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s在competitor網站上寫了一篇「Five Keys to Athletic Weight Loss」關於"耐力型“選手的運動員減重關鍵:有些跑者需要減重。作為一位運動員,你不能一味追求如一般減肥者所使用「嚴格熱量限制攝食法」。畢竟,卡路里(熱量)是能量的來源,需要能量讓你有效的進行訓練及進行充分的恢復。

嚴格的熱量限制只會破壞你的努力,以致於無法在比賽中有絕佳的表現。不應該試圖在同一時間進行「最大化來減掉體內多餘的脂肪」及「建構絕佳的競賽體能」。減重有它考慮的適當時機,但不是在比賽為重心的訓練週期中。相反的,應該在訓練週期前的數個星期開始,而這快速減重階段,這減重依然仍支撐你跑步的野心。換句話說,你需要追求的是「運動減肥」。如何做到這一點呢?有五個關鍵。

1. 適當的熱量赤字

如果你維持目前的體重所需要的熱量是 N,你應該每天比 N 再少 300或500 卡路里。這個赤字足以產生相當快速的減肥。但若是比賽為重點的訓練週期中,這個赤字太大了,因為你需要飲食來支撐你沉重的訓練量。

2. 肌力訓練

我建議一週進行3次全身性的訓練。藉由增加肌肉質量,增加新陳代謝,在休息時燃燒更多的脂肪,幫助你減重。而肌力訓練也能讓你表現的更好並且預防受傷。

■ 延伸閱讀:力量提升,但不要變大隻!

3. 增加蛋白質的攝取

建議跑者在快速減重階段,每日卡路里的攝取有約30%來自於蛋白質。有二個原因,首先,高蛋白質飲食比起中-低蛋白質食來的更為有飽充感。當增加蛋白質的攝取時,有助於在沒有飢餓的情況下維持每日熱量的赤字。第二,蛋白質的攝取有助於你進行肌力訓練之後建構肌肉。而在訓練週期時,你應該降低蛋白質攝取,讓出空間來增加碳水化合物的攝取,這是最重要的耐力燃料。

4. 間歇衝刺

在快速減重階段你沒有時間來進行大量的耐力訓練。這應該等待到你進到競賽為重點的訓練週期來做。當然,大量的耐力訓練會促進減掉脂肪。所以,如果你不打算在快速減重期中使用大量耐力訓練,必須使用其它方式來減掉脂肪。正如我們所看到的,肌力訓練是其中一個方式。

另一個方式是衝刺間歇訓練,其內容包含大量的短衝刺(10~30秒),而這被證實可以顯著的促進脂肪的減少,而這也能發展爆發力,這將有助於你準備競賽為重點的訓練週期,讓你有一個好的開始。這種訓練方式不適合你在競賽訓練週期中大量使用的,更符合競賽專項的訓練(更長間歇、節奏跑訓練等)內容必須是優先被考慮大量使用的。

5. 禁食訓練

在開始前不吃東西,而進行中也不攝取任何的熱量,讓迫使你的身體依靠脂肪做為燃燒。我建議跑者在快速減重階段,每週進行一次禁食訓練。若你進行訓練階段,你應該在訓練前及長途的訓練中攝取碳水化合物,以最大化你的訓練結果。

山姆伯伯LOGO

 

 

文章來源:耐力型運動員減重的五個關鍵

圖片來源:Moms Team

山姆伯伯工作坊官網:http://www.unclesam.com

 

動一動 don1d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頸椎病是指因頸椎間盤變性、頸椎骨質增生所引起的,以頸肩痛,放射到頭枕部或上肢,甚重者出現雙下肢痙攣,行走困難,以致于四肢癱瘓為主要表現的綜合徵。想知道自己是否患有頸椎病麼?想就趕緊來測測吧。

第一:肢體的某一部位發生像觸電一樣的放射痛,是神經根型頸椎病的典型表現。如果同時伴有頭暈、噁心、視物旋轉的症狀,則往往伴有椎動脈型頸椎病。

第二:手指麻木,特別是兩邊手指都麻木了,一定想到是不是得了頸椎病,而且兩邊手指麻木,可能是脊髓重要的結構受到了壓迫;

第三:做十秒手指屈伸的實驗,手握拳,然後完全伸開,計算十秒鐘做二十次以上才算是正常的。

第四:沿著直線走一走,兩隻腳在一條線上走,得了脊椎型頸椎病的人就走不了直線。

如何預防頸椎病

第一:良好的坐姿與睡姿

要預防頸椎病的發生,最重要的是坐姿要正確,使頸肩部放鬆,保持最舒適自然的姿勢。辦公室工作者,還應不時站起來走動,活動一下頸肩部,使頸肩部的肌肉得到鬆弛。睡覺時不可俯著睡,枕頭不可以過高、過硬或過低。枕頭中央應略凹進,頸部應充分接觸枕頭並保持略後仰,不要懸空。習慣側臥位者,應使枕頭與肩同高。睡覺時,不要躺著看書,不要對著頭頸部吹冷風。

第二:活動頸部

頸椎問題之所以複雜,很大原因在於其症狀反覆發作。要想保證頸椎的持續健康,增強頸部的抗壓性和韌性才是關鍵點。因此,有必要進行一些針對想較強的頸肩部局部功能鍛鍊,如“頸椎操”、“頸椎瑜伽”等。

第四:多做運動

全身運動,對於康復與治療頸椎病將會更有效。對於頸椎病患者而言,打羽毛球、游泳等,不僅運動了全身,還非常具有針對性。

第六:注意飲食,避免受寒

受寒將導致肌肉張力增高、失去彈性,從而易於損傷,張力增高也會增加椎間盤壓力、壓縮椎間隙而惡化神經根壓迫症狀,受寒還可能導致神經根周圍的炎症加重。喝茶有益脊椎健康,多喝牛奶有利於脊椎病的預防,切忌酗酒。

切記頸椎病不是一時半刻就會得,更不是隨便就能夠治好的,要堅持做好預防和自測,及時糾正錯誤坐姿和睡姿,這樣才能保證病痛遠離自己。

EMBA的小眼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treadmills.jpeg.size.xxlarge.letterbox

有些人一開始接觸跑步是在健身房跑跑步機,但之後希望踏上公路跑步,一開始,練跑後也許是一身痠痛,那該怎麼辦呢?聽Coach Jenny怎麼說。

*以下為Coach Jenny自述*

有3種可能:

第一,身體習慣了跑步機,公路地面相對比較硬,所以跑步時帶來的衝擊比較大。

第二,在公路跑步和在跑步機跑步的運動模式不同。雖然看起來很像,但跑步機是由滑行的踏板帶動跑步速度,而在公路跑步必須完全用自己的力量前進。

第三,如果跑步習慣配速, 1英里10分鐘的速度在跑步機上和實際在戶外跑的感覺不同。在戶外,還需要考慮上下坡度、風和溫度。

提到比賽,的確可以在跑步機上做比賽訓練,而且能夠達到實際訓練效果,不過這是當作戶外跑步的轉換期。接近比賽的前幾個月,在跑步機上訓練,可以加強你對配速的感覺,做法是:

  • 剛開始先將每週短距離的訓練移到戶外練跑。
  • 如果沒有不舒服的感覺,下一週可以將長跑移到戶外。
  • 如果想要馬上把長跑移到戶外,那周間的短跑就移到室內。轉換期第一周的戶外長跑里程減短至10-13公里,而且選擇較柔軟的地型,例如:平坦的越野土路,減緩地面的衝擊。
  • 身體不懂得配速,但知道訓練的感覺,所以訓練必須靠著感覺走,輕鬆跑的時候就該輕鬆,加強速度的時候,也要找對適合自己的配速。
  • 另外,如果希望可以減緩跑步時公路對腳的衝擊,那就每1英里(1.6公里)搭配走路1分鐘,可以有效減緩衝擊,減少痠痛的發生機率。

大部分的人,只要在轉換初期循序漸進的安排戶外訓練,身體都能有良好的適應。訓練時別忘了傾聽身體的聲音,配速也不要太快,到了比賽那天,你會知道訓練是有成效的。

文章來源:Runner’s World

圖片來源:thestar.com

動一動 don1d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休息少、工作忙、應酬多、壓力大……有人説,時下都市人越來越忙了,也睡得越來越少了。 據統計,全世界每天約3000例死亡和睡眠品質有關。醫生指出,睡眠不足會使人體免疫力下降,抗病和康復能力低下,容易感冒,並加重其他疾病或誘發原有疾病的發作,如心血管、腦血管、高血壓等猝不及防的疾病發生。

 長期缺覺會惹“睡眠債”

生物鐘調節著人體的種種變化,日出而醒,符合規律。倘若持續熬夜,缺覺、失眠則違背了生物鐘的調節規律

35歲的陳先生,在一家企業做機械工。近5年來,他一上夜班就會睡眠不好。據了解,陳先生所在單位的夜班從下午4:00至晚上12:00,日班從上午7:00至下午4:00,2周輪換十次。上夜班時,陳先生在下班約2小時後(淩晨2:00左右)才能上床睡覺,約有半數會在床上翻來覆去,莫約1小時才能睡著。如果剛好遇倒班的那一天,陳先生還要在早晨6點起來去上日班,這種情況往往讓他心情煩躁、頭痛頭暈,精神狀態甚差。

22歲的珺珺,某美術學院油畫係本科生,每天晚上挂在網上,玩遊戲、聊天、看電影,淩晨2點多才睡覺,只能睡4小時左右,就再也睡不著了,躺在床上眼光光,心情十分低落。白天經常缺課,躲在宿舍睡覺。珺珺對父母説,自己對學習一點動力都沒有,讀不下去了。後來,家長帶她到醫院就診,才知道她得了“雙向抑鬱”。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睡眠醫學中心主任李濤平指出,都市人的工作生活壓力不單會導致缺覺,也會導致失眠。越擔心睡得少、越想睡反而越睡不著。缺覺、失眠是導致身心疾病的重要因素。“失眠與焦慮抑鬱障礙存在密切的關係,長期失眠不予以合理干預易導致心理障礙,糾正失眠與治療焦慮抑鬱障礙同等重要。此外,對失眠的恐懼,會加重失眠症狀。”

李濤平表示,生物鐘調節著人體的種種變化,日出而醒,符合規律。倘若持續熬夜,缺覺、失眠則違背了生物鐘的調節規律,這種因缺乏睡眠而造成的影響則開始顯現,而且以前欠下的“睡眠債”會一股腦找到府。如若長期“欠債”,對身體的傷害則無法恢復。

“數綿羊”、安眠藥不可取

躺在床上兩三個小時後仍不能睡,每天睡眠少於4小時,這種狀態持續兩個月以上的,才能判斷為失眠

缺覺與失眠其實是互為關聯的:有些人長期缺覺,不知不覺就形成習慣,到了要睡的時候就睡不著了;而睡不著,久而久之身體就嚴重缺覺。

對於治失眠,李濤平不建議“數綿羊”,也反對過於依賴安眠藥。躺在床上不能入睡説明大腦還在處於興奮狀態,若此時還要繼續去“數綿羊”,就會越數越清醒,更難睡著了。此外,服用安眠藥雖然能使人較快地入睡,但是醒過來後,人往往會感到迷迷瞪瞪,且注意力通常在短時間內集中不起來。

想睡得著就別把“睡”太當回事。“躺在床上兩三個小時後仍不能睡,每天睡眠少於4小時,這種狀態持續兩個月以上的,才能判斷為失眠。偶爾一次兩次睡不著,屬正常反應,不用緊張。”李濤平稱,“睡眠是人體的自然反應,睏了就想睡覺,不要人為地去控制它,越是想讓自己睡,反而越發胡思亂想。應該採取順其自然的態度,也許反倒能自然而然地入睡。”

他提醒,如果感到腦子特別清醒毫無睡意,那麼就乾脆起床,做一些放鬆身心的活動,如看看書、聽聽音樂,與家人或朋友聊聊天等,還可以用熱水泡一下腳。直到感到有些倦意時,再關燈上床。但切忌接觸讓情緒激動的事物,如激烈運動、大喜大悲。另外,辣椒、大蒜、濃茶、咖啡、酒等對中樞神經系統具有明顯的興奮作用,可以引起失眠,睡前不宜飲用。

EMBA的小眼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很多女性朋友非常迷惑,為什麼同樣的減肥方法,在別人身上起了效果,自己用了卻毫無反應?因為不同的年齡階段,身體狀況也不同,而減肥本身又與人體的代謝、消化有著密切的關係,所以不能一概而論,要因人而異。

1、15-20歲

肥胖原因:1。一方面發育時期的脂肪細胞增加,另一方面,這個時期的很多父母怕孩子發育時期沒有營養,所以給孩子吃得很多,尤其是吃太多高熱量的食物,令多餘的脂肪集聚在體內,同時因為緊張的學業造成壓力大,使他們經常缺乏運動,從而容易引起肥胖。2。遺傳會使身體內的脂肪比率以及荷爾蒙分泌與正常人有差異,沒有足夠的重視肥胖率極高。3。如果雙親都肥胖的話,子女有70%的機會會發胖,如果雙親之中只有一個人肥胖,子女還是有50%的機會肥胖,要想不胖,真要花點心思控制體重。

減肥運動:青春期是增高的階段,因此最好選擇能增高和燃燒脂肪的運動項目。舞蹈既能讓女性産生興趣,又增加身體的協調性,對塑造身體線條也大有幫助,可以多考慮這種瘦身方法。根據身體情況和經濟條件,可進行舞蹈、慢跑、游泳等。

2、21-30歲

肥胖原因:1。進入職場長時間坐在電腦前,嚴重缺乏運動,很容易導致身體新陳代謝能力減弱,身體很容易開始變得臃腫起來。2。接受的壓力越來越多,常以零食來發泄情緒,不知不覺攝取過多的熱量,久而久之肥胖自然找到府。3。因為愛情、結婚的關係,再加上繁重的工作任務,很少像以前一樣和朋友、同學外出活動,加上應酬等方面偶爾喝酒,體重自然增重。

減肥運動:這一階段,工作、生活繁忙,所以應該忙裏偷閒地進行鍛鍊。可以選擇緩和的能持之以恒的運動。適合長時間、低強度的有氧運動,如游泳、慢跑、單車、步行等。

  3、30-35歲

肥胖原因:1。組建家庭後對飲食烹飪興趣增加,食量增多,活動量卻減少,引起脂肪積聚。2。服食避孕藥等激素類藥物也導致肥胖的發生。3。産後沒有努力減重,任由脂肪細胞蔓延,慢慢變成難以減掉的頑固肥胖症狀。4。壓力和家庭責任的增加導致情緒壓抑,通常喜歡通過暴飲暴食發泄,體重隨之慢慢增加。5。步入婚姻後不再像未婚時期那樣在意自己的身材外貌,而將生活的重心過多放在柴米油鹽上,導致維持體重的意識弱化。

減肥運動:不適合高強度的運動,因為此類運動消耗太多水分,容易使身上的肉鬆弛、下垂;而游泳、慢跑等有氧運動就不同啦,雖然消耗的熱量不多,但能改善心血管功能,塑形效果也非常不錯。

 4、36-40歲

肥胖原因:從生理角度看,隨著年齡的增長,新陳代謝變得緩慢,身體素質變差,肌肉量慢慢減少,有利於脂肪的形成和堆積。逐步進入更年期,身材應以健美為主要目的。這一階段,你的身體容易出現浮腫,給人造成肥胖的假像,飲用綠茶能緩解這種狀況。

減肥運動:這一年齡段的女人適合各類女子健身俱樂部提供的有系統、有指導的美體瘦身運動。平時可以多進行不太激烈的運動,如散步等。

EMBA的小眼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