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健康食品輔助調整過敏體質認證的普羅敏在辦免費試用活動

活動網址: http://2011event.pro6.tw

普羅敏官網:http://www.pro6.tw

活動辦法

於活動網站填資料即可獲得一組序號,憑序號打電話或至官網下單,
購買普羅敏(30粒裝)可享65折優惠(每序號限使用一次,最多可購買2盒)!
主辦單位篩選試用資格過後,將於2011年9月5日公布試用名單100名,寄送普羅敏三盒(30粒裝)作為試用!參加試用的100名網友,須寫下使用心得感想(格式請見以下說明),試用兩週後,於2011年10月4日前(含)寄到主辦單位活動信箱(2011event@pro6.tw)。

普羅敏官網下單:http://www.pro6.tw/ec.aspx

普羅敏訂購專線:04-2258-0885


百人試吃活動期間內(2011年8月10日至2011年10月4日止,以郵戳為憑)凡購買普羅敏,寄回包裝盒側面「條碼」,

再抽iPad2和7-11禮券1,000元!
有部落格者可在個人Blog發表文章並回報網址,無部落格者可以Word/Powerpoint撰寫後提供檔案,唯檔案不得超過5MB。
每篇心得至少200字以上,提供試用過程照片或影片(連結)尤佳;
文章最後請務必加入普羅敏官網之網址(http://www.pro6.tw及http://www.pro6.com.tw),
並提供聯絡資訊(聯絡人姓名、性別、手機號碼、方便聯絡時間、贈品寄送地址&郵遞區號)以供得獎時聯繫!


一、 報名試用:2011年8月10日至2011年8月29日(含)止,以主辦單位收到時間為準,逾時即失去參加試用資格
試吃名單公佈:2011年9月5日
試吃贈品寄送:2011年9月6日至2011年9月12日
試吃期:2011年9月13日至2011年9月27日止
二、 繳交試用心得:2011年9月28日起至2011年10月4日(含)止,以主辦單位收到時間為準,逾時即失去參加抽獎資格
心得分享及好康回饋禮得獎名單公佈:2011年10月18日


1.試用見證獎: 網友回報普羅敏產品使用心得只要符合上述心得文章格式條件者,就可參加抽獎,由上述文章心得中用電腦亂數隨機選出10名。
2.優選鼓勵獎: 主辦單位從上述文章心得中依回報文章的豐富性/完整性/正確性擇優選出5名,第一名贈送1年份普羅敏(30粒裝,25盒),
二~五名贈送普羅敏3盒(30粒裝)。



於活動網站填資料即可獲得一組序號,可憑序號以65折優惠購買普羅敏(30粒裝)(每序號限使用一次,最多可購買2盒)!
※報名試吃活動享購買65折優惠,需於2011年10月4日前使用,逾時無效

文章優選第一名:1年份普羅敏(25盒30粒裝
),市價總值$29,500
文章優選二~五名,共四名:普羅敏3盒(30粒裝 ),市價總值$3,540
試用見證獎,共十名:普羅敏 1盒(30粒裝
),市價$1,180


首獎:iPad2(WiFi版本,16G)(價值15,500元),三台
普獎:7-11禮券1,000元,十名
所有獎項將統一於得獎名單公告後一週寄出

普羅敏是第一個通過衛生署健康食品認證的益生菌,舉凡過敏有關的煩惱,不論異位性皮膚炎,鼻子過敏,皮膚癢癢或有氣喘等過敏症狀的人,普羅敏都能有效調整輔助調整過敏體質! http://www.pro6.tw/

EMBA的小眼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運動人物介紹-荒野求生專家-Bear Grylls

荒野求生專家-Bear Grylls.jpg    

大家還記得don1don之前介紹的影片《荒野求生秘技 Man v.s Wild》嗎?如果大家有接下去看每一季節目內容的話,應該知道Bear Grylls真的事一個瘋狂的人,特別是吃蟲子的片段,小編每次看都覺得超噁心,但這橋段卻是節目的賣點之一,還有他上山下海徒手爬大圓石,抓到鮭魚就一口咬下去,用腳踩火山地,結果就燒起來了,實在是個很扯的人!因為他夠瘋狂所以節目也受到粉絲瘋狂迷戀。

荒野求生專家-Bear Grylls (4).jpg  

當年在英國特種部隊-特種空勤隊(SAS)服役三年期間,在非洲南部跳傘時摔斷背,而被強迫退役。但是他冒險的靈魂並沒有就此消失,努力復健,靠著自身的奮鬥和努力,登上埃佛勒斯峰並成功折返,成為英國最年輕的登山高手,1998年5月26日,成為英國最年輕攻頂聖母峰並成功返回的人,入選了驚世世界紀錄,當時的他只有23歲。

荒野求生專家-Bear Grylls (5).jpg  

今年37歲的Bear身兼冒險家、作家和節目主持人,看他在節目中瘋狂的行徑和超人的體力,很難想像他受過重傷,復健的秘訣其中之一就是「慢跑」,現在他和大家分享幕前和私下的生活。

節目中我和工作團隊好像無時無刻都在狂奔

有一集節目在西伯利亞出外景,當時氣溫是零下40度,每個人都穿著厚重的雪衣和愛斯基摩人穿的毛皮外套,在雪中狂奔的樣子,真的很好笑。

曾經吃過一些可怕的食物,像是羊的眼珠、蛆和各式的蟲子

其實這些食物可以提供我們豐富蛋白質和能量,而且也不是像節目中看到一直狂奔的畫面,我還是會停下來休息和取暖。

從軍後就開始跑步

荒野求生專家-Bear Grylls (3).jpg  

在特種部隊服役期間,保持精壯身材的秘訣就是慢跑。起跑後,除非所有人都在路邊嘔吐為止,是不准停下來的。因為這個經驗,退伍後有一陣子拒絕跑步。

接到第一支「廣告」是重啟跑步的動力

我想:「如果需要脫掉上衣拍廣告,那我最好還是得做仰臥起坐,還有重新開始慢跑。」

慢跑是超好的治療方式

過去這些日子,我對自己的慢跑訓練要求嚴格,但偶爾還是會慢下腳步,給自己一個喘息的空間。也不需要一直都那麼緊繃嘛!

我參加2003年舉辦的倫敦馬拉松,穿晚禮服頭上頂著接近1公尺的假髮,為多發性硬化症患者募款

過程中那套衣服讓我擦傷,每當我要塗凡士林,一掀開衣服,圍觀群眾就發出「Woo」的聲音,每掀開一次就需要花我4分半去完成這個動作。

22歲的時候在一場跳傘意外,摔斷了背

運動的確是讓我復原的關鍵因素,之後養成每週運動3次習慣,現在不運動的話,背反而會痛呢!

荒野求生專家-Bear Grylls (1).jpg  

李小龍說過,慢跑是運動之王,他說的沒錯!

慢跑是我最主要的運動,也會做*循環訓練和瑜珈。

*循環訓練:是一種以「肌耐力」與「心肺耐力」為訓練目標的體能訓練方式,結合數種不同的訓練動作,逐一完成各項動作(通常做三循環),之後慢慢縮短修習時間,可以提升肌耐力和強壯肌肉。優點是在有限度的場地和時間內,同時為一群運動員提供力量、爆發力、耐力、敏捷性、有氧運動能力及無氧運動能力的訓練。

準備去爬聖母峰前,做了很多山路跑步和深水游泳訓練

想在聖母峰上跑步或攀爬,能靠的不是奇蹟,而是意志力還有膽量。

我喜歡在小型健身房運動

在裡面我感覺很自在,也不需要耗費心神。(做循環訓練)剛開始裡面的成員覺得奇怪,怎麼我的身體有點僵硬,但是當作的次數越多,關節就沒有那麼不舒服了。

有時候我會帶著我的孩子去越野慢跑

當我的孩子下課回家,我最大的7歲長子Jesse會騎著他的小單車,老二Marmaduke會環抱著他的腰,我非常喜歡他們樣跟著我一起跑步。

有時候會把2歲的老么Huckleberry放在我的肩膀上,帶著他一起跑步

感覺起來很像一個人跑步,但是帶著一個很重的登山背包,背包在身上晃來晃去。

沒錯!我跑過很多驚人的地方

但是我還是熱愛在家鄉的路上慢跑。

荒野求生專家-Bear Grylls (2).jpg  

{參考資料:Runner’s World UK/July 2011}

"don1don"顧名思義為"動一動",希望能藉由此平台提倡國人運動風氣,及結交喜愛登山.鐵人三項.跑步.自行車的朋友;歡迎大家一起分享交流各種運動資訊及運動心得。

動一動 don1d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1).jpg  


益生菌的療效,這實在是一個另人頭大的問題…

益生菌的英文是 probiotics,有興趣的可以看看維基百科的說明,開宗明義就說:

益生菌是一種食品添加物(dietary supplements)包含可能有的細菌或酵母菌。根據目前 FAO/WHO 的定義,益生菌為「活的微生物體,當服用適當含量時對人體可提供某種健康效益」。

所以,嚴格來說,就是健康食品,有沒有療效,好像有但又不是很確定,但至少當成食品添加物,安全上沒有顧慮,一定比「三聚氫胺」安全…

這個問題很常被問,有沒有比較明確的解答?特別是大家關心的到底有沒有確定的療效…
目常我們常聽到的益菌包括:乳酸菌(Lactobacillus, 包括 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即俗稱的 A 菌;Lactobacillus casei,凱氏乳桿菌俗稱 C 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 GG,俗稱 LGG)、雙歧桿菌(Bifidobacterium sp.,俗稱 B 菌、雷特氏 B 菌、雙叉桿菌或比菲德氏菌)等。
將會分幾篇來說明這個問題,特別是我被問到的 Lactobacillus paracasei (LP 33) 是否有療效,當然也會利用文獻分析的方式來說明。

在往下看之前,提醒大家:我雖然是個免疫專科醫師,但實在不是什麼益菌達人,就我看到的文獻給一些心得。特別是目前這些研究,有的說有效,有的說沒效,有的說 A 菌有效,有的說 B 菌才有效…,究竟是那兒有效又說得不大清楚…

舉個例子:
A differential effect of 2 probiotics in the prevention of eczema and atopy: A double-blind, randomize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 J Allergy Clin Immunol. 2008 Aug 31.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18762327.

L rhamnosus, but not B animalis subsp lactis, substantially reduced the cumulative prevalence of eczema, but not atopy, by 2 years. Understanding how Lactobacilli act to prevent eczema requires further investigation.

上面這篇說治療好像有效,但下面這篇預防又說得保守。
Probiotics for the treatment or prevention of atopic dermatitis: a review of the evidence from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Am J Clin Dermatol. 2008;9(2):93-103. PMID:18284263 
More RCTs need to be conducted to elucidate whether probiotics are useful for the treatment or prevention of AD.

簡單的說,研究是否可信,就像「三聚氫胺」的檢驗一樣有很多標準。而我之後說的東西,在最後都會註明證據等級,目前證據的分級,除了像 Oxford CEBM 單純依研究方法方級,GRADE 的分級就較人性化,簡單分成四級:

第一級(高):有較充分的研究顯示可能可靠,日後的究研結果不大會改變其結論。
第二級(中):中級證據,可能可靠,但不夠充份,日後的究研結果可能會改變目前的結論。
第三級(低或極低)
低:缺乏直接證據,日後的究研結果極有可能改變目前的結論。
極低:缺乏直接證據,目前的任何預測皆不可靠。

原則上,只列較確定的。也就是說,若你是依以下目的來服用腸道益生菌的話,有效的機會比較大,白花錢的機會比較小。目前屬於第一級的證據顯示某些口服益生菌可:
減少為抗生素相關的腹瀉
減少在托兒所內嬰兒的腹瀉發生率和發燒
降低早產兒發生嚴重壞死性腸炎及其死亡率
減少急性感染性腹瀉的天數
結論:
目前沒有臨床準則討論益生菌的使用。對於是否可以減輕過敏,雖然有愈來愈多的文獻探討,但目前的文獻還不夠充分。等個兩三個月後,我們再查查看是否有較確定的結果。
優質的二級資料庫中有不少有用的資料。[ 資料庫 (關鍵字) : 主題 ]
Clinical Evidence (probiotic) : 在 eczema 部分療效仍標為 ?? (療效不明);在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喉嚨痛也是標為 ??。 
DynaMed (probiotic, lactobacillus) : Probiotics, Probiotics to prevent antibiotic-associated diarrhea, 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優點是針對益生菌在腸胃道疾病有較完整的總結,但對過敏部分則沒有提到。
MD Consult (probiotic) : Fiirst Consult 中的專題 : Travelers' diarrhea, Nontyphoidal salmonella infection, Crohn's disease, Ulcerative colitis and ulcerative proctitis, Lactose intolerance, Fatty liver disease.
在 Traveler's diarrhea 部分,引用的最重要文獻與 DynaMed 相同,結論也相近。不過,雖然對單一主題的回顧深度沒有 DynaMed 深(因他是回顧這個病的所有治療,而 DynaMed 是單獨回顧所有的益生菌在這個疾病的治療),但回顧的主題廣度就比較多,且 MD Consult 內還有其他教科書、回顧文獻(Clinics 系列)可供參考。
Uptodate (probiotic) : Probiotics for gastrointestinal disease, Lactobacillus: Drug information, Lactobacillus - Patient drug information
優點是以回顧文章的方式撰寫,臨床人員較熟悉。而 DynaMed 是條列式撰寫,較適合像我這樣的懶人。
以上四個資料庫,是我目前能用的。其他資料庫,能用的人或許可以試試看,比較一下。

這個主題中,乍看之下好像只有 DynaMed 是針對 probiotic 整理文獻,但他的內容也只局限在腸胃道疾病。內容與 Uptodate 針對 probiotic 對腸胃道疾病的回顧所作的結論相同。而 MD Consult 的資料則分布在各個診斷中,內容各有勝場!

普羅敏是第一個通過衛生署健康食品認證的益生菌,舉凡過敏有關的煩惱,不論異位性皮膚炎,鼻子過敏,皮膚癢癢或有氣喘等過敏症狀的人,普羅敏都能有效調整輔助調整過敏體質!  http://www.pro6.tw/

EMBA的小眼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運動人物介紹-鐵人界的偉大選手:Team Hoyt-don1don動一動

你聽過Team Hoyt嗎?

一對父子間深刻的愛,不需要言語,而是以用行動來表達。彼此就是推動對方繼續走下去的力量。

Team Hoyt.jpg  

迪克.霍伊特(DickHoyt)是一位世界知名的鐵人三項選手,同時也是一位世界知名的父親。迪克的兒子瑞可.霍伊特(Rick Hoyt)出生時,因為臍帶環繞脖子而導致腦部缺氧,使得瑞可大腦功能失常,無法傳遞正確訊息到四肢肌肉;也就是說,他一出生就癱瘓了。

後來他們不停的尋遍各地的醫生,但得到的答案卻幾乎都是:「瑞可這一生只能是植物人。」不過迪克仍堅信他的兒子一定能更好,因為他發現瑞可的眼睛會隨著他的身體移動,只要是他們夫妻倆在談話時,瑞可就會很專注的一直盯著他們看。於是夫妻倆以不放棄的決心,每週帶著瑞可做診療及復健。

而就在瑞可11歲時,他們終於發現能與兒子溝通的契機,某家大學的工學院有先進的電腦儀器。起先工程師們認為不可能,不過後來經由測試過後,赫然發現,瑞可的確可以接收到外界的訊息,只是身體肌肉的機能失常無法表達。工程師們也深深受到爸爸迪克的感動。最終,研發出一種裝設於額頭前方的觸碰式面板,利用瑞可全身唯一可移動的頭部來輸入字母。從那年(1973年)開始,瑞可終於可以與外界溝通了!!!迪克永遠記得瑞可說出的第一句話,不是「Hi, Dad」或是「Hi, Mom」,而是「Go Bruins」(去看曲棍球大賽吧!)。從那一刻起,迪克才知道原來他兒子是個運動迷。

當瑞可15歲時,他就讀的學校舉辦了募款跑步活動-「為杜奇而跑,用你的腳來幫他。」(杜奇同學在一場意外中癱瘓)。當瑞可看到這個標語後,回家透過電腦告訴父親:「爸,我想參加。」

身為父親的迪克答應了,但這對於一個從未參加過跑步比賽的40歲退休老兵來說,真是一場極大的挑戰。為了讓兒子能體驗參賽的感覺,迪克決定推著輪椅上的瑞可跑完五英里。比賽結束的那晚,瑞可用電腦告訴父親:「爸,當我跑步時,第一次感覺自己不再殘障。」這句話,深深的震撼了身為父親的迪克。

Team Hoyt2.jpg  

自從那次慈善路跑賽後,迪克為了盡可能讓兒子能體驗到奔跑的感覺,開始每天練習跑步。當瑞可上學時,迪克在輪椅上放一袋與兒子等重的水泥,然後推著它練習。這樣每天賣力的訓練,一切都是為了看到寶貝兒子瑞可那燦爛的笑容。

之後,瑞可有次問爸爸:「我們去參加鐵人三項好嗎?」這個念頭開始在迪克的心中滋長,但他從未學過游泳,而且從六歲開始就不曾再騎過自行車,又如何能帶著兒子完成比賽呢?

迪克從不在乎這些一般人認為「不可能」的理論。他開始練習游泳,去自行車廠訂購可以載著瑞可騎乘的競速型自行車,然後準備比賽。至今迪克和瑞可已經一起完成了超過200場的三項全能賽事(其中包括6場總長226公里的鐵人比賽)。1992那年,迪克還騎著自行車載著瑞可花了45天的時間橫越美國,總長5992公里。

【 Team Hoyt曾參加過6場最後一項『超級鐵人賽』】

Team Hoyt3.jpg  

Team Hoyt4.jpg  

試著想像一下,你如何著一位110磅(49.9公斤)的選手完成一場鐵人比賽!?這之中的細節包括把他抱上橡皮艇,拉一條繩索綁在自己腰上,拖著它游3.8公里之後,再把他抱上岸跑道轉換區,放在自行車上載著他騎180公里,最後再把他抱上輪椅,推著他跑完42公里的馬拉松。一般人認為,參加鐵人三項的選手都帶點執著性的瘋狂,更何況還帶著一位癱瘓的選手完賽更是荒謬!世界上不會有那樣瘋狂的人,唯有迪克,因為他不只是一位偉大的鐵人選手,更是一位偉大的父親。

Team Hoyt5.jpg  

瑞可曾被問道,如果它能送給父親一樣禮物,那會是什麼?

他毫不猶豫的答:「我最想做的就是,讓老爸坐在輪椅上,由我來推他比賽一次。」

由於他們父子倆在賽事中的傑出表現,許多人建議迪克何不試試自己一個人參加比賽?但迪克說:「我不會獨自參賽。」他也表示,他所做的訓練和參加比賽的目的,純粹是為了完賽時,瑞可臉上露出甜美笑容時的”奇妙感覺”。「能使瑞可高興是這世界上最棒的事」,迪克說。

迪克曾在訪問中說到:「我只是借給瑞可我的手和腳而已,瑞可則借給我他那堅毅的心;只要我們再一起,似乎沒有任何事是無法完成的 !!」

所謂「偉大的選手」,不是那些冠軍選手與不可思議的成績。真正被人傳頌的英雄,是在這項運動裡最能展現人類力量的人物。

Team Hoyt這對父子,在鐵人三項運動裡,那執著、不放棄與精神力量,才是成就真正偉大選手的原因。

Team Hoyt6.jpg  

{參考資料:鐵人3項游泳、自行車、跑步/ 徐國峰 著 }

"don1don"顧名思義為"動一動",希望能藉由此平台提倡國人運動風氣,及結交喜愛登山.鐵人三項.跑步.自行車的朋友;歡迎大家一起分享交流各種運動資訊及運動心得。

動一動 don1d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7206_normal_19fa1.jpg  

【文/李國英】

日常生活中所吃的食物常帶有各種不同的微生物,有些會使我們食物中毒,有些不但能使食物的滋味變好,同時還能使身體變得更強壯;這些對身體有益的微生物統稱為「益生菌」﹝Probiotics﹞,好菌種類繁多,效能各有不同,但都是藉由改善腸內微生物生態平衡來促進健康。

就中醫的觀點來說,人體的脾胃屬土,是後天之母;換句話說,腸道是吸收營養及免疫的重要關卡,若腸道出問題,不但營養無法完整吸收,對疾病的扺抗力也會減弱。

然而,腸道裏是各種好、壞菌「龍蛇雜處」的環境,若菌長得多時就會壓抑益菌生長,造成便秘、腹瀉等腸胃道症狀;當人體必須使用抗生素來治療疾病時,體內的細菌被抗生素殲滅造成菌相失衡,因此長期使用抗生素的患者特別容易腹瀉或念珠菌感染。

東京大學農學食品工學博士祝嘉鴻表示,除了好菌與壞菌之外,腸道內還有一種中性菌﹝日和菌﹞,它會隨著好、壞菌的消長而變化屬性;如果腸道裏的好菌多一點,這種中性菌就傾向做益菌,但是如果腸內壞菌占優勢,那麼中性菌也會變成壞菌。

因此,當腸內的好菌占優勢,就能壓制腸內致病菌的生成,使壞菌無法為害人體,並讓腸道的pH值趨於中性,營養素的吸收與代謝都會偏向正常。除了整腸之外,有些特殊菌種能誘使腸道分泌干擾素進而改善過敏症狀;有的菌種能幫助腸道對抗輪狀病毒的侵襲;也有能降低膽固醇或預防胃潰瘍、結腸炎甚或腸癌的菌種,但並非每一種益生菌都有相同的效能及機轉。


16益處,人體更健康

益生菌對人體有諸多好處,在過去的20幾年,國際間已完成的研究並在知名學術期刊發表過的相關臨床試驗共有將近150件,受測人數逾8000人,都沒有負面的結果報導,而最主要的正面功效有16項:

1.促進維他命B群、維他命K及酵素產生。

2.穩定腸道菌叢,使腸內病菌減少。

3.產生抗菌物質,增強宿主免疫力。

4.降低膽固醇。

5.預防大腸癌。

6.抑制癌症及腫瘤生長。

7.降低腸道酸鹼值。

8.與致病菌競爭,可在腸道上皮細胞附著及形成屏壁作用。

9.維持腸道表面保護層的完整免疫調節作用。

10.對免疫細胞的營養有支持作用。

11.活化免疫細胞。

12.降低過敏反應的程度。

13.促進營養作用,提供短鏈脂肪酸。

14.促進乳糖的消化,改善乳糖不耐。

15.改善抗生素所導致腸道益菌的減少。

16.解除習慣性便秘。

然而並不是每個菌種都有前述每一項功效,在人體試驗當中最常被拿來試驗的有A菌、B菌、C菌,以及由鮮乳製作優酪過程中必須添加的保加利亞乳桿菌和嗜高溫鏈球菌。


※好菌型態多多

人類使用益菌來加工食物的歷史非常久,除了優酪乳、養樂多、味噌、納豆、紅麴、白麴、乳酪、酵母之外;含有益生菌的食品還有添加益生菌的糖果、健康食品、飲料……等等。

※你適合吃好菌嗎?

適合:單純就益生菌本身而言,祝嘉鴻表示,幾乎大部分的人都需要補充,特別是30歲以上的成年人、老年人;少運動、壓力大、睡眠不足、日常飲食不正常、不喜歡吃蔬菜的族群,以及痔瘡及大腸憩室患者,或接受過抗生素治療的病患。

不適合:含有益生菌的食品種類非常多樣化,應該從食品特性來看哪些人不適合吃。比方說痛風患者不適合由豆類醱酵品補充益生菌;需要減重者不適合藉由市售加糖的優酪乳來攝取益生菌。


健康吃菌6撇步

「益生菌喜歡高纖的環境」祝嘉鴻說:「益生菌的食物有纖維、乳糖、澱粉、寡糖,益生菌的醱酵產物等成分;所以在補充益生菌的同時多吃蔬果等益生菌喜歡的食物,就等於在腸子裏布置一個它們喜歡生長的環境。」

1.搭配蔬菜效果加倍

多數的益生菌並不喜歡肉類和葡萄糖,如果含益生菌的食品中含有過多糖分也會降低菌種的活性。因此他建議大家在補充益生菌的同時,多吃根莖類蔬菜、水果及海藻,提高體內纖維及寡糖的含量,就等於把腸道布置成好菌的培養基,讓它們有機會「枝繁葉茂」,進而達到改善腸道菌叢生態的目標。

2.睡前補充好時機

此外,補充益生菌最適當的時機是在睡前。祝嘉鴻指出,如果睡前3小時不進食,依人體生理時鐘來看,腸胃蠕動在睡前會減緩,胃酸分泌會減少,這個時候補充益生菌,菌種的存活率會比較高;但若睡前吃宵夜,食物進入腸胃道後會促使胃酸分泌、腸道蠕動,一方面益生菌在通過胃酸時數量會減少,另一方面由於腸道蠕動變快,益菌較容易被排出體外,反而不易在腸道裏繁殖。

3.菌種攝取多樣化

在益生菌食品的選擇上,祝嘉鴻指出最好能吃到含有活菌的食材,並且多方攝取不同菌種。例如在選擇乳酪時,質地柔軟的乳酪含有較多的活菌,含有活菌的食材或食品都要冷藏保鮮,但也只有活菌才能在腸道裏繁殖;像是硬的陳年乳酪含有較多益生菌的代謝物,這種代謝物也是一種「益菌生」,能成為其他益生菌的食物,幫助益菌生長。多方攝取不同菌種做成的食品,攝取不同菌種的益生菌,才能廣泛獲取益生菌為身體帶來的好處。

4.藥物好菌勿同時併服

因為益生菌相較於抗藥性致病菌顯得很脆弱,祝嘉鴻建議正在做抗生素療法的病患在結束療程後再補充益生菌比較有效;如果抗生素療程較長,他建議在服藥2小時後再行補充,益生菌較容易存活。

5.錯開時間補充好菌

若飲食中含有醋、酒、辛辣調味料或藥物等,容易使益生菌死亡的成分,也最好相隔2小時以上再補充益生菌。倘若吃了香腸、臘肉等含硝酸鹽的加工食品,最好能與益生菌相隔6~8小時,待含硝酸鹽類的食品隨著糞便排出體外後再行補充益生菌會比較安全。

6.適量攝取新菌種

祝嘉鴻指出,因益生菌的種類繁多,且每個人的體質及腸道條件各有不同,有時在某一個時期吃下某一種益生菌可能會造成腹瀉、便秘,脹氣...等不同的反應,他建議大家給新吃的菌種1周的時間,適量地攝取。如果攝取某一種益生菌1周,發現這支菌跟自己的腸道不適合,就換一個菌種,也許過一段時間腸道環境改變就又能重新適應,不必勉強自己接受會造成不舒服的食品。


自製優酪注意事項

因市售優酪乳有含糖量過高的問題,許多人開始在家DIY優酪乳來養身,祝嘉鴻表示,DIY優酪是很好的益生菌攝取方式,不論購買菌株或拿市售優酪乳來製作,都可做出含菌足夠的優酪製品。

1.控制糖量:自製優酪可自行控制含糖量及糖的種類,所以比市售產品中的益生菌更具活性。

2.注意清潔:DIY時一定要注意鍋具的清潔,成功的自製優酪會呈現凝固狀;益菌數量愈多,口感也就愈酸,如果水乳分離得很厲害又有怪味,就是被壞菌污染,只能丟棄。

3.添加水果:以DIY優酪搭配蔬菜水果做成料理,不但能改善口感,還能同時補充益菌生,讓好菌更容易在腸道裏壯大聲勢。

4.多樣菌種:在菌種選擇上,祝嘉鴻建議大家多方選擇不同的菌種來培養,多樣化攝取不同種類的益生菌,才是最好的腸道保健方式。


【常春月刊 第294期】

普羅敏是第一個通過衛生署健康食品認證的益生菌,舉凡過敏有關的煩惱,不論異位性皮膚炎,鼻子過敏,皮膚癢癢或有氣喘等過敏症狀的人,普羅敏都能有效調整輔助調整過敏體質! http://www.pro6.tw/

EMBA的小眼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