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坐的危害甚于吸煙。據台灣《康健》雜誌報道,抽一根煙,會折損約11分鐘的壽命,而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研究發現,久坐1小時的危害約等於抽兩根煙,也就是減壽22分鐘。

有時窩在沙發上,感覺身體很放鬆,殊不知,此時腰椎彎曲,承受的壓力更大,容易造成下背痛,嚴重時甚至會導致椎間盤突出。

可以用運動改變姿勢,例如打羽毛球時需要伸展軀幹,能矯正彎腰駝背的姿勢。游泳也是對抗久坐的好運動。游泳時,身體維持水準,脊椎承受的壓力較小,還可以鍛鍊久坐時不常使用的背肌。

除此之外,每天下班後還可以嘗試以下6種鍛鍊,有助於緩解久坐不適:

1.坐直,雙手在胸前合十,互推5秒後放鬆,至少做4次,可以鍛鍊胸肌;

2.坐在較硬、有靠背的椅子上,縮小腹,抬起一條腿,直至腿部發酸再換另外一條,可以鍛鍊平時很少運動到的大腿股四頭肌;

3.背貼著墻,後腳跟離墻一拳遠,肩胛骨往後夾,收下巴,腹肌用力向後縮,儘量使腰部與墻沒有空隙,能伸展前胸,放鬆緊繃的肩膀,還可以增加難度,即大腿往下坐,緩慢上下摩擦墻壁,這樣又可以鍛鍊大腿股四頭肌;

4.睡前和起床後,可以在床上趴一會兒,伸展前胸;

5.打開雙腳,與肩同寬,收緊小腹,大腿往下坐,可以鍛鍊大腿肌肉;

EMBA的小眼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臨床研究證實,許多疾病都會在清晨出現獨特的症狀男人需要提前認識和了解這些症狀和徵兆的表現,才能能及時的發現潛在疾病,對症治療。

1、晨僵:

晨僵是指清晨醒後,感覺全身關節、肌肉僵硬,活動受限。在活動後,關節和肌肉才逐漸伸展開來。一般來説,中老年人如果有明顯的晨僵,且全身關節活動不靈活,就説明可能患有類風濕、風濕、骨質增生等疾病;一些有過敏疾病的患者,如多形紅斑、皮肌炎、硬皮病等,也會出現明顯的晨僵現象。

2、浮腫:

一般健康人在早晨醒後也可能出現輕度的浮腫,但起床活動後浮腫現象應在20分鐘之內徹底消失。如果在清醒後,頭面部仍有明顯浮腫,特別是眼瞼浮腫,提示患者有腎病或心臟病,有此症狀者應到醫院檢查一下腎臟及心臟的情況。

3、頭暈:

正常情況下,早晨起來時應該感覺頭腦清醒。如果晨起後頭腦昏昏沉沉的,或者有頭暈現象,患者可能有頸椎骨質增生,壓迫頸椎動脈,影響大腦血液供應。另外,人在血黏度增高時血流減慢,血氧含量下降以致大腦供血供氧受到不良影響,而血黏度的高峰值一般在早晨出現。所以早晨頭暈、頭昏者有可能患有頸椎病或患有高黏血症。

4、早醒:

有些人在早晨4、5點鐘即從睡夢中醒來,醒後疲乏無力,難以再入睡,而且醒後心情不輕鬆,反而鬱悶不樂。

這種表現臨床上稱之為早醒失眠。臨床觀察,早醒失眠主要見於各類抑鬱症和精神心理障礙病人,尤其抑鬱症患者多見。有一些老年人出現心理障礙的最早症狀就是早醒失眠,並伴有煩躁不安症狀,嚴重的會導致輕度精神障礙,老年性癡呆也與其有一定關聯。所以,老年人早醒失眠不容忽視,更不應視為正常現象。

5、饑餓:

有些人在淩晨4、5點鐘醒來後感到饑餓難忍,心慌不適,還伴有疲憊無力,如果吃一些食物後,症狀可以有所緩解。但仍可有口乾舌燥,想喝水的念頭,這些症狀又在吃早飯後逐漸消失。這就有可能是糖尿病的表現。如果已知道自己是糖尿病患者,淩晨出現上述症狀,説明服藥方法和用藥劑量不妥。

EMBA的小眼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1

接觸跑步運動這幾年, 從對於這運動完全不懂, 隨著閱讀過的書籍, 雜誌等文章越來越多, 以及參加的賽事也累積到了一個數量, 雖然還是跑得不怎麼樣, 但是對於跑步的了解也比以前多了很多. 去年在張嘉哲選手努力推廣田徑比賽的影響下, 我也第一次走進田徑場看了田徑比賽. 剛好看到周庭印選手在5000m項目最後200m狂加速逆轉韓國選手這一幕, 真是熱血沸騰阿!!

整體來說台灣人對於田徑比賽可以用"漠不關心"來形容, 即使是這幾年路跑活動大幅成長, 跑步的人口很多, 但是大多數人對於跑步訓練還是一知半解, 只能從網路上一些不知道對不對的文章獲取一些片段的知識, 但是這樣不完整的知識有時候反而會讓自己練到受傷, 效果可能也不會很好.

大家都希望自己的42km全馬可以跑得更快更好, 有人說每天跑20km就會進步, 有人說每周要跑150km以上就能破3, 有些人說亞索800m可以跑進3分鐘, 全馬就能跑進3小時, 有人說把紅色內褲戴在頭上就能破2個半小時等等等等…(好啦~最後一個是我亂講的..)到底怎樣練才會正確呢?

大概一年半前我才知道原來像是嘉哲等級的田徑選手, 不管練的項目是5k, 21k, 42k, 其實大部分的訓練都是在田徑場內完成的, 而最近讀過Jack Daniel’s Running Formula之後, 也可以發現他的課表, 不論是T pace, I pace, R pace等等, 課表距離也都是1200m, 1600m, 4800m等400m的倍數, 可見也是以田徑場訓練為主. 基本上只有長跑訓練我想比較適合在河濱等開放道路進行. 也就是說, 跑步的基礎能力建立應該要在田徑場內完成, 因為距離是固定的, 也比較沒有風勢與上下坡影響, 也不會有小貓小狗小孩或腳踏車突然出現(偶爾還是有啦….). 有了固定的距離與條件, 才能好好的進行課表訓練, 也能夠知道自己的時間是不是有進步.

另外一點值得注意的事, 在田徑場訓練其實只需要可計算時間的馬錶就可以, 不需要貴松松的GPS錶來輔助. 既然已經知道操場一圈是400M, 還用GPS來計算跑步距離, 就好像不相信腳下的標準距離, 而去相信遠在天邊的衛星幫你計算距離一樣可笑. 而且沒有一支GPS錶在一直轉彎的操場可以測準距離的.

5km的場地跑其實是很多距離長跑的基礎, 也就是說如果10km想要跑進40分, 你必須要在5km跑進19分, 不然根本幾乎不會有機會達成(可能有些人是例外…). 就跟你想要在全馬跑進3hr30m, 就必須要在半馬跑進1hr40分是類似的道理. 我最近這一二年比較不玩長距離鐵人的原因, 也是想先把51.5標鐵的成績練好一點, 再慢慢回到長距離的比賽發展, 因為基礎沒有打好, 一直想把距離拉長, 我覺得不但容易受傷又很痛苦, 還是一步一步來比較好阿!

經過去年3月份DWD第一屆有趣的接力賽之後, 我就一直在想要怎樣讓接力賽更好玩, 終於在去年的12月31日凌晨2點, 利用夜深人靜睡不著的時間好好思考這個問題. 在皎潔月光的照射下, 突然頭上出現了一個電燈泡, 想出了可以一個可以結合5KM場地賽與隊際對抗的方式, 讓所有人不論實力高低都可以參與, 因為一般來說要請所有隊友來測驗5KM場地成績, 大家一定都望之卻步, 但是如果是要玩隊際接力賽, 大家就會比較有興趣, 於是就著手進行這次比賽的籌畫了.

我辦比賽一般都不先公布賽制與賽程, 只公布日期就開放報名, 而隊友們也都很習慣地不明究裡地就很阿莎力地按下參加, 很快的報名了將近100人, 大家都很給面子的~~

不過首先借場地就遇到了許多困難, 但是我也懶得贅述了, 反正經過一波三折才好不容易借到板橋第二運動場, 雖然這場地很難控管硬闖進來的民眾, 但是看到交通方便的份上只有接受了~~

第一棒照慣例都會安排最強棒次, 一方面讓大家看看甚麼叫做選手的水準, 一方面也示範一下比賽的跑法. 這次很榮幸邀請到了成淵的未來之星李翰暄選手, 5KM曾創下15分內記錄的高手!! 我常常在想, 如果台灣有像日本那樣的田徑環境, 也許他大學就能參加箱根接力而一舉成名也不一定吧!

02

這樣有潛力的選手, 真值得跑步愛好者多給他們一些掌聲的!! 不過由於我們這場他只是來表演的, 意思意思隨便跑個15分58秒"而已"…

另外由於智湧兄受傷, 因此委由另外一位高手吳家祥出場表演, 這位選手已經跑馬很多年, 半馬有73分的實力, 全馬也有2hr35實力. 今天也是輕鬆跑跑就16分半, 真是讓大家開了眼界!

03

此外還有志祥教練, 罐頭教練都下場表演.

04

還有三鐵甜心也來排排乳酸表演一下~~

05

另外鐵人前輩莫飛, 鋼鐵人店長與隱藏版高手書瑜也都輕鬆表演18-19分的實力~~

06

在第一棒驚心動魄的演出之後, 就是比較正常人版的比賽了, 我刻意把每一棒次出發的選手實力都安排差不多, 才能讓大家從頭到尾都緊咬在一起, 另外加上場邊加油的隊友們, 幾乎每個人都創下了自我最佳5km成績!! 即使是美女們在跑步時也都卯足全勁演出阿!!

07

08

場地賽最重要的就是要有鳴槍, 這絕對不能少的!!

09

由於5km跑的速度是會快於自己的乳酸閾值, 跑得時候乳酸都會來不及回收利用而不斷堆積, 因此一般人只要以此速度跑15分鐘以上絕對會非常痛苦. 而且痛苦程度會隨著每一圈而越來越高, 所以配速相當重要. 本次我是安排在第五棒, 本棒次所有選手10k都在42-44分左右, 賽前我根據VDOT表以及自己最近練習的速度判斷, 我5KM應該可以跑在20’50內, 甚至20’30都沒問題, 因此計劃一開始配速每圈100秒, 然後再逐步加速, 不過一鳴槍我們小微一姐的壞習慣就是一定會爆衝, 害大家第一個半圈就跑進46秒, 為了不要太早爆掉, 於是我刻意放慢速度. 前面9圈都維持在97秒左右.

10

一路上隊友們陸續下車, 最後只剩下青霖同學跟在我旁邊跑, 還有丁丁幫忙帶速度. 起先我也不知道他要帶我跑多少, 到了最後二圈時, 丁丁跟我說:"撐一下, 只要稍微快一點就可以破20分喔!", 說實在我實在沒想過要破20分這件事, 總覺得那跟我沒關係, 但是當時衡量一下身體狀況好像還可以, 因此就決定硬跟看看了.

11

到了最後一圈聽到鈴聲響起, 其實已經頭暈目眩想要昏倒, 丁丁跟我說目前落後5秒, 也就是說我最後一圈一定要在90秒內才有機會挑戰20分, 雖然整個人已經痛苦到不行, 但是在20分的誘惑與同學死咬的壓力下, 還是咬著牙開始加速. 一直忍到最後不到70M, 眼前已經是一片黑…丁丁開始倒數"10, 9, 8, 7…..", 加上眼睛餘光看到同學開始加速衝刺, 於是我也拿出吃奶的力氣, 面目猙獰地開始往前衝….

12

過了終點看到時鐘顯示19m58s…整個人就癱在地上了…雖然喘到快死了, 而且輸給青霖一小步, 但是能夠破20m真是滿足阿!!

13

此外其他所有棒次的隊友, 大家也都是奮力一搏, 每個人的表情也都是相當痛苦, 完賽時也都罵聲連連, 但是我看得出來大家心裡都很滿足的~~(應該是吧….)

本隊的比賽雖然報名費很便宜, 不過總是要有豐富的獎品與贈品, 感謝Mandy大師設計的超美背心, 還有其他隊友Star, Addison, 阿蓋, 紀綱等人贊助的獎品.

14

本次活動能夠成功, 除了記分記圈的美女群之外, 負責管制現場的壯漢義工們其實也是非常辛苦的阿!!

15

其實一個活動好不好玩, 活動內容只是一個部份, 最重要的永遠是一起參加的這些人!! 只要人對了, 一定就可以很開心的~~

16

特別感謝David大哥幫我們拍這些美美的照片~~

動一動 don1d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游泳初學者的救星─宇式游泳吳燿宇

2014年5月5日

現在在鐵人界,如果你說你不會游泳,或是一直游得不好,通常資深鐵人都會建議你,跑步和騎車可以花時間摸索,只有游泳你一定要教練帶入門,好的教練讓你上天堂;而燿宇就是這個,常常被推薦會讓你上天堂的教練。常常聽人說,很會游的選手,不一定會教,但燿宇在被眾人推薦為好教練的同時,本身一直是個很優秀的選手。

don1don_吳燿宇01

最近幾次與燿宇訪談接觸,發現燿宇是個極具思考能力的游泳教練,和一般領域一樣,希望能將自己所長、所理解、所領悟,透過科學化的方法,化繁為簡,成為可傳承的知識。

所謂「教學相長」,對我們想把游泳學好的學生而言,理解教練的思考過程,也有助於我們與教學方法接軌,成功以知識學習,成為一個好的泳者。

以下是燿宇的受訪過程。

燿宇,可以談談你從小學游泳的經驗嗎?

小學一年級,爸媽把學校泳隊當托兒所,我放學就直接去泳隊報到,他們下班再接我回去,一開始小一年紀還太小,只是旁邊玩玩水,到了小學二年級開始正式訓練,小學六年級時破了台北市國小運動會的大會紀錄;升上國中之後,因為課業關係,游泳變成是課後活動,沒有辦法像小學這麼全心全意練,但也都有台北市前三的成績。後來一路高中、大學,甚至游到現在,跟游泳結下了深厚的不解之緣!

很多游泳選手其實都說自己不喜歡游泳,你呢,你喜歡游泳嗎?

don1don_吳燿宇08

我很喜歡游泳!學生時代的喜歡,跟現在的喜歡不太一樣!

學生時代,小學開始參與游泳校隊的訓練,在求學過程中,游泳訓練陪伴我從國小、國中、高中,到大學。在艱辛的游泳訓練中,時常是需要以堅強的意志力,度過每個瓶頸以及「撞牆期」。不知不覺中就培養出堅持到底的精神。在訓練的過程中,每一分每一秒,都必須全力以赴,每一天每一個腳步,都必須堅定踏實,分分秒秒,都拿出在跳水台上全神貫注的狀態,我們沒有終點,而是自我期許今天的自己,要比昨天的我更進步!這樣的精神,我也同樣運用在課業及做人做事的態度上。

現在開始工作之後,當然沒有辦法像選手時期那樣挑戰瓶頸以及「撞牆期」,但我會藉由游泳的時間跟自己對話、沉思,思索一些問題的解決方法。不用很長時間,一個小時游完後,因為腦內啡的作用,心理上及生理上都非常舒暢!

什麼機緣下跨入游泳教學的領域呢?

國中時期代表學校出外比賽時,常發現一個現象;當時比賽,常會遇到台北美國學校的選手,當時美國學校的選手成績總是落後我們一大截,但是他們比賽結束後,臉上洋溢的表情仍是非常滿足有成就感,志在參加不在得名。

這樣的現象讓我開始思考,為什麼同齡的國外選手成績不如我們,但往往國際公開賽事的好手都是美國籍、澳大利亞籍?同年級的我國選手成績如此優異,但成年以後呢?成績為何沒有再提昇?所以當時下定決心,有朝一日我一定要進入體育學系,經由專業學術理論的薰陶,解開我的疑惑。

另外,人的一生當中,總有一段時間以教師為榜樣,暗地裡模仿老師的板書、老師的說話方式,國中的時候,我的泳隊教練是一位師大體育系畢業的游泳專長生,他打開了我對「游泳」的視野,他讓我理解到「游泳的訓練不是靠力取,需要靠智取!」國中之後,因為課業較重,沒有辦法像小學這麼全心全意練,但是在教練的「科學化訓練」方法以及「重質不重量」的訓練方式下,我還能在有限的訓練時間中,得到北市前三名的成績,所以有段時間以這位老師為我的榜樣!而這段時間特別長,甚至延續到高三,所以在選填志願時,選擇師範學院的體育教育學系就讀。

考上師範學院的體育教育學系是自己從小的人生目標,「立志當體育老師」,讓我的目標不再只是空想,更能築夢踏實,努力實現。畢業之後,曾經發揮所長,在學校當體育老師,後來因緣際會,成為成人的游泳教練。

我們都知道,很會游泳的人不一定會教,為什麼你很會游又很會教?

don1don_吳燿宇00

很會游很會教倒是不敢當,「武藝再高高不過天;資質再厚厚不過地」,總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我只求能盡我所能精進自己。
在中學時,我就體會到會游與會教有時候是兩回事。記得當時上體育課,我順理成章成為體育老師的助教,當我在教不太會游的同學游泳時,發現居然有些動作技術沒有辦法轉換成文字讓他們理解;我還發現,有些動作對我們來說,因為事經年累月的練習,已經像呼吸一樣是既簡單又自然的動作,對他們來說卻不是那麼理所當然。當時覺得,怎麼可能連蹬牆漂浮都不會?後來上大學念了體育系,才知道要教會一個完全不會游泳的初學者,光「蹬牆漂浮」就是很大的學問了!

大一時期,開始進入游泳教學機構學習教學經驗、磨練教學技巧,從中我發現,教學機構雖然會教你一套SOP教學方式,但如果你只是熟練這套SOP,頂多就是個一般教練,如果要有別於一般教練,除了SOP教學方法之外,還要融會貫通自己的經驗,才能獨樹一格!所以我開始潛心研究如何將當我自己的游泳選手的訓練經驗融入教學方法。並且開始涉獵不同教學機構的教學法,師法各家所長,融合出一套較為學習者接受的教學的方式。

 

你的游泳教學理念的根源是什麼?

don1don_吳燿宇05

因為大學時學「體育」與「教育」,所以能夠發揮所學,將以前學習的「運動心理學」、「教育心理學」及「行為改變技術」……等等理論加以應用,都非常好用!
我常用"Master"理論:

M-motivation
A-attention
S-search
T-trigger
E-exhibition
R-review

Motivation(動機):「動機理論」在「運動心理學」及「教育心理學」中是很重要的一個章節,而在成人游泳教學中,我首先會引導出他們的動機,並加強它,這是讓學習者一旦動心起念之後,能夠不斷練習與學習的動力!

Attention(注意力):「運動心理學」中提到:提升覺醒與狀態焦慮水準會改變運動員的注意力(Attention)與專注力(concentration),進而影響運動表現。

初學者常會注意太多事項而搞得自己手忙腳亂,須適時提醒該注意或該忽略哪些點。

Search(細看;仔細檢查):我會提醒學員課後練習時,要細查自己的動作,仔細檢查我上課時提到的注意點是否做到,並且在遇到問題時搭配搜尋我給的文字教材,這樣才能在有限的時間,達到最好的練習效果。

Trigger(觸發):學員在學習過程中難免會有「卡關」的情況,要瞭解造成學員卡關的原因,思考解決之道,觸發學生有所體悟,問題就可迎刃而解。

Exhibition(顯現):如何得知學員是否達到預期學習效果,在教育理論稱作「評量」,對於有關學員學習行為及其成就的表現,再根據教學目標,再根據學生顯現出的狀況給予分析、評斷。簡單來說,依據學員做出的動作或表現,評斷他是否達到學習效果,或需要再做哪些加強!

Review(複習、重新探討):學習過程中,有些觀念,學員沒有完全理解,或當下無法體會,需要透過複習或是重新探討來達到精熟學習的目的。

其他當然還包括「前導組織」、「嘗試錯誤」……等等的教學理論與策略,因為版上高手也很多,在此就不再班門弄斧。

 

大家都說你是游泳初學者,或是一直游不好的人的救星,可以談談你面對游泳初學者的想法?用你累積的經驗告訴我們,游泳初學者或是一直學不好的人,主要是什麼問題?

don1don_吳燿宇10

容我舉個例子,像我大部分時間都花在練習游泳與游泳教學上,如果你約我去跑步,我就會開始擔心跑幾K?幾分速?平路還是山路?……等等,滿腦子都是問號,但如果你約一位常練跑或跑過馬的朋友,他就比較不會擔心這些。甚至疑惑我們這些人「跑步」有什麼好焦慮的?

一樣的道理,游泳初學者對「游泳」這個運動沒有完整的概念,動作上沒有完整的架構,不知道手要怎麼放、腳要怎麼踢,感覺到了水中彷彿到了另一個世界,想的和做的都不一樣。所以心理開始產生恐懼或排斥。

所以初學者要先幫助他克服心理上的恐懼,並讓他知道教學流程的邏輯與脈絡,以精準的語言,明確的口令,簡潔的動作讓初學者學習。

再者要掌握教學流程的節奏感,並搭配教具的使用,才能讓教學內容豐富有趣,讓學習者產生興趣。

 

你何時開始支援鐵人三項游泳項目的賽道?支援游泳賽道的收穫是?

don1don_吳燿宇13

能有幸支援鐵人三項游泳項目的賽道,要感謝「台灣鐵人三項公司」林澤浩董事長,在他提拔之下,去年六月開始參與LAVA與IRONMAN賽事的游泳賽段!王家衛導演的「一代宗師」裡有一段話:「習武之人有三個階段: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在我的體會,我在個人游泳成績的精進屬於「見自己」,而開始開班授課算是「見天地」,而學習如何辦好一場必賽就是「見眾生」,所以這是我目前在學習與累積經驗的課題。

支援游泳賽段真的是一個很好的學習與充實機會,我開始知道,同一個水域,站在主辦者的角度必須注意的事項是什麼?也從中體會到林董事長對賽事的用心與態度,從他身上學了很多。這些都是當教練接觸不到的層面

也開始學習溝通、人員事務的分配與調度,開始體會到:辦好一場比賽,是一門技術、也是一門藝術。

最大的啟示是:選手是最幸福的!!好好享受你的比賽吧,各位!

nbsp;

這次你擔任經理人國際鐵人三項訓練營的專任游泳教練,未來你會在這一區塊做鑽研嗎?在游泳教學部分,你未來有什麼計劃和想法呢?

當然會!這些年的求學、工作經驗累積之下,深刻的體認到:體育的專業,並非只是靠術科技能的鍛鍊,而是必須搭配學術理論作為基礎,才不會淪為土法煉鋼,於是,體育教師的自我不斷進修是非常重要的,閱讀期刊、參加研討研習會都是讓自我專業更充實的方法。我所追求的也是這種「知識求真」並「師法各家」的精神!

有幸加入「經理人國際鐵人三項訓練營」的教練團隊,能夠與這麼多專業的教練請益,有一種「站在巨人肩上」的感覺,我相信對我的游永與教學專業皆會有大大的提升!

編者按:最近與這些鐵人運動相關的教練接觸的過程,深深體認,各領域的教練數量很多,而真正符合時代需求的教練又有多少?前次曉春教練專訪中提到,鐵人三項是知識的組合,越能運用知識提升自己的選手,越是有機會勝出。有心想投入鐵人運動的朋友,如果有幸接觸理論與實際兼具的教練,套一句連續劇的旁白:你將「回不去了」。尤其在游泳領域,年紀越大,離本能越遠,如何透過系統知識的學習找回本能,相信這是燿宇所長,也是明日我們將期待燿宇之處,希望他越鑽研越深越廣,為泳界帶來更多更開闊的想法!

don1don_吳燿宇06

 

 

 

訓練營logo

 

文字:范寶蓮

照片來源:吳燿宇

啟動精彩人生下半場! 經理人國際鐵人三項訓練營

報名專頁:【經理人國際鐵人三項訓練營】,官網粉絲團

 

 

 

動一動 don1d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7歲的張梁(化名)暑假天天泡在網吧,為了節省時間,他把吃的喝的全帶到網吧,因玩遊戲上癮,連上廁所的時間都不願意“浪費”。8月7日,又在網吧玩遊戲的他長達6個小時憋尿,一粒尿結石正好堵住尿道口,一泡尿把他的膀胱憋爆,尿液流得滿腹腔都是。截至今天,這名死裏逃生的小夥子仍躺在醫院接受治療。

據張梁的父親介紹,一年前,張梁在醫院查出膀胱有結石,有時候感到排尿有點不暢,但平常因為不痛也沒理它,前幾天在網吧待了6個小時的張梁感到下腹堵得慌,便到洗手間方便,沒想到越使勁越排不出,“努力”到下午仍然是滴尿未出,他突然之間感到下腹劇痛,被家人緊急送到醫院。

經檢查,醫生發現張梁的前列腺近尿道口處卡著一粒尿結石,而且越用力,結石堵得越死。當晚醫院給張梁採取了引尿手術,打開其下腹一看,發現張梁的膀胱右後側壁竟脹破了一道大口子,尿液流得滿腹腔都是。

醫生介紹,膀胱正常的蓄尿量是250~300毫升,但張梁膀胱裏的尿液已經達到了1500毫升。醫生稱,如果膀胱爆裂口再接近尿道口位置,張梁不但會因尿液污染引起急性腹膜炎,而且很有可能大出血導致生命危險。

工作、學習一忙起來,或是因乘車、外出不方便上廁所,很多人都出現過憋尿的情況,其實憋尿對身體健康危害很大。別不信,下面小編帶你看看憋尿的危害:

憋尿使尿液排出細菌減少

由腎臟産生的尿液通過尿道儲存到膀胱裏,如果尿液裝滿了,膀胱壁的厚度將達到3毫米左右。尿液全部排出後,厚度是1.5釐米左右。當我們感覺想去排尿的時候,實際上膀胱只充盈了約1/3的尿液,它的量大約也就是1杯。如果膀胱充盈到了極限,恐怕在去廁所的路上就要尿褲子了。關於膀胱的極限,雖然存在個體差異,但基本上在600~800毫升,算起來也就能儲存3~4杯。所以人的身體總會留有餘地,提醒我們該上廁所了。

健康人的尿液本來是無菌的,但如果一直憋尿的話,尿液將通過膀胱壁被吸收到體內。當膀胱的存儲空間達到一定極限時,便會被憋爆,造成嚴重後果;如果尿液潴留過多,超過膀胱的儲量,便會向輸尿管回流,時間長了可能會導致尿毒症,膀胱的括約肌也會因此變得鬆弛。所以,人們一旦有了尿意,一定要及時排出體外。

其實不止是憋尿,日常中以下幾種行為也憋不得呢:

一、憋便:當心結腸癌

憋便是不好的生活習慣,大便不及時排出,水分就會被腸道反覆吸收,導致大便幹結難排。大便中的毒素在體內積累時間過長,有害物質被腸道吸收,就會出現精神委靡不振、頭暈乏力、食欲減退等症狀;嚴重者甚至會引發腸道癌症。

二、憋乳:當心乳腺癌

寶寶的營養品,本身並沒有什麼毒性,但由於女性的乳頭與外界空氣相通,如果乳汁過多而不及時排出,外界的有害氣體或細菌等不良物質便會侵入乳房,引發細菌感染,嚴重的甚至會導致急性乳腺炎。

三、憋屁:當心腸道炎

如果憋屁,這些有害物質排不出,也會被腸道黏膜重復吸收,出現胸悶、腹脹等症狀。經常憋屁,會使機體形成慢性中毒,産生精神不振、消化不良、頭暈目眩和臉色蠟黃等症狀。

四、憋氣:長時間容易讓人窒息

如果憋氣時間過長,會引起頭昏、胸悶等症狀,所以老年人最好少進行這種鍛鍊。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長,體質越來越弱,身體各方面的承受能力也會變弱,而憋氣會影響呼吸平衡,使吸入的氧氣不能正常進入血液,引起體內供氧失衡,發生危險。

EMBA的小眼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