  

Dr. Nicholas 指出前伸臂的支撐與提臂出水才是向前游的關鍵,唯有先用肌肉撐住體重,才能Falling Forward。所以在泳池訓練我的這兩個小時,他所教的drills都是針對支撐與提臂所設計的。他所認為的游泳是「swim OVER the water, not swim THROUGH the wate」,因此自由式的菁英選手在提臂時,幾乎整個背部都會離開水面。他們是從水面上游過去的,而非穿越水面。提臂時肩膀的高度,決定了向前落下的距離。而落下的方位是否正確,距離是否增加則取決於「支撐的方位是否正確無誤,支撐點是否夠穩固」。而我過去只是一再地著重在推水的力道,但推水根本不是重點所在。因為當體重向前轉移時,向後推根本沒有意義,因為身體已經在前進了!體重已經離開,失重已經產生,所以根本推不到東西。

 

 “Pull HIGHER, than Falling Forward MORE”, Dr. Nicholas said.   

 

我之前在讀Dr. Nicholas 的另一本著作:Pose Method of Triathlon Technique時一直不太了解他為什麼完全不強調最後用肱三頭肌的推水動作……那天,在台北福華文教會館B1的二十五公尺泳池裡,他直指移動的物理原理後,我才晃然大悟自己過去游泳一直無法進步的原因。    

    

“You cannot hold the water, You just can SUPPORT on the water.” Dr. Nicholas said.        

 

對啊,他從物理學的觀點來思考與分析後歸納出姿勢法的結論。所以跑步的速度決定於往前落的角度,而非更強壯的肌肉與體能。體能與肌力是為了維持更高技術時的工具。就像Lance Amstram具有非常高的VO2max與強壯的肌力,但當他剛轉而參加馬拉松時也只能跑出兩小時五十幾分的成績,這與他傲冠於全球的自行車速度相比天差地遠,主要原因就是他的自行車的騎乘技術遠遠優於跑步技術。 他也舉他的其中一位選手為例,十二年來這位選手的VO2max都沒變(都是72 ml/kg/min),但這十二年中他的跑步實力從一般選手已晉升到奧運水準,Dr. Nicholas認為是主要就是他的技術提升了,他學會如何讓身體在維持更高的角度下不斷轉換pose。當然,其中該如何維持更高角度的技巧與訓練方式,我還沒有機會請教他 (這也是他最大的寶庫),但他已經答應收我為徒,會把後續的材料寄給我,我也可以隨時問他問題……真正寶貴的是後續如何鍛鍊的問題,我當然要更努力才能把寶庫中的精華挖掘出來。他的教學和訓練選手的經驗實在太豐富了,而且擴及全世界……所以我非常信任他,因為全世界應該很難找到像他這樣每年在循回世界各地三四個月以上,主要都在訓練鐵人選手的教練了!

 

 

【圖】東華大學,離台前最後一場演講

 

感謝臉譜出版社

 

 

【圖】在台灣的城邦書店與《跑步該怎麼跑》的中文譯本與DVD合影

 

能夠有這這次的學習之旅(不只是我,還有那些有幸來聽到大師演講的跑者與鐵人朋友),都必須感謝臉譜出版社,沒有臉譜在最初冒險簽下這本書、冒險讓沒有經驗的我來翻譯、出錢出力邀請他們來台演講,Dr. Nicholas不可能順道繞來台灣,而我和那些跑步的愛好者也不可能如此受益,我也不可能在他們身邊討教了許多武功心法,那不是一般人可以獲得的知識。我有幸(正如彩玉說的在因錯陽差下)能當面接受Dr. NIcholas的指導,真的全是由臉譜促成的。尤其是這幾天由彩玉和淑鈴全方位安排好行程與照顧我們三個,讓我能一直跟在Nicholas和Severin身邊, 讓他們感到這趟都很開心,讓他們對台灣留下美好的印象,這都要感謝臉譜出版社。

 

EMBA的小眼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運動是我生命中的心靈導師。」─魏振展

魏振展,從游泳選手、田徑選手,直到在北體大二的那一年成為鐵人,一腳踏入鐵人三項這個圈子,轉眼間已經有7年的時間,7年中,不管是個人、還是代表國家參加過很多比賽,拿下國內多項比賽的殊榮,相信大家對他在賽場上的優異成績有目共睹,目前身分從菁英鐵人轉變為於台北啟智學校北區特教資源中心的巡迴教師,在醫院和家中輔導需要幫助的病童,也希望繼續保持對鐵人三項的熱忱,一個是自己熱愛的工作,一個是最初的夢想,兩項都需要花很多時間去經營,在喜愛的工作和運動之間取得平衡,這是他鐵人之路的新旅程。

動靜皆宜

 

「當你身體疲憊不堪的時候,連一陣微弱的風都抵擋不了,人的力量是多麼脆弱,所以運動一直在身邊,讓我保持謙虛、保持不斷努力的態度,追求身體想要達成的境界,盡量排除得到獎金、獎盃的想法,因為運動只是讓你開心的事。」振展說。很多鐵人眼中,振展是他們心目中的模範,是他們想要學習的對象,其實背後經歷了很多事情,造就了現在的他─謙虛和樂觀。

 

 

 

 

 

從小他的樂觀、好動性格來自家庭,「家人是我最大的支柱,運動也是他們帶我進入的,小時候爸媽常帶我們去海邊、溪邊、爬山,過年也是3、4天在外面露營,」振展說「我爸是個不喜歡住飯店的人,只要出去都住在溪邊、停車場,不喜歡拘束。」就是這樣熱愛大自然的家庭,從小振展雖然生活在都市,對自然環境卻不陌生,因為接觸大自然,也讓他們一家都是樂觀的性格,家裡他和弟弟魏志翔都是運動選手,志翔現在是游泳選手,也曾經練過鐵人三項1年的時間。

 

 

 

 

在他的運動生涯中,充滿了很多巧合,機緣之下一路歷經游泳選手、田徑選手,最後成為鐵人三項選手,「會當運動選手是一個巧合,沒特別規畫,小三、小四在外面(校外)學游泳,游得還不錯,之後有教練問我要不要去跟國小泳隊一起練。」振展說,他從三重正義國小轉學到西門國小,成為游泳隊的一份子,不過, 升上國中後就轉練田徑,這對他來說似乎沒有衝突,「印象中,我6/30離開游泳隊,7/1到光榮國中田徑隊報到,之後就再也沒去練游泳了。」振展說「那時候沒有想太多,因為就是喜歡運動,那游泳和跑步不都是在運動,從小就喜歡看電視、聽收音機轉播棒球、奧運比賽…。」不只如此,「小時候爸爸是跑步俱樂部的成員,他也會帶我去參加路跑比賽,我也比過小鐵人,所以小時候就很喜歡運動。」振展說,原來,他的初衷就是「運動」,並沒有被單一運動所拘束。

 

 

 

升上高中,他就讀的三重商工,影響他運動生涯很深的一段時間,當年很幸運的田徑隊招收第一屆男生選手,回憶當時,隊上只有9名男生,其他全部都是女生,高一進去,現在也是長跑選手的陳淑華是高三生,因為兩人都練長跑,也有很好的交情,「因為我們沒有體育班,大家都讀一般科(當時振展讀機械科),所以我有很好的學習機會。我們統一住宿,7點開始上課到下午5點跟大家一樣,沒有差別待遇,下課後才是另一段練習,練習完又有晚自習,張淑惠老師希望我們運動成績和學業兼顧,更注重品德教育。」振展說。

 

 

「在這裡我學會表達自己的想法、多閱讀,還有上台去面對人群,表達自我的機會,那時候覺得田徑隊規定好嚴格,但是如果沒有那時候,我也就不會有這麼好的成長表現。」振展說「而且跟當時的同寢有很深的革命情感,我們現在都有保持密切的聯絡,這是我人生中最特別的時候。」

 

 

 

所以,令人佩服的是振展不僅體育成績好,連課業也念的好,在班上成績都可以保持前5名的水準,可說是文武雙全,「印象很深刻,剛從正義國小轉到西門國小,第一次段考,數學考40幾分,我媽把我叫去房間,叫我跪著卯起來罵我,如果只為了游泳,不好好學習,那乾脆連游泳也不要練了。我就說:我不要不去練習,我要游泳。從那次之後,我從來沒有因為學業的事情被罵過。」振展說,他有良好的自我規律造就現在的他,當然家庭因素也影響他很大,「在我的成長過程中,一直是很快樂的生活,爸爸早上幫忙超市載菜,全年無休,下午去哥哥開的搬家公司幫忙,媽媽是保姆帶3個小孩,加上姐姐的小孩會來家裡玩,客廳都是他們的玩具,電視播的是巧虎,還有他們打鬧的聲音。」振展說,一家人過著單純快樂的生活,加上現在是特殊教育老師,身邊也都是小孩子,他喜歡那份最單純的生活,訪談中從振展眼裡看得出充滿喜悅的情緒。

 

成為鐵人

 

 

 

「自己會游泳也會跑步,以前就參加過小鐵人,也蠻關注這項運動的,大二是因為跑步遇到瓶頸,也受了傷,跟曉春學長(賴曉春)聊過,他覺得我有發展的機會,給我很多建議。」振展說。一開始練習是聽障奧運自行車選手鄭淮帶著他,兩人學游泳認識,又剛好住家裡附近的,成了練習夥伴,「他帶我練習,也是他帶我去哥倫布(車隊)騎車,當時他們有一群人在玩鐵人,一起練了2、3年,加上車隊的黃顯熙教練本身也是選手出身,所以他很了解選手,在那裡我得到很多幫助。」振展說,2005年經過一段時間訓練後,他參加當年的在台南走馬賴舉辦的統一盃,表現亮眼,「當時有國外選手,我是總排第9,國內第2,楊茂雍是第一名。比較幸運的是我一入門就表現的還不錯。」振展說。

 

 

鐵人生涯中的每一場比賽,對他來說都有特別的意義,「2005年統一盃進終點全身抽筋,因為那一場拿到國內第2,我有機會去新加坡(亞錦賽)比第一場國外的比賽;去新加坡第一場比賽我最後一名…」振展說,當初統一盃亞錦賽的選拔賽,資格就是成為國內男、女前兩名,當年只送4個選手出去參賽,男生選手中楊茂雍和他一起出賽,那一次也是很奇特的經驗…「我印象很深刻,從游泳開始就是最後一名,出發一個人游,騎車出去一個人騎,跑步出去一個人跑,很緊張很慎重,但是情況怎麼會有種莫名的感受,我不是在比賽嗎?」振展說,出去國外比賽受了一次震撼教育,「從新加坡回來後,就覺得好想練練看喔!這挫折給我決心,因為不服輸,所以堅持(訓練)這麼久。」振展說「跟這領域的頂尖選手來比,我不是最好的,所以一直以來都沒有滿意過,只是每一場都盡全力,每一場比的好比的不好,都有進步的空間,當然贏的那瞬間會開心,輸了會難過,但是過了之後,會想辦法讓自己更好。」振展說,在他心目中自己沒有最滿意的表現,也許這就是他不斷想進步的原因,這一次的堅持就是長達7年。

 

 

「有澳洲教練和Craig(NRG2perform 的教練Craig Johns)幫忙出課表。Craig他也影響我很大,他讓我看到對鐵人的熱忱,給我很多方向,從他身上學到很多東西。」振展說,運動這條路上,多年來有很多貴人相助,其中一個人就是他口中一輩子的朋友─張嘉哲。 

  

 

張嘉哲和他從國中就認識了,超過10年的友誼,難能可貴,看張嘉哲的文章裡提到魏振展,總是會開些小玩笑,但是,私底下的交情是很密切的,「有一次我們去比全中運,之後大家一起去打籃球,結果我撞到鼻骨骨折、噴血,一群人陪我去醫院,這是所有人都做的事,但是我從醫院回到選手村休息,隔天起床發現床邊有壽司和牛奶,那時候我們交情還沒這麼密切,但是他就是會做這種貼心的事情。」振展說「之後我們去內蒙古移訓、上北體他也是我的學長,一起做了很多事情,他做了很多讓我感動的事情,出去吃東西他拿很多小菜給我,我大燈壞掉他會拿錢叫我去修,當然我之後有還他錢,但是當下他會選擇這麼做,真的讓我很感動。還有一次我摩托車在山上壞掉,我們上同一堂實習課,已經上課了,我打電話叫他接我,他還是來了,這就是我們的友誼。」

 

 

「真的做到感覺這個朋友是一輩子的,我們的交情像一杯水,很淡但是不能沒有它,我在人生最低潮的時候,他都在我身邊。」振展說,他們之間的感情,像是親兄弟一樣要好,同時嘉哲也是振展佩服的對象,「他是現在才被大家看到,印象中他在台灣很少拿第一名,但他的執著與努力不懈的力量,是我真正欽佩 。」振展說,小編真的覺得人生中能遇到這樣一個朋友,可以互相支持、學習,是最大的幸運。

 

 

因為收到太多幫助,他也盡所能回饋大家,像是回到三重商工當實習老師、在北教大開一門鐵人三項專項課,「以前我一路過都是接受別人的幫忙,現在我有鐵人三項的能力,也有特教老師的能力,如果可以去幫助別人,會跟你當選手接受別人的幫助不同,雖然現在我沒有太多能力回饋幫助我的人,但是,我能將我的能力提供給我可以幫助的人。」振展說,就像他現在的特教生活一樣,是在做幫助別人的事。

 

特教老師

 

 

當初選擇修特教學程,是因為北體只有國小教育和特殊教育,國小不分科系都得教,而且師資很飽和,特教跨足的領域就有國中和高中,相對的機會大很多,因緣巧合之下,振展進入這個領域,沒想到衍生出這麼多的熱情,「特教真的很特別,是我們這種身強體壯的運動員平常不會接觸的世界,因為在這個社會上,你的體能太好了,看到弱的那一環,感觸非常深。」振展說「看到他們你會覺得:這年紀不是應該在外面玩耍嗎?他們怎麼會在醫院躺著?連吃飯都有困難。」

 

從今年9月開始,振展是台北啟智學校北區特教資源中心的巡迴教師,跑的是醫院和病童的家裡,「會申請這兩項的,都是已經嚴重到連學校都沒辦法去了。」振展說,當初他考試時也有考普通學校的特教老師,「我考了2間,一間是南門國中,一間是台北啟智學校,我如果去南門國中,對之後要考國中聯招或獨招很有幫助,因為在裡面的一年,可以為明年的正式教師考試做準備,但是我選擇台北啟智學校是因為這裡與眾不同。面試的時候老師會問你,如果在你的教學過程中,你的學生過世的話,你會怎麼做?」振展說「那時候我才知道他們才是真正需要幫助的,你做的事情更有意義,而不只是為了考正式教師而已。」

 

 

「那時候第一次看到的學生,現在國一,全身癱瘓只能動眉毛和嘴角,第一次看到他,從每分鐘96下的心跳知道他還是活著,他的認知是正常的,這樣的景象真的非常震撼。從醫院離開騎著摩托車回去,我都快飆淚了。」振展說,現在他負責7個學生,他們都是重症病童,有些是癱瘓,一輩子沒辦法痊癒,有些是癌症病童,他們從發病到痊癒,面臨多重身心的煎熬,這時候振展的角色,就必須幫他們度過難關,「我能做的其實不多,盡量陪伴他們。」振展說「我有個學生他小六的時候神經被感染,還沒發病前很愛運動,喜歡跟同學出去打球,也是國小扯鈴隊的,生病之後全身慢慢癱瘓,但是他會痊癒,現在國一下肢已經慢慢可以活動了,修復到有一天希望可以回復到正常,這是一個很難過的階段。」

 

 

「他看到我很開心,因為我是運動員,是他心目中希望成為的人,所以我去比賽前會跟他約定,我會拍照、錄影片給你看,從南投比賽之後的獎盃都擺在他那裡。」振展說「我跟他說:你在這裡的時候,我會把自己的生活跟你分享,等你好了以後,我也會帶你一起去參加這個比賽。我感覺到他很開心,有想要讓身體變好的慾望。」這個病童跟振展以前的生活很像,喜歡運動,但是現在變成這樣,也讓他很有感觸。

 

 

現在他的生活重心慢慢轉移到工作上,有別以往專注訓練的日子,更是在接觸和自己生活完全不同的病童,面對這樣的轉變,其實他也有過掙扎,「其實剛退伍的時候,會一直想要當職業選手,還是去找一份工作,這部分我跟琬容不斷討論,我們模擬過很多情況,她給我的支持是內心最大的動力。」振展說「雖然還是嚮往亞、奧運,但是目前而言,這不是我的目標,我選擇了特殊教育,盡量在工作和鐵人三項去取得平衡,目前來說還不錯,我很享受現在的生活。」

 

 

自己的女友程琬容(奧運游泳選手)和好兄弟張嘉哲都達成去奧運的夢想,這次他是以加油團的身分去欣賞比賽,幫他們加油,難道都不會有遺憾嗎?「可以去幫他們加油是我的榮幸,因為都是我身邊最近的人,我的加油聲對他們和我都很重要,當加油團一點也不遺憾。」也許身分轉變了,但是他也並沒有拋開選手身分,對於熱愛的運動,一路走來7年的時間,累積很多快樂、挫折,並在這之中獲得學習成長。

 

 

鐵人三項是一個運動

 

 

自從接觸鐵人三項之後,振展從來沒有受過傷,因為在合理的訓練情況下,所以一直保持健康的狀態,對於訓練,他希望分享自己的觀念,「鐵人三項是1個運動,要怎麼把3個運動結合起來,完成自己的目標,這才是有意義的。」振展說「以前我也是覺得游泳弱就練游泳,你花了1年的時間把游泳練的好強,但是自行車和跑步相對比較弱,這樣跟你當初游泳弱的時候有什麼不同,這是沒有意義的,要搭配很多不同的訓練,3項都強才有用。」

 

 

 

進階一點的觀念是,「你要知道自己下一個5年、10年的目標,而不是為下一場比賽訓練,這樣永遠不會進步。」振展說,他也給後輩一些建議,「除了訓練上,我也不只是運動表現上好而已,生活上其他地方也要做的好,像是跟張嘉哲成立書法社、當特教老師,這都跟選手有一段落差,但這也是生活的一部分,就像國外選手一樣,除了運動還可以多多學習,有什麼機會多去嘗試。多累積一點也不會吃虧,因為10年後可能別人在做同樣的事,而你不是。」

 

 

他看到現在很多俱樂部慢慢朝專業訓練發展,覺得是很正面的發展,自己還有很多未知領域想要了解,想要知道國外選手10年、20年後的訓練規劃,未來的日子他從專精訓練,轉變為快樂的參賽選手,「目前練習不是很制式的,也沒有壓力,比賽開開心心的去比,好壞是其次,去享受跟大家在一起的氛圍。」振展說,運動在他生命中已經不可或缺了。

 

「沒辦法想像沒有運動的日子會怎樣,因為選擇它,所以我過得很快樂。」振展說。

EMBA的小眼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多數的新電子商務公司一定遲早會發現:創造一個網站并不意味著客戶一定會參觀它。而這一發現過程可能是很痛苦的。
雖然有數以百萬計的潛在客戶在線,但是,旨在爭奪他們的注重力的競爭性網站也有數十億家。 人們偶然地發現你們站點的機會極微小。可以說,僅僅只是建立網站,人們不會來。那也就是說,除非,你做某些事以增加你被瀏覽的機會。然而,好消息是,許多傳統的行銷技術要求那些大人物才擁有的雄厚資金, 而英特網行銷時常用不了一角錢。這就意味著小人物也有機會。

SEO, SEO, SEO

規則1:不要動用垃圾郵件策略。《游擊營銷系列叢書》的作者威爾遜說:“垃圾郵件策略雖然導致了今日互聯網的相當大一部分流量。但是并不能說明它有效。”

相反的,應該把重心集中在如何讓潛在的客戶找到你們。那需要仔細設計你的站點。要使像 Google 這樣的搜尋引擎不僅僅找得到它, 還要把它的排名靠前,以方便使用者迅速找到它。。 這個過程叫做搜尋引擎優化, 或 SEO 。它是一種藝術、一種科學。

Melberg 營銷公司的CEO卡羅琳(Caroline Melberg)說:“我想最要害的第一件事是:能夠成功地進行不需要花費太多錢的搜尋引擎優化。即便沒有雇請一個昂貴的顧問,你也可以親自做許多事。”

搜尋引擎優化的大部份工作就是小心地創造包括正確要害字的文本 -- 這是能讓 Google和使用者與你的站點聯絡起來的當務之急。這些要害字字應該包含在名稱、描述和要害字標簽之中。這種做法應普及到你站點的每一頁,以及頁面本身的文本。

類似Google AdWords曾提供過的一款要害字選擇工具,能夠幫助你識別出那些最好的要害字--------- 既與你的生意有關也與使用者搜索習慣有關。威爾遜說:“要努力的想象你會用什么要害字,要在你的站點文本里攻擊性地使用他們。”

直接的相關性是必要的。不要使你的要害字目錄成為一本Google希望的目錄------將每一個最終可能與你的生意發生聯系的要害字囊括在內。保有五個左右的流行要害字就差不多了,

而且確定他們在頁面上出現。搜尋引擎看的是頁面而不是網站。"

要害字也可以被用作所有照片和圖片的標簽。卡羅琳解釋道:“搜索引擎不會讀圖,但是能讀懂圖片的名字。當我發現有多少站點對自己的圖片標注“圖片01”的時候,我很震動,這是一個很好地利用要害字的機會。”

另外的一個簡單而重要的策略是:給每種你提供的產品一個自己的頁面。威爾遜說:“這樣可以容納較多的內容,要害字和內部超鏈接,搜尋引擎將把它們評估在內。但也應該熟悉到40% 的英特網使用者不用滾動條。假如你的產品頁超過一個熒屏的長度,人們將不會有耐心去發現你有什么。"

威爾遜表示:“還有一件要避免的事,就是FLASH動畫。 有一個讓許多使用者苦惱的事實是,搜尋引擎看不到FLASH動畫的內容。 所以,以搜尋引擎的眼光來看,FLASH動畫中的任何要害字都將會遺失。換句話說,除非這種內容能以別的方式幫助你,否則就是廢物。”

卡羅琳說:“這些 搜尋引擎優化步驟非常簡單, 但是能幫助一家電子商務公司更接近它的在線潛在客戶。一旦做了這些。 你的站點將擁有對抗自然排名的機會 。 雖然這些措施并不能給你一個 1 號排名,但是它們大大提高了你被發現的概率。"

為了要增加機會,下個步驟要試著去培育一些站點內部鏈接,或從其他的頁面鏈接至本站。因為 Google 認為這些鏈接反映了你站點的價值。雖然有種老方法是要建立“互換鏈接”,或在鏈接到他人的頁面時,要求他們也鏈接到你。但Google 很快就明白了這個策略的奧妙,所以現在,“互換鏈接”在頁面排名中的價值降低了。


在 MySpace、臉譜(Facebook )或“第二人生”上出現,是一個幫助你的網站拓展連接的好方法。在YouTube上粘貼視頻也有同樣的效果。

卡羅琳建議說:“創造博客是另外一個好策略。 不但可以使用它鏈接到你自己的位置 , 并且還能鏈接到他人位置并做互換。但要確保博客有一個不同的域名否則,它將會被看如一個互換鏈接。”

也要注重那 "錨本文," 或者被突出顯示的鏈接文字。這種文本應該是富含要害字的。

與博客作者聯系

使你的生意于在線目錄例如“雅虎”上顯示,也是一個得到鏈接的好方法,卡羅琳說:“雅虎目錄一年要花數百元,但是其他目錄是免費的。”

還可以邀請博客作者對你的產品進行評論,這也是SEO的一個妙招。《小生意、 大行銷》的作者Will Dylan說:“為了降低水平不高的評論可能帶來的危險,要找一個在過去寫過與你的產品具有相關性文章的博客作者。舉例來說,假如你的站點出售節水的草坪灑水車,一個擅長于談論節水問題的博客作者可能是一個理想的目標。”

最后,強調一下:有越多其他站點的鏈接指向你的站點, Google認為你的站點越重要,因而在搜索引擎同類排名中會比較靠前。 你的排名越靠前,就會有更多地潛在性客戶找到你。而這,會形成良性循環。



EMBA的小眼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Sandra 2013/内容创建性能测试

【Sandra 2013】


Core i7-3970X评测:跟八核心Xeon玩一玩

Core i7-3970X评测:跟八核心Xeon玩一玩

Core i7-3970X评测:跟八核心Xeon玩一玩

Core i7-3970X评测:跟八核心Xeon玩一玩

Core i7-3970X评测:跟八核心Xeon玩一玩

Core i7-3970X评测:跟八核心Xeon玩一玩

      这个套装是纯粹考察处理器的各方面性能的,2687W自然在每个项目里都赢得很轻松。3970X基本上一直是老二(3960X老三),但除了内存带宽之外差距还是蛮大的。

Core i7-3970X评测:跟八核心Xeon玩一玩

      缓存延迟比较特别,因为这个是和缓存架构设计有关的,Sandy Bridge、Ivy Bridge要更快一些,Ivy Bridge-E/EP则慢了一点。AMD真惨。

【内容创建】

Core i7-3970X评测:跟八核心Xeon玩一玩

      3ds Max 2012:完全多核心优化,2687W自然飞快无比,3970X也比前任加快了5秒钟。

Core i7-3970X评测:跟八核心Xeon玩一玩

      Blener 2.63:3960X、2687W曾经打平并列榜首,3970X则加快了4秒钟而独享第一,不过这个项目的多核心优化显然还不到位。

Core i7-3970X评测:跟八核心Xeon玩一玩

      CineBench R11.5:单核心性能上Ivy Bridge自然更佳一些,Sandy Bridge-E/EP其实差不多,稍稍落后一点。多核心性能就毫无悬念了,2687W piapia地。

Core i7-3970X评测:跟八核心Xeon玩一玩

     Sandy Bridge SolidWorks 2010:和3ds Max 2012差不多。





EMBA的小眼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