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晚報╱記者李亦伸/特稿】

 

邁阿密熱火教練史波史特拉 (Erik Spoelstra)的稚嫩與不足,面臨危機與困境時的應變,還是救不了熱火。

 

熱火輸掉代表士氣和氣勢的主場第二戰,第三戰熱火教練史波史特拉刻意變陣,調整先發陣容,改變用人調度,甚至連最重要內線主力海斯倫 (Udonis Haslem )都只讓他打了7分鐘,所有對應和調整幾乎完全失敗。

 

史波史特拉用從未先發的菜鳥皮特曼 (Dexter Pittman)打先發中鋒,關鍵時刻捨棄主力內線海斯倫,整個輪換陣容和組合全部改變,間接導致團隊戰力失調,也累死MVP詹姆斯(LeBron James) 。

 

史波史特拉犯了幾個嚴重錯誤。

 

一、熱火必須填補失去主力大前鋒波許 (Chris Bosh)的內線攻防,三大內線安東尼 (Joel Anthony)、圖瑞亞夫(Ronny Turiaf)、海斯倫才是熱火最主要三名主力,今天第三戰輪換不但海斯倫被邊緣化,皮特曼也發揮不了任何作用,顯示史波史特拉在用人調度上完全亂了章法。

 

二、史波史特拉用人亂了調,加上韋德 (Dwyane Wade)自己打不好,內外情勢都受困情況下,最忌諱發生內鬨,韋德的情緒管控有問題,但史波史特拉幾乎失控的用人調度更為關鍵。

 

三、熱火需要強化進攻和籃板,但史波史特拉把責任幾乎放在詹姆斯一個人身上,角色球員除了外線空位投籃,幾乎沒能給球隊和詹姆斯帶來太多幫助,形成惡性循環,下半時詹姆斯幾乎失去攻防與反擊能量,累垮詹姆斯。

 

如果今年季後賽史波史特拉可以幸運扭轉劣勢,過了溜馬這一關,史波史特拉或許明年還有機會繼續執教熱火,萬一他栽在溜馬手裡,那麼熱火下季換總教練的機率將會非常非常的大。

 

或許熱火總裁萊里 (Pat Rilet)再度復出執教的日子不遠了,要帶領三巨頭贏得NBA總冠軍,老帥似乎非得再度出馬。

 

【2012/05/18 聯合晚報】

EMBA的小眼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小岡

 

從爽爽試跑說起

 

 

▲在會場附近晃來晃去,看到明天要跑的路線....一整個腳癢難搔,反正明天衝不衝,臨場再決定(基本上會傾向 於休閒跑比較悠哉),但無論如何一定要先把附近明天『不跑』的路線先賺起來再說! 

 

 

 

▲看大家好像沒人要跟,趕緊回農家院換裝再跑回來,一整個脫韁野馬......好爽啊~~~

 

 

▲比賽放兩旁,把噴爽擺中間~衝衝衝,很過癮。大部分的時候,都放在平順的節奏上,賽前早已評估近況是:乳酸排除的能力早已提升好幾個等級,目前最需要的就是明天競賽時的節奏熟悉了。

 

今天熱身用什麼節奏跑,明天就用什麼節奏座為主體了。《這是我幾度思索後,所擬出的作戰策略了》  

 

 

▲比較完善、整齊的城牆部分跑完,還是覺得不夠....繼續爽活去!

 

 

▲跑至黃崖天梯繼續來~我大概早已將比賽都丟一旁了。跑步偶爾還是要求爽的,顧比賽、顧受傷、顧恢復....顧這顧那,還跑什麼。

 

 

▲黃崖天梯的坡頂,有點猶豫要不要繼續?但才跑不到20分鐘,覺得有點熱沒開、加上峭壁地形不跑我怕會後悔....衝了啦!

 

 

▲山道間,偶有一小角可俯視山腳下,山勢峻奇,有旱地拔蔥的味道,一整個台灣沒經歷的視野。

 

 

▲上攻至山頂,一群年輕學子約20餘人,站滿山頭。他們從山的另一端:白蛇谷上來的,有導遊帶領。

 

問明就知道這座為:王帽頂山,現賺一支跑山樂。  

 

 

回程下山,遇來向南開大的同學七八人、小朱、明珠、北定,告知續行即有收穫,回到關帝廟去看看,廟祝師父問明來意後,免費讓我參拜(一般來說要收費的)、還敲鐘三響為我祈福明天比賽順利豐收。(但隔天比完太爽、又太趕,一整個忘了再上去還願,只能回台後,找天在新竹這邊的關帝廟補還願了)

 

3.265Km/43M55S 

 

 

▲下山後,放鬆整理一小時.....晚餐開動,標準的旅遊模式。青春的肉體們可不這麼顧慮太多的,簡直像亞馬遜河流域的食人魚一般,每塊羊肉一上桌便七手八腳的批哩啪啦.....迅速分解。(圖中是孜然粉,最適合去羊騷味,難怪新疆烤羊肉都會用這粉)

 

 

▲早點回寢室準備較實在,看到這些紀念品就會比較出國內的馬拉松選手,真的普遍被寵壞了......這場比賽限額2500人,但實際報名爆錶至2900人,主辦單位為了顧及品質,還主動刪除400餘人,牌價報名費是US$1000(你沒聽錯......是台幣三萬多),且看看什麼叫做國際規格:

 

『號碼牌2張(前後各一)、寄物紙、環保袋(小背包)、T-Shirt、一張DM、秩序冊。』

 

...............的確就如同照片上這些東西而已。下次如果參加到陽春型賽事,就少點口水、多點鼓勵吧~~~~~

 

比賽當天 

 

 

賽序:1912012

 The Great Wal Marathon萬里長城馬拉松(天津‧黃崖關)

時間:2012/05/19 AM07:30

總排名:2nd

成績:3H58'20"

 

昨晚收到山東省方面消息,要所以參加泰山登高賽的選手必須前一天下午按指紋存檔(防代跑弊端),但我們今天跑完之後根本還在河北省,無法趕過去.....

 

而山東省的主辦單位表示:『他們辦比賽是針對山東省的選手,並未預計港澳台選手參賽,要跑還是可以,但如果跑太好涉及獎金部分,就無法列入計算。』

 

好吧~本來打算至少衝前100名,領個100人民幣來紀念,看來今天也無須保留太多體能,明天泰山就當慢跑、動態緩和。

 

我們住宿的農家院離會場只有300公尺,我們可以很從容處理賽前動作,六點半,山下一輛輛大巴開了上來,我們在房間甚至聽到會場傳來悠揚音樂,是那種以前小學生升旗朝會時,司令台旁總會有一個班級人數在吹奏樂器的音樂。

 

可能會有鼓手、響板、喇叭手、吹笛手、三角鐵、手風琴...等等,諸如此類。小吳猜測應該是放錄音帶,但當我們接近會場入口時發現: 

 

 

▲乖乖不得了~還真的是樂隊耶!真是太有FU了。

 

 

▲會場的氣氛熱鬧,充滿了園遊會的感覺,這場比賽屬於Adventure(某旅遊雜誌推薦的世界上不得不跑的五大馬拉松)系列之一。

 

 

▲下一場則是六月份南非草原的Big Five Marathon(http://www.big-five-marathon.com/Default.aspx),跑在Entabeni禁獵區,跑在有大象,犀牛,水牛、長頸鹿的活背景中。話題扯遠了~鏡頭拉回現場。

 

 

▲會場人太多了,且腹地太小(入口有管制,不方便到外頭熱身),只好找看台後方的廁所邊(圖中樹邊),一段三、五十公尺土徑來回熱身。

 

由於分段起跑,所以管制選手分批進入,而我們是第三批,但依照經驗法則,我如果沒跟第一批出去是很不利的。這一點對來自於台灣的我們來說,是輕輕鬆鬆就鑽到了起跑第5排的位置,前後左右全部都是老外,聽覺也清一色是嘰哩呱啦......聽不懂。反而感到新奇的是『歐美式』的起跑氣氛:

 

有些老外選手可能是知名部落客出身,會在起跑前5分鐘突然竄到前方,然後對著數位攝影機開始講話、介紹,甚至還訪問場邊眷屬觀眾、選手....。  

 

 

▲Video by kohlenhydratetabelle(http://www.youtube.com/watch?v=pup8zyBE-2E&feature=player_embedded)

 

倒數十、九、八.........二、一,起跑。  

 

 

▲Photos from 【Mk Experiences】起跑約2公里處

 

全馬跟半馬同時起跑,前面一票人約三十位,也不知道要盯誰?也因為過去三個月並未針對馬拉松做專項訓練,在長距離耐力方面,顯然信心不足,所以得耐住性子祭起盧老師傳授的心訣,我的策略是:『順順跑以節省體能的節奏,30公里後視情況若接近前六,才孤注一擲拼拼看。』

 

畢竟這一場是有難度的馬拉松,不能用前幾場10K路跑賽、或半馬的節奏跑。聽說去年冠軍擁有馬拉松2小時20分的實力,來這場地也不過跑3小時18分。   慢慢熱身上爬坡3公里後,才慢慢趕跟上前方的人群,以及隊友小鈞、小吳,一路爬升到長城入口前的太平寨,人潮已完全拉開,變得很好跑。清幽的長城,其實很適合用來健行、踏青;但如果前有背影要追、後有追兵在咬.....就完全不知道戚繼光在哪邊了?  

 

 

▲照片來源:黃崖關長城風景區。這麼大一尊耶.....完全沒印象

 

就說出國比賽跑太拼......會空空吧~~進入第一段長城階梯,是由太平寨跑向黃崖水關(會場)的方向;然後進入公路段往中營村方向,會有煤渣路面、土徑、田埂路、石板路、起起伏伏,進入青山岭村-勁松園風景區繞一圈後,再跑回黃崖水關,大約也跑了35公里,再陡上長城階梯(大家都說70˚)往太平寨,之後一路5-6公里下坡回會場。

 

有經驗的馬友應該看出"亮"點了吧?!....35公里後再上一次長城階梯,我昨晚沒跑過時,直接認定這一段應該是決勝負的區段了。由於賽前曾經做過單次一萬一千多階的階梯訓練,所以一路陡上偶爾還可以兩階、兩階跳,到後段階梯高度達膝蓋也只能用大步跨的方式往前/往上。  

 

 

▲Photos from 【Mk Experiences】圖中黑/紅/綠箭頭,表示不同組別:全程/半程/5K

 

上樓梯幾乎一路超車,但下樓梯就.....安全至上,剛才一路上緊跟在後的女將也順勢在峭壁段刷了過去,這令我感到很訝異,一般在台灣幾乎沒碰到女姓選手可以在爬樓梯(或爬坡)階段把我咬死,然後越野下樓梯海放我的,她目前應該是暫居女子組館冠軍的位置:  

 

 

▲一開始看背影,還以為是林水水染頭髮偷跑這場比賽咧~

 

 

▲Photo From  wendellburge(http://www.flickr.com/photos/wburge/)

 

這段峭壁段我跑起來總是頭皮發麻,大概是一開始就一個腳步踉蹌滑了下的緣故吧。大多數在此逃逸的選手,都在10公里處的公路段追了回來。還在中營村一帶殺的太忘我,沒看到叉路指引險險直接錯過,幸好有下圖↓後方的印度人一直叫著『Hey~Man、Hey~Man』,我這才回神繞回正確方向,轉切往下營鎮煤渣路段,附近都是半馬的選手。  

 

 

桑樹庵、董家坟一帶,全程/半程分流,前方只剩一個背影,火紅上衣,標準大陸選手常見的配色。我跟著他,一路上許多農家小朋友『嗨』、『嗨』表示友善,我聽著前面老兄標準京片子糾正起小朋友:『你好兒,我是中國人兒』...只聽小朋友們還應了句:『後面的應該是韓國人』.....沒發聲也有事,京片子老兄問小朋友們前方有幾位,小朋友一臉茫然:七個?八個?不超過十個吧?

 

才17、18公里,我排位竟在前十了?有點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有那麼前面嗎?小東溝村一帶海拔250M要爬坡上海拔400M的青山岭村-勁松園風景區,後方一位輕瘦的年輕外國人追了上來,但過坡頂後的下坡他就放慢了。

 

獨跑的時光,總是讓人打從心底沒由來的恐懼,也許是因為陌生、無知。經跑馬場、四輪沙灘車經營場時,還停下來問前面有起幾位?(也確認自己跑在正確路徑上),經營跑馬場的大嬸認真的算了一下:六位!~~我心理篤定多了。到了27-28公里,獨跑的心魔再度出來作祟,才30K不到就撞牆了嗎?   

 

 

▲Video by kohlenhydratetabelle(http://www.youtube.com/watch?v=NGVCPmnE4TQ&feature=player_embedded)

 

大會果然是經過過去12屆以來的舉辦經驗,在路線上顯然是經過特別設計,在我開始要撞牆時,來了一段2公里的土徑來提提神,本來還擔心薄底馬拉松鞋容易扭傷,但東跳西跳、動態式鎖定落足點,反而讓我"跑的很開心"~也忘了撞牆這碼子事。  

 

 

▲土徑之後,穿越小村莊,慢慢跟21公里的匯流,人多了起來。煤渣路一段,眼角瞥見2位全馬的選手當步兵混在半馬堆裡。呵呵.....輕而易舉就排名上升一位當老五,看來今天是不允許打混摸魚了。回到會場前的公路段,約33公里處,再遇一位全馬的選手當步兵,但他也拉現了我,急起直追.....果然是速度比我好的選手,加起速度來沒話說的強悍,但.....馬拉松重點是要持久啊~甩掉他我當老四。

 

可能是倒吃甘蔗的關係,再次回到會場有種恍若隔世的抽離感,也或許是因為過去的6公里,業績還不錯抓了3位競爭者,步伐也輕盈起來。爬上黃崖水關接過信物時,不放心再次跟工作人員確認前方人數,她很認真的想了一下回答:Three People~~~~~!

 

哇哩咧,還真的一刻不得閒耶.......目前是落選頭的位置。  

 

 

▲35公里該是火力全開的關鍵時刻,完全不去看頂點的視覺盡頭,只有一階、一階跳著、要快點跳著;跳不動就跨走,再不然.....

 

 

▲Photo From  wendellburge(http://www.flickr.com/photos/wburge/)

 

36K我發現用爬的更快(猿式奔跑)、尤其是充滿著乳酸的大腿不需要抬起,只需要跟著身體重心前移,小腿作用-後蹬即可。天氣很熱,我在路邊撿了罐人家喝剩的水拿來澆頭,一邊澆水、一邊猿式奔跑(幸好之前跑佳里山時有練過)。我在這個路段,順利海撈~~~~2位,應該穩前三了。  

 

 

頂點過後,步伐因為心情更趨輕盈,也陸陸續續追上晚出發的10K組,再過太平寨南門一路下坡,跟10K組的選手彼此打氣:『Great Running』終點前2-3功里,再次發現同組全馬的選手,穿著Volkswagen排汗衫的德國年輕人,開玩笑.....搶冠的緊要關頭,沒空跟你『Great Running』、『Good Job』的,先叭再說。

 

過他之後,有聽到他試圖纏鬥的腳步聲,這個時候就是看心理素質了,火力全開外掛120%逃命啊~~~~~等到他腳步聲愈來愈遠,我開始在想像進終點時的場景了。11:30過終點時, 我好像聽到 " Second place is Chen Yangzong ".........

 

  咦?不是冠軍啊?沒差~反正已經達成這次的目標進前三了。 

 

 

▲會場有些外國人來恭喜,很友善的來交談.....可惜,我是鴨子聽雷,會場晃了15分鐘,覺得陽光正盛很熱、也有點累,回農家院盥洗一番,一小時後再次回到會場,正好趕上頒獎。

 

 

▲中間的冠軍是西班牙人,【Luis Alonso】 

 

二月份拿下薩哈拉沙漠馬拉松總四、上個月奪下北極馬拉松亞軍,是個很厲害的極限跑山高手,他也預計七月份時進攻墨西哥的奇瓦瓦州-峽谷超馬100公里,他今年的目標是完成七大洲賽事.......是職業選手。

 

最右邊的則是德國人Max Neumann(Volkswagen那一位),終點成績只差我24秒,幸好我提早發動攻勢,不然以西方人吃牛肉的爆發力來說,也佔不了太多便宜。 

 

 

▲會飛簷走壁的冠軍西班牙人:Luis Alonso.....應該是馬來西亞神山賽嗎?

 

 

▲這是大會的最終排位,應該是我這幾年來(地區性賽事不算)最佳位置了。可惜大會沒有列上青天白日滿地紅旗,算是遺珠之憾了。第八名那位是曾經在17-20公里處一起配跑那位京片子老兄。    

 

 

▲賽後領取的物資:香蕉、礦泉水、酸奶、潛艇堡。國外好像很少碰到賽後呷通海的賽事。

 

我們預計搭乘14:30薊縣往天津的火車,但黃崖關到薊縣市區車程30分鐘,所以跟大夥兒約定,最晚請務必13:00完跑(5.5小時完跑)較妥當,但當時間一步步逼近,我跟會場參加站崗馬拉松的許媽媽、以及主揪小鈞討論,可能會趕不上火車了........也只好等大家都安全完跑之後,再來張羅應變之道了。

 

最後我們晚上八點趕回天津,因為800公里外的山東省泰安市算是小站,班次很少,我們只剩凌晨0:44的快車(台灣稱普通車),要撘六個小時的夜車.....而且沒舖位只剩硬座。  

 

 

▲爆肝前,總要先觀光一下,這邊事天津車站(東站),途中金碧輝煌的建築物,是以前清末民初的法租界建築。

 

 

▲貫穿天津市最重要的一條河流:海河..........又是國中地理課本才會有名詞,其實很美的。

 

 

▲跨越海河,過橋往舊法租界。因為我們弄錯了,天津車站並沒有開往山東的班次,所以.......繼續拖行李(車站附近禁止上車,司機會被罰錢),攔打的轉往天津西站搭火車。

 

接下來就是山東泰山登高賽了!

 

《爆肝之旅待續中》

"don1don"顧名思義為"動一動",希望能藉由此平台提倡國人運動風氣,及結交喜愛登山.鐵人三項.跑步.自行車的朋友;歡迎大家一起分享交流各種運動資訊及運動心得。

動一動 don1d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特約作家朱子】

 

熱火一波8連勝,解決不少問題,韋德和詹姆斯逐漸產生聯線,波許也在無球狀況下,儘量去找到空檔和自己的生存空間。

 

熱火兩名主力後衛阿洛尤和查馬斯漸漸適應他們手上無球的控球後衛角色,至於其他幾名等球射手或內線苦工,反正不是等球、接球、跳投,就是拚命防守、卡位、抓籃板,工作和角色任務都很單純。

 

8連勝,東區第二,勝負分差9.7聯盟排名第一,每場失分91.3分聯盟排名第二,令人窒息的壓迫性防守和低失分,是熱火這一波8連勝證明的球隊最強優勢。

 

那麼,熱火所有棘手的問題都解決了嗎?包括半場組織攻防,包括內線防守和籃板球,還有更恐怖的外線命中率等問題,是不是都找到合理而穩定的答案。

 

贏球、連勝,掩飾掉太多的問題,熱火難解的困擾,其實還存在幾個要害:

 

◎角色球員欠缺創造力:熱火除了三巨頭,排名第四出手次數最多的球員是詹姆斯瓊斯,平均每場只有5.4次(海斯倫整季泡湯,但也只有6.6次),這種嚴重的失衡狀況,會逐漸讓熱火角色球員失去創造力,包括控球後衛不再負責組織進攻、突破分球、攻擊取分,也包括定位射手一旦詹姆斯、韋德失衡失常,就會跟著失去功能,還包括內線長人得不到足夠的策應與傳球。

 

熱火目前出手與球風狀況,一旦詹姆斯、韋德有人出了狀況,殘局就會變得難以收拾。

 

◎內線進攻乏力:熱火現在最主要也最有效率的攻擊模式是「擋拆戰術」,由詹姆斯或韋德負責主導,創造進攻主軸,再衍生出各種系統和內外戰術,因為擋拆和詹姆斯、韋德的超能力,定位射手有更多出手機會,掩護長人可以在中距離跳投,在內線接應攻擊得分。

 

但總體來看,熱火的進攻還是入線內線牽制力和攻擊重心,在季後賽的堅韌防守與控制內線得天下的不變趨勢裡,熱火不能在內線展現強大的攻擊力和牽制力,想要贏得季後賽並爭天下,難度也會更高。

 

◎教練的應變能力:目前熱火場上的問題,場外的困擾,都在詹姆斯、韋德兩人火熱的狀況與連勝喜悅裡,慢慢被忽略,熱火教練史波史特拉的應變、權威、調度、用人能力,並沒有能夠得到詹姆斯與韋德百分百的認證。

 

連勝自然不會帶來任何問題,但季後賽籃球的防守強度,得內線得天下的情勢壓力尚未來臨,熱火現在的狀況也就無法得到有效解決,這也是史波史特拉未能得到驗證的隱憂。

 

當熱火需要內線攻擊,當熱火需要一名控球後衛負責組織進攻,當熱火無法有效用壓迫性窒息防守,達到團隊防守的目標,當熱火也無法在季後賽籃球的半場進攻裡,找到更有效的組織模式和系統時,熱火所有隱藏的問題也將會被一一挖掘出來,成為球隊難以治癒的痼疾。

 

熱火還有看不到的大麻煩,史波史特拉可能知道,熱火總裁萊里也可能知道,詹姆斯和韋德也可能還沒有警覺到這裡頭的嚴重性與隱憂。

 

熱火三巨頭沒有強大內線牽制,他們真的可以成功主宰聯盟嗎?這齣戲我們可以睜大眼睛好好看下去。

 

【2010/12/13 聯合新聞網】



全文網址: 8連勝熱火 有看不到的大麻煩 - 深入報導 - 籃球風雲 - udn運動大聯盟 http://mag.udn.com/mag/sports/storypage.jsp?f_ART_ID=288160#ixzz1wq6oVpBl 
Power By udn.com 

文章標籤

祥記港式美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特約作家朱子】
戰績20勝3負,勝率8成7,聯盟排名第一,鄧肯今年每場比賽只上場28.8分鐘,得分13.4分、9.2籃板,得分落居全隊第四,他已經連續四場比賽第四節坐在板凳上看球,涼到還會在第四節跟馬刺教練波波維奇胡鬧,吵著要上場打球。

今年的馬刺,沒有人上場時間超過33分鐘,33歲的吉諾比里正式接管了球隊,平均每場20分、4.8助攻,馬刺以驚人的4成14三分球命中率,每場可以投進9記三分球,成為今年馬刺進攻上最有力武器。

馬刺平均每場可以攻下106.4分、失分96.5分,勝負分差9.9,還是聯盟第一。

雖然五大主力球員愈來愈老,但馬刺平均每場可以抓下42.1個籃板,聯盟排名第10,助攻23次排名第五。馬刺今年球季所展現的數據、戰績、內容,都很變態反常,甚至可以說「令人費解」。

得分更有效率,籃板球保護更好,板凳深度更強,主力球員打得更少,馬刺悄悄站上聯盟第一這麼久,聯盟裡居然還沒有人真正去研究馬刺何以質變,媒體還是隔著一層紗去觀察馬刺,沒有真正去探個究竟。

鄧肯打的更少,馬刺贏得更多、更輕鬆,馬刺的進攻更有效率、更嚴謹,防守還是可以保持一定水平,眼前的馬刺莫測高深的表現,波波維奇冷靜出奇的微笑,還有鄧肯變成第四節在板凳區吵著要上場比賽,向教練證明自己還能打的大玩笑,一切都很反常。

一向務實至上,紀律嚴謹,不苟言笑的波波維奇,今年球季反而「禪意十足」,鄧肯吵著要打第四節比賽的冷笑話與鬧場,讓波波維奇的禪機更為精妙。

吉諾比里接管球隊,沒有人有聲音,上季獨立在馬刺系統外的小前鋒傑佛森,以絕佳狀況回歸,馬刺青年軍,不管是布萊爾、希爾還是尼爾、史普利特,每個人都能甘於自己的角色,在先發、替補上做出最大貢獻,老將麥克戴斯、邦納快樂的當個馬刺,享受贏球的樂趣。

這一切都在波波維奇掌握之下,進攻由吉諾比里和帕克發起,防守是全隊的事,板凳深度就在年輕球員活力四射的散發下,圍繞鄧肯繼續建立一支球風打法跟以往全然不同,卻更深沈、更穩定、進攻更有爆發力的馬刺。

我們可以確定馬刺還沒有真正發功使力,馬刺的戰力與精銳還沒有盡出,馬刺還有更多方案與配套組合,還沒有拿到球場上做為他們的贏球武器。

經歷三年失敗和去年季後賽第二輪出局意外,馬刺今年禪意十足的表演,讓風華絕代的湖人、意氣風發的熱火都相形失色。

從現在開始研究馬刺,是NBA球迷不錯的共同課題。

【2010/12/15 聯合新聞網】

 

全文網址: 馬刺還沒發功 波波維奇更像「禪師」 - 深入報導 - 籃球風雲 - udn運動大聯盟 http://mag.udn.com/mag/sports/storypage.jsp?f_ART_ID=288662#ixzz1wq6fHyd6
Power By udn.com

文章標籤

祥記港式美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特約作家朱子】

台啤SBL季前熱身賽2連勝,上季戰績墊底的台銀也2連勝,台啤展現強大球隊深度與整體戰力,台銀則呈現煥然一新的激情與打法,還有鍥而不捨的求勝精神。

在看完三天熱身賽之後,台啤總教練閻家驊淡淡的說,「熱身賽都只是表相,太多例行賽根本上不去的球員都上場了,各隊也都不是用基本的用人輪換方式去看待比賽,場上的組合與人員搭配,經常沒有合理邏輯,勝負、內容、用人調度沒有一點參考價值。」

閻家驊用一種認真、凝重的態度看熱身賽,顯然SBL的職業球賽文化、素養,以及教練、管理階層看待熱身賽的定位與心理,還不夠成熟。

今年SBL季前熱身賽打了三天七場,上季總冠軍裕隆全線潰敗,墊底的台銀反倒是奮勇前進,2連勝的台啤冷眼看內容,凸顯幾個有趣的現象與SBL文化。

◎熱身賽的定位:季前熱身賽的定義與定位,通常是給新人磨練,讓自由球員展現自我,並給教練測試輪換陣容。SBL各隊幾乎沒有新人新血,也少有所謂的自由球員,因此讓那些例行賽肯定上不了場的球員,去熱身賽「瞎打」,實在沒有意義。

熱身賽就是要讓球員找狀況,給教練找球員,設定球員的角色與功能,並且挖掘奇兵。像SBL這種把熱身賽當練習賽打的心態與教練思維,對球隊的調整幫助不大,也顯示教練的執教能力與思維、素養,難有提升。

◎聯盟的格局:老實說,季前熱身賽只打象徵性的兩場,實在太少了,一來裁判沒有更多的考核、歷練,二則球隊缺少備戰、布局的格局,三是兩場比賽真的很難看到什麼內容。

既然要打熱身賽,那麼何妨多打兩、三場,給裁判更多考核,讓教練更多磨合,給球員更大舞台和找回狀況的時間,也更能符合專業、聯盟、技術和熱身需求。

◎教練的啟發:熱身賽只是表相,一句話點破SBL今年季前熱身賽的格局與內容,該認真一點的總冠軍隊,沒有精心組合與態度,墊底的球隊拚了老命當決賽打,大多數教練都派上根本不是即戰力和基本輪換陣容的菜鳥、三線板凳上場打爛仗,比賽內容和等級,宛如平常私下練習賽,欠缺章法與張力,也看不出球隊的真正實力。

台灣籃球長久以來,教練素養的提升,與裁判水平的要求,一直是兩大問題,熱身賽是打了,但比賽內容、用人、裁判應該要有的提升,是不是足夠,教練的專業素養與思維,是不是得到相對的啟發,仍待觀察。

◎熱身賽是很好的行銷宣傳平台:把熱身賽當做宣傳手段,應該是不錯的行銷創意,利用熱身賽,讓球迷、媒體、企業、贊助商更多去接觸和認識SBL今年賽季的行銷做為與賽事內容,可事半功倍之效。

但事實上聯盟什麼都沒有做,熱身賽安靜的打完了,未來賽事在那裡,賽程在那裡,球迷、媒體需要的資訊在那裡,聯盟焦點又在那裡,船過水無痕。

SBL球季12月25日正式開打,中華籃協和七支球隊,真的要多加加油了。

【2010/12/17 聯合新聞網】

 

全文網址: 閻家驊:熱身賽只是表相 - 台灣之星 - 籃球風雲 - udn運動大聯盟 http://mag.udn.com/mag/sports/storypage.jsp?f_ART_ID=289164#ixzz1wq6TRNC3
Power By udn.com

文章標籤

祥記港式美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