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無一例外會認為,白髮和皺紋是衰老的早期跡象,實際上,人體一些部位在我們外表變老之前功能就開始退化,以下就是人體一些器官的衰老退化時間表。
大腦:20歲開始衰老
隨著我們年齡越來越大,大腦中神經細胞(神經元)的數量逐步減少。我們降臨人世時神經細胞的數量達到1000億個左右,但從20歲起開始逐年下降。到了40歲,神經細胞的數量開始以每天1萬個的速度遞減,從而對記憶力、協調性及大腦功能造成影響。英國倫敦帝國學院健康照護健保信託機構顧問、神經學家沃基特克-拉克威茨表示,儘管神經細胞的作用至關重要,但事實上大腦細胞之間縫隙的功能退化對人體造成的衝擊最大。
腸:從55歲開始衰老
健康的腸可以在有害和有益細菌之間起到良好的平衡作用。巴茲和倫敦醫學院免疫學教授湯姆-麥克唐納表示,腸內友好細菌的數量在我們步入55歲後開始大幅減少,這一幕尤其是會在大腸內上演。結果人體消化功能下降,腸道疾病風險增大。隨著我們年齡增大,胃、肝、胰腺、小腸的消化液流動開始下降,發生便秘的幾率便會增大。
乳房:從35歲開始衰老
人到了35歲,乳房的組織和脂肪開始喪失,大小和豐滿度因此下降。從40歲起,女人乳房開始下垂,乳暈(乳頭周圍區域)急劇收縮。儘管隨著年齡增長,乳腺癌發生的幾率增大,但是同乳房的物理變化毫無關聯。曼徹斯特聖瑪麗醫院乳腺癌專家加雷斯-埃文斯表示,人體細胞隨年齡增大受損的可能性更大,如此一來,控制細胞生長的基因可能發生變異,進而引發癌症。
膀胱:從65歲開始衰老
65歲時,我們更有可能喪失對膀胱的控制。此時,膀胱會忽然間收縮,即便尿液尚未充滿膀胱。女人更易遭受膀胱問題,步入更年期,雌激素水準下降使得尿道組織變得更薄、更無力,膀胱的支撐功能因此下降。人到中年,膀胱容量一般只是年輕人的一半左右。如果説30歲時膀胱能容納兩杯尿液,那麼70歲時只能容納一杯。這會引起上廁所的次數更為頻繁,尤其是肌肉的伸縮性下降,使得膀胱中的尿液不能徹底排空,反過來導致尿道感染。
EMBA的小眼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你需要補鈣嗎?很多人的答案是“不需要”。事實上,並非只有兒童和老年人才需要特別補鈣。調查顯示,中國人從一日三餐中大約可以獲得400毫克的鈣,而成年人每天鈣的適宜攝入量為800毫克。
補鈣對於有不良習慣的人群尤為重要。“宅”、挑食、不恰當減肥都會成為缺鈣的原因,而最終結果就是形成骨質疏鬆。
以“宅”為例,隨著城市生活措施快捷化,許多年輕人形成了一種“宅生活”:不出門,不運動,飲食馬虎。而且,許多“宅男宅女”生活不規律,飲食也常常以方便食品和洋快餐打發,給骨質疏鬆提供了可乘之機。
不僅是“宅”,盲目追求美也會造成鈣流失。許多年輕女性為了追求皮膚白皙,一年四季都不願意接受日照,為了減肥而節食更是時有發生。節食對體重産生作用的同時也給骨骼造成了問題,平衡膳食一旦被打破,維持骨骼生長的鈣離子缺少鐵離子、鋅離子的共同吸收,也會導致骨質減少,最終骨量下降。
那如何才可以正確補鈣?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人類營養中心副主任、康寶萊營養學院及營養諮詢委員會成員蘇珊·鮑爾曼博士認為,首先要保持的就是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包括適當的日曬和運動;其次,需要有一個均衡的飲食食譜:包含足夠的蛋白質和蔬菜。
蘇珊博士也指出了現有補鈣觀點中的兩個誤區:一是傳統概念中,睡前一杯奶既有利於睡眠又可補鈣。蘇珊博士表示,睡前一杯奶並不是最好的補鈣方式,飯後補鈣更利於吸收。因為吃完飯菜後,吸收消化了很多酸性的物質,比如氨基酸,這些酸性物質有促進鈣吸收的功能;二是很多人認為,牛奶片能完全替代牛奶進行補鈣。蘇珊博士指出,奶片並沒有明確説明鮮奶含量有多少,而且,鮮牛奶中除含有高品質的鈣外,還含有蛋白質、鐵、維生素B等多種營養物質,這些都是奶片無法相比的。
日常食物中含鈣最豐富的是芝麻醬,每100克芝麻醬中的鈣含量為1057毫克。牛奶雖然不能拔得頭籌,但100毫升全脂牛奶含鈣量也達到了676毫克,成為最普遍的補鈣食品。
EMBA的小眼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保健水應該怎麼喝
感冒:喝更多的水。感冒時多喝些水或純果汁,對於疾病康復很有幫助,因為有助於沖走呼吸道上的黏液,讓人感覺呼吸舒暢。此外,如果發燒了,人體出於自我保護機能的反應要自身降溫,這時就會有出汗、呼吸急促、皮膚蒸發的水分增多等代謝加快的表現,需要補充大量水分。多喝水不僅促使出汗和排尿,而且有利於體溫調節,促使體內病菌迅速排出。
便秘:大口喝水。便秘的成因簡單地講有兩條:一是體內有宿便,缺乏水分;二是腸道等器官沒有了排泄力。大口大口地喝水,吞咽動作快一些,這樣水就能儘快到達腸道,刺激腸蠕動,促進排便。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內科教授姜良鐸告訴記者,中醫認為便秘的原因之一,是人體缺少津液,大口喝水能起到迅速補充津液的作用,從而刺激腸蠕動,促進排便。上海華東醫院營養科主任營養師陳霞飛建議,便秘的人在補充水分的同時補充些膳食纖維效果更佳,所以最好每天喝一杯高纖蔬菜汁。
肥胖:餐前餐後喝杯水。人體內的很多化學反應,都要在“水”裏進行。有了足夠的水分,才能保證身體的代謝機制正常運轉。對於肥胖的人來説,可以在飯前半小時左右喝一小杯水,增加飽腹感;飯後半小時,再喝一小杯水,加強身體的消化功能,有助於保持身材。
嘔吐:喝點淡鹽水。嘔吐是人體吃了不潔食物後,自我保護的一種表現。為避免嚴重嘔吐或腹瀉後引起的脫水症狀,可以適當喝些淡鹽水來補充體力,緩解虛弱狀態。
上班族需要四種水
排毒:清晨一杯水。很多人都知道早晨喝杯水對身體有好處。人體經過了一宿的代謝,體內的垃圾需要外力的幫助才能排出,水就是最好的“清洗劑”。此時的細胞像一個乾燥的海綿,會捕捉喝進的水,並在40分鐘左右排出。這是個重要的排毒過程。淡鹽水、蜂蜜水、白開水都非常適合早上喝。姜良鐸提醒,早上別喝太涼或太熱的水,溫度以40攝氏度左右為宜。
煩躁:多多喝水。大腦製造出來的內啡肽被稱為“快活激素”,而腎上腺素通常被稱為“痛苦激素”。當一個人痛苦煩躁時,腎上腺素就會飆升,但它如同其他毒物一樣也可以排出體外,方法之一就是多喝水。如果輔助體力勞動,腎上腺素會同汗水一起排出,或者大哭一場,它也會隨著淚水排出。
減壓:做決定前喝杯水。英國東倫敦大學的研究發現,學生在考試前喝杯水,可以提高認知能力,使他們在考試中的表現更出色。而對於上班族,在壓力過大或需要做決定之前喝杯水,可以幫助頭腦變得清晰。
EMBA的小眼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幸福的老人不僅需要壽命長,更要擁有健康的體魄和高品質的生活,到底怎樣才能做到?近日,英國《愛爾蘭審查員報》載文稱,具有以下8種特點的老人生活更健康、生命品質更高,或許可以為您提供一些借鑒。
1.愛吃醋。歐洲科學家研究發現,經常用橄欖油和醋做調味品,可以降低患癌症的風險。另外,攝入高碳水化合物(饅頭、米飯、麵條等)前食用一些醋,可降低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速度,平穩血糖,減少脂肪存儲。
2.愛喝奶。《美國臨床營養學期刊》刊登新研究稱,每天攝入約250毫升牛奶,患心臟病風險降低31%。
3.工作努力。你或許認為沒壓力的工作最理想,但是科學家對1500名年過80歲的老人調查後發現,工作努力、職業生涯獲得成功的人不容易早亡,而且生活中幸福感也更強。
4.感情專一。英國《健康心理學》雜誌調研發現,幸福婚姻可以延長男女的壽命,而反覆結婚、離婚會讓人産生漂泊不定感,幸福感降低,增加早亡的風險。
5.處事淡定。美國印第安納大學的科學家發現,常憂心忡忡的人壽命可能縮短16年。
6.子嗣多。英國《老齡化心理學》雜誌的研究表明,一個女人生的孩子越多,壽命相對越長。因為孩子多的女性,在晚年會獲得更多子女在心理和財務上的支援。
7.喜歡玩牌或購物。美國哈佛大學研究稱,對於老年人來説,玩牌或購物對健康的影響,在一定程度上相當於鍛鍊身體。還有就是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讓自己感覺良好。
8.證書多。根據美國阿肯色大學的研究,獲得資格證書越多的人,壽命一般也較長。缺乏教育者更容易染上吸煙等壞毛病,增加心臟病和癌症風險。另外,這些人也多
EMBA的小眼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美國科學家稱,刷牙不徹底導致的牙菌斑、牙周炎問題可能加大患癌症死亡的風險。據報道,五分之一的癌症患者有口腔感染和發炎症狀。一項研究更顯示,嚴重的牙菌斑、口腔細菌問題會將患癌死亡的風險增加80%,可能減少13年壽命。
據報道,牙周病會導致口臭、牙齦出血、嚴重則致齲齒、退縮齦以及牙齒脫落等。科學家稱這與一系列慢性疾病有關,如心臟病的部分病因是由牙齦開始出現的炎症進入血管導致的。
瑞典科學家所做的類似研究稱,口腔衛生不良可能意味著同時擁有其他一些容易引致癌症的生活習慣。瑞典科學家從1985年開始進行了一項長達24年的研究。他們在斯德哥爾摩隨機抽取了1390名成年人進行了體檢,研究起步時所有被調查者的年齡在30-40歲,科學家將他們有可能引起癌症的生活習慣(如吸煙等)記錄在案,包括口腔健康情況,被調查者中沒有人有嚴重的牙周病,但牙齒和牙齦表面都有不同程度的牙菌斑問題。
至2009年,已有58人死亡,其中1/3是女性,35%因患癌症而死。研究中,男性平均死亡年齡為60歲,女性則為61歲,這些死者中,女性比預期壽命短13年,男性短8.5年,所以他們被視作過早死亡。研究中女性主要是因乳腺癌死亡,男性所患的癌症種類卻不相同。去除其他因素(如是否吸煙)的影響,患有牙菌斑、牙周炎和過早死亡間的相關性仍然較高。
EMBA的小眼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