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菁英選手練游泳的時間大概1小時以上,但是,對於忙碌的鐵人來說,根本沒有時間練到1小時這麼久。這下子要怎麼辦呢?現在來看看專業教練Debi Bernardes和身兼教練、選手的Sara McLarty精彩的辯論!

 

Sara

60分鐘的時間,大部分選手可以充分暖身、完成技術增進階段,和有氧或無氧區間的訓練再收操,這4個階段就是成功加強游泳的基礎。

 

Debi:

當大部分選手開始要訓練的時候,他們幾乎沒辦法練滿1小時,如果教練可以安排時間較短的訓練,例如:2段20到30分鐘的技術訓練,接著,20到30分鐘舒服的長距離訓練,時間縮短了,對大部分運動員來說,訓練量就不會超過負荷。

 

Sara

典型的分齡組選手(就是非職業選手),通常會練習開放水域,大概會游0.9到1.2英里(大概1.5到2公里)。為了在比賽時游得更順一點,訓練的時候會把時間和距離拉長一點,重點是,這就需要補充足夠的能量,體能才能延續到出水後的訓練。

 

Debi

游泳部分,選手可以選擇練游全程距離,如果不想一次硬練到底,前面100到300公尺當作熱身,之後再加快速度,可以重複這個動作,直到身體適應長程的距離,慢慢增加連續游的距離比較好。

 

Sara

高強度階段,短時間訓練不能提供充分的暖身,而且訓練時間縮短,會錯失一些重要的訓練項目。

 

Debi

大部分選手在前15分鐘的熱身游階段之後,就會習慣接下來的高強度訓練,只需要留15分鐘短時間高強度的間歇訓練,這是更有效率的訓練。一般來說,大部分的選手需要花5分鐘時間練習划手技巧,讓身體記下新的水域的感覺,這階段如果降速度放慢、多思考記憶這感覺,比起花時間努力訓練,可以花更少的時間創造好成績。

 

Sara

如果只花5分鐘就可以矯正划手技巧,那我就沒飯碗了!如果想要加強划手技巧,必須加入非針對動作的其他游泳練習法(non drill swim)之外的訓練(例如:間歇訓練、LSD、法特雷克訓練、短衝刺無氧訓練等等)。

 

比較之下,單純練習提高手肘,同時手指輕拖過水面的「姿勢游」,不如把那樣的技術加進你習慣的游速中,會達到更好的練習效果。在泳池中花時間來回練習很重要!

 

*註解:姿勢游drill swim

著重在調整動作和身體位置。

 

Triathlete總結:

 

如果時間不夠困擾你,或沒準備好60分鐘的游泳訓練,不要擔心!可以多次短時間訓練,慢慢完成一套完整的訓練,但是,如果想成為好的游泳選手,待在泳池裡的時間,一定要比30分鐘更多,這樣才會有明顯進步。

 

{參考資料:Triathlete}

"don1don"顧名思義為"動一動",希望能藉由此平台提倡國人運動風氣,及結交喜愛登山.鐵人三項.跑步.自行車的朋友;歡迎大家一起分享交流各種運動資訊及運動心得。

動一動 don1d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次比賽,10K選手可以體驗將近4K的山徑越野跑,一路上上下下的路段,就是一種挑戰,重頭戲放在30位挑戰100K的選手身上,要說路線有多難,連小編開車都覺得很遠,進去山林裡抬頭一看,山徑路跑段都是泥巴路和階梯,前50K只能用「陡上陡下」來形容,後50K的平路每個選手看起來都非常疲累,這是場考驗意志力的大挑戰!

 

 

一早6點,由100K選手打頭陣起跑。

 

 

之後才是3000位5K和10K組選手起跑。

 

 

一段公路爬坡之後,印入眼簾是山景,這也代表…山徑路跑即將開始。

 

 

10K組的男子冠軍連翔建設的楊英琦,以47分24秒奪冠,他也是去年的冠軍喔!他形容,爬坡雖然辛苦,但是很喜歡越野跑。

 

 

這不是魏振展嗎!上星期才剛從館山亞錦賽回台,今天他又用飛快的速度衝上來,以48分24秒得到第二名。他賽後說,現階段的重心放在鐵人三項為主,這次參加比賽算是自我訓練,下一場重頭戲就是,5月5日台南安平鐵人三項,也提到未來會轉為三鐵教練,期待他培育出實力堅強的後輩喔!

 

 

越野賽的老將吳有家,這次拿下第3名,5月份就要前往大陸參加越野賽,和他同行的搭擋有江晏慶和古明正,祝他們比賽順利!

 

 

 

在窄窄的山路上加速真的要有勇氣,跑山路的時候小編也會怕怕的,但是,眼前的美景又讓人想要繼續前進。

 

 

小小的山路小編蹲在裡面拍照,迎面而來的「選手」,整個被小編嚇到雙腳僵直XD小山路視野也不好阿!

 

 

還是有變裝的跑者來參加。

 

 

10K的路線,選手跑完之後臉上幾乎是興奮的表情,現場氣氛真好!

 

 

陳彥博身為這次的比賽代言人,真的超適合,他一路上幫大家加油打氣又沒架子,不改搞笑個性帶著自己準備的愛心小手來參賽,是想要鞭策大家前進嗎XD還有他進終點看到相機,噗吱!偷笑出來,不好意思的說:我會害羞XD好難想像站在面前的他跑過極地和沙漠喔!

 

難以想像的100K

 

 

看到10K組的快樂表情,對比接下來的100K組,他們在開跑時快樂的神情,一到山上轉為…

 

 

看到這座楓林橋,熟悉這裡的跑友和車友就知道,我們已經快靠近高難度的風櫃嘴了!

 

 

 

在這之前進入的帕米爾公園,是讓所有選手心驚驚的路段,一路很陡的泥巴路,大家都面有難色,超馬好手鄒雙喜形容這是他認為最難跑的路段。

 

 

接著即將進入風櫃嘴前,有個著名景點─大石頭。

 

 

看到階梯就是風櫃嘴的賽段,一眼望去又長又陡,加上階梯濕滑,難度又更高了!

 

 

 

一方面害怕滑倒速度就慢,跑階梯用的肌群平時也需要鍛練,陳進財大哥也說,自己去年賽前有練跑石階部分,今年沒有事前練習跑階梯感覺很困難。

 

 

越野路段非常消耗選手體力,路面濕滑而且高度很陡,每個選手跑這段都喘到不行!

 

 

過了又長又陡的石階路段,又回到公路上,但是映入眼簾的是一片濃霧。這時候已經到101甲的巴拉卡公路,這段上坡可怕下坡也可怕,有將近26K這麼長。

 

 

西班牙越野好手Miguel Heras穩定配速完賽,以8小時03分25秒奪冠,他一路上跑得很快,但是到關渡宮時小編看到他臉上的表情也轉為痛苦,賽後才知道那時候腳上起了水泡,意志力堅強的完賽!今年36歲的他2010年時,也曾在THE NORTH FACE 50 mile Endurance Challenge以6小時47分3秒奪冠。

 

 

男子亞軍也是國內冠軍的老將何信言,以8小時54分41秒完賽,這次的路線他覺得是很大挑戰。何大哥是跑友心目中厲害的馬拉松老將,最特別的是他去年的這場比賽,是他第一次跑越野挑戰賽,沒想到就讓他拿下第一名,結果一戰成癮,去年10月放棄原來鞋業的工作,專心往挑戰路線努力訓練。53歲的他每天跑3到5小時,出國比賽也幾乎自掏腰包,有廠商贊助可以幫他減輕不少負擔。

 

另外,下一場瞄準北京的100K挑戰賽,賽前就陪著何大哥去試跑這次路線的跑神周平記,也會提供賽事資訊,也贊助何大哥補給品,周大哥就說:因為他有實力!預祝他比賽順利!

 

 

以8小時57分48秒奪得第3名的鄒雙喜上校,一比完賽就拿起手機打給老婆大人,有記者問:怎麼沒帶他們一起來,他說:「我太太帶兩個小孩去吃喜酒…」聽起來好心酸喔!又補充:「如果帶他們一起跑,現在坐這邊的人不是我!」還是不改愛開玩笑的個性XD

 

他認為最難的路段是帕米爾公園,還有風櫃嘴到擎天崗那段也很難,他解釋平常沒練很吃虧,今年剛滿50歲的鄒上校熱愛路跑,因為有工作和家庭自己每個月參加一場比賽,順便帶家人外出走走。

 

提到跑步最大的收穫,他說:「執行工作上,體能帶給我自信。」而訓練上隨遇而安,去宜蘭有時間就跑回中和,也會從新竹跑去中壢,好驚人的體力喔!「練跑步最困難的是堅持,最容易是放棄。」他說,所以鄒上校勉勵大家:訓練循序漸進,希望大家身體健康體能強壯。

 

 

台灣跑神周平記,這次拿下第4名,他賽後很謙虛的說自己比的不好,接著補充:「中途拉肚子三次,進風櫃嘴沒多久肚子就開始痛, 30K一次、40K又一次。」好痛苦的感覺,他說:我有帶溼紙巾XD

 

 

本來和何信言大哥講好20K都要跑在一起,結果肚子痛就放棄了,實力堅強的他上週末比桃園大溪鐵人兩項,隔天又去跑豐原馬、星期一陪健身房的跑友訓練,之後幾天又陪何信言大哥試跑這次路線,這次以大約9小時14分完賽,途中拉肚子、腳起水泡,實力真的有目共睹。

 

 

目前已經完成140多場馬拉松的戴秀妤,這次以10小時34分28秒拿下女子組冠軍,她賽後表示賽道比去年困難,因為平常訓練這次比賽中能穩住腳步,比賽最大的動力來自於為她加油的母親,讓她有多一點信心,之後前進北京100K繼續挑戰自己的極限!

 

 

這次參賽的選手包括知名超馬女將賈魯歆,她是竹科的工程副理,當初是為了療氣喘開始跑步,目前已經到4個國家參加超馬賽,比賽時家人除了精神上支持,也會在一旁補給,感情更升溫了。這次比賽中滑倒過一次,還好最後順利完賽。

 

 

這次女子選手張智軫,原來是12年前嫁來台灣的日本姑娘,2008年加入大腳丫之後愛上了長跑,之前都會帶團去外地比賽,不過,這次一個人來參賽,陳進財大哥誇讚她表現很不錯!

 

 

這次來參賽的好手盧明珠,今天在FB上表示:跑的時候很痛苦,跑完之後回味無窮,這就是超馬的魅力。這就是超馬選手們離不開賽場的原因吧!

 

(盧姐還有參賽心得要分享給大家喔!請大家別錯過)

 

 

回到比賽路段,結束痛苦的山路,接下來又是50K的平路,途中從捷運紅樹林站開始進河濱公園自行車道。

 

 

100K的選手身後都有補給員跟隨。

 

 

進自行車道後,選手身後的補給員也從機車變成自行車,他們就這樣穿梭在自行車陣中繼續前進,最後終點在至善公園結束。

 

 

「跑得好,跑得不好,都是過程!」陳進財大哥說。賽後財哥表示,雖然這次比的不好,路上又弄丟了從2004年東吳超馬都跟隨著的帽子,每場比賽都會帶著,感到唏噓,財哥不藏私的分享自己的經驗給大家,希望給選手們鼓勵。

 

過程中他看到超馬選手彼此互助,雖然一路上是比賽競爭,看到選手迷路會馬上叫他回到賽道,還有後輩實力提升,他覺得很欣慰替他們開心。賽後選手們聚在一起合照,賽場上賽場下都亦敵亦友,希望未來財哥可以跑出好表現,大家為他加油!為這些超馬跑者加油!

 

另外,跑者也提出一些缺點,蠻多選手在山上迷路,還有河濱公園有很多車道,標示也比較不明顯,這對他們來說是一些影響變數,希望明年主辦單位能慢慢改善,讓這些超馬跑者可以跑出更好的成績!

"don1don"顧名思義為"動一動",希望能藉由此平台提倡國人運動風氣,及結交喜愛登山.鐵人三項.跑步.自行車的朋友;歡迎大家一起分享交流各種運動資訊及運動心得。

動一動 don1d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Running to me is just being freedom.”

跑步對我來說就是得到自由。─ Simon Wheatcroft

因病全盲的馬拉松選手賽門˙惠特克羅夫特(Simon Wheatcroft)擁有絕佳的記憶和專注力,不但對跑過的路程了然於胸,更會把訓練狀況和成果上傳至部落格,和網友分享。正在準備英國超級馬拉松的他表示,即使眼盲,但仍證明自己和正常人一樣,可以在賽場上奔馳。惠特克羅夫特也鼓勵病友,不必受限於疾病,只管勇敢跑出來。

對於任何一位慢跑者,數百公里的路程都是體能和心智的極限挑戰,但對於惠特克羅夫特而言,18歲即奪去其視力的色素性視網膜炎才是無法跨越的難關。為了挑戰超級馬拉松,現年29歲的他克服殘疾帶來的缺陷,藉著指導員的訓練,進行獨跑的自我鍛鍊。

惠特克羅夫特笑說,室內運動無法已經無法提起他的興致,因此,他決定到戶外跑步。剛開始是在家後面的足球場練習,跑上癮之後,乾脆跑上街頭。經過幾個星期的反覆練習,惠特克羅夫特記住了他家附近的街道和草地。

觀察惠特克羅夫特跑步,會對於其流暢且自然的動作感到驚訝。他落地的腳步既輕盈,又迅速,而且總是維持固定的速度。他說,身為一個全盲跑者,對路徑的熟悉度和持久度是必要因素,他必須相信所跑的路並沒有任何改變,且路上也沒有施工標誌或是大石頭阻擋。

有趣的是,惠特克羅夫特也利用智慧型手機辨識路況。他笑說,他下載了一個APP應用程式「 RunKeeper」,會通知他目前所跑的速度和里程,並幫助他更了解沿途所經的狀況和障礙,「多虧有它,我才避開多次可能受傷的機會。」

現在,惠特克羅夫特已經漸漸不需要倚賴高科技產品,幾乎可以獨立完成所有路程。他笑說,雖然對於剛接觸的路程都會不熟悉,但跑久了就會成為反射動作;只要是常跑的路線,他都可以預知什麼地方會有坑洞,什麼地方又該轉彎。

惠特克羅夫特也會把訓練狀況和成果上傳至部落格,和網友分享。他說,他無法隱藏自己眼盲的事實,但他仍證明自己和正常人一樣,都可以在賽場上奔馳。惠特克羅夫特並鼓勵同受眼疾所苦的病友,即使再也看不到藍天,也不代表無法在藍天下揮灑汗水。

★ 文字截取自:台灣醒報

★ 文字連結:
http://tw.news.yahoo.com/%E5%85%A8%E7%9B%B2%E9%A6%AC%E6%8B%89%E6%9D%BE%E8%B7%91%E8%80%85-%E6%86%91%E8%B6%85%E5%BC%B7%E8%A8%98%E6%86%B6%E5%8A%9B%E5%87%BA%E8%B3%BD-101100373.html

★ 惠特克羅夫特部落格:http://www.runaddicts.net/stories/running-beyond-limitations-the-story-of-a-blind-ultramarathoner
"don1don"顧名思義為"動一動",希望能藉由此平台提倡國人運動風氣,及結交喜愛登山.鐵人三項.跑步.自行車的朋友;歡迎大家一起分享交流各種運動資訊及運動心得。

動一動 don1d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istory

  

新北市政府由2003年從田徑協會接手主辦這場賽事,賽道沿途會經過萬里、金山、石門三個地方,賽事名稱經過小幅更動後,正式定名為萬金石馬拉松。在台灣得天獨厚的北海岸,沿途遍佈許多觀光景點,不管是想要大啖美食,或藉著跑步順便賞櫻、泡溫泉的跑者,都可以利用這場賽事規畫一趟充實的馬拉松行程。筆者一直以來都想參與這場北台灣的馬拉松盛會,正巧今年是10周年,因此對這場比賽充滿了許多期待。

 

Death Cab for Cutie

 

在首府華盛頓成軍,由 Ben Gibbard 領軍的 Death Cab for Cutie,對台灣樂迷來說並不是隻陌生的樂團,不管是那首甜蜜到 Zooey Deschanel 都臣服的情歌〈I Will Follow You into the Dark〉,或是連 New Moon (暮光之城:新月) 也搶著收錄一曲在原聲帶中,這隻成軍15年的搖滾樂團,已經不再是當年的那隻獨立樂團,越來越有主流樂團之風,去年所推出的第七張大碟《Codes and Keys》更獲得葛萊美獎最佳另類搖滾專輯提名。

 

而對我來說,在2003年與獨立廠牌 Barsuk Records 最後一張合作所推出的《Transatlanticism》專輯,至今仍是我的荒島唱片之一,這也是為什麼我甘願犯著可能因為睡眠不足,而超過馬拉松時限的風險,仍執意要在比賽的前一晚,前往欣賞 Death Cab for Cutie 的演唱會。

 

手機鬧鈴準時在凌晨三時二十分響起,嗡嗡作響的耳鳴仍未消去,而我的時間仍停留在前一晚的十時十二分,那是〈Transatlanticism〉前奏的旋律響起的時間。太多時候,我們都會停駐在某個時間點,仔細檢視某些人事物對於自己的意義為何,而如果你問我這首曲子對於我的意義是什麼,我想曲子中那兩句不斷重複唱詠的歌詞 ,已經為我下了最好的註解 "I need you so much closer. So come on, come on." 不管是馳騁在漆黑的校園,或這個世界的任何一處,每當這首歌出現在我跑步的途中時,我都不自主的感到熱淚盈框,那些道不盡的思念,總是溫柔地包覆著我。

 

跑馬拉松的前一晚,有人選擇盡早就寢,儲備體力來面對隔天的長距離征戰;有人則選擇飲酒作樂,珍惜和來自各地好友齊聚的時光;而我則選擇在滿場的場館中,連眨眼都嫌浪費地珍惜與我夢想中的樂團相處的一百多分鐘,由其是演唱會的最後一首,承載了這些年來我對這首史詩金曲的期待,大聲地跟著熟稔的歌詞合唱,這是我夢寐以求的片刻...

 

1 of 100 dreams: Death Cab for Cutie - Transatlanticism(請見影片分享)

 

音樂連結:http://soundcloud.com/barsuk-records/death-cab-for-cutie

  

 

感謝 Ryan 幫忙拍攝

 

Ready To Start

 

為了體恤交通不便的跑者,每年主辦單位都會在清晨提供從自由廣場、板橋火車站兩處的接駁專車服務,筆者於賽前約一小時抵達會場,有充足的時間在會場四處繞繞,並觀察整個賽事的動線安排,奇怪的是,主舞台非常靠近台下的帳棚區,不管是大家進出,或是賽前的熱身操,都有擁擠的情形,起跑拱門更是一絕,設置在停車場出入口旁,不管是選手或是家眷,只能擠在狹窄的通道上。鳴槍後,待我出發通過晶片感應處,已經超過五分多鐘了。

 

將 mp3 放好,準備出發!

 

這不打緊,比較讓我感到不悅的是大會寄物的安排,賽前二十分鐘,只見等待寄物的民眾排了兩排人龍,因為大會沒有進行全程馬拉松、半程馬拉松選手出發的分流,所以大家只能乖乖排隊等候寄物,沒想到後來發生寄物識別物不夠發放的離譜情形,一個資源如此豐富的主辦團隊,連參賽人數都無法掌握,只能指揮尚未寄物的跑者將東西全數放置一旁空的帳棚,僅僅口頭允諾會盡到保管的義務。

 

  

 

Why Does It Always Rain On Me?

 

比賽當天下著小雨,山海圍繞的萬里區壟罩著一片朦朧的霧,穿過萬里隧道後,跑者在薄霧中穿梭,瀑布在左側山巔中流瀉而出,右側的海岸則傳來陣陣浪花拍打礁岩的聲響,北海岸的風光在雨霧交織中,別有一番情味。不過讓我意外的是,本來以為沿途賽道都很平緩,怎知今年變更路線,要跑上獅頭山,幸好起伏並不會太長,雖然睡眠不足,體力免強還能應付這段路程,但號稱國際的賽事,秩序冊連基本的高度起伏都沒附上,專業度明顯不足。

 

跑到石門洞附近後,十八王公廟在霧氣中更添神秘色彩,經過懷舊的海岸村落,還有浪滔不絕的核能出水口,都是這次賽道中值得一提的景色,而陽光也在10點多開始露臉,放晴後北海岸別具風貌,讓返程的跑者得以再次用心欣賞北海岸的景觀 。

 

而這場比賽差點發生無法挽回的意外,根據 新聞 (http://www.ettoday.net/news/20120306/29591.htm)指出,大會當天發生了跑者休克的意外狀況,幸好當時身旁有幾位熱心的跑者協助,才不至於讓上個月在香港渣打馬拉松憾事重演,在此也要再次向那些熱心的跑者至上最高的敬意。

 

 

好不容易再次與 Ryan 重逢 

 

The Drawback

 

既然文章一開頭就提到筆者對於這場比賽的期待,更何況這場比賽號稱是"國際"馬拉松,固然要以更高的規格來檢視這場比賽,以下就幾個不同方向提出個人見解。

 

 

補給

 

對一個長距離跑者來說,大量的體力消耗之後,最需要的補給是什麼?我想不外乎是水、運動飲料、鹽、巧克力等,而主辦單位沿途每五公里設置一個水站,這點筆者倒沒有太大意見,但水站距離很短,跑者只能大批塞在水站,導致工作人員手忙腳亂,引來不少的紛爭,誇張的是,跑得較慢的全程馬拉松跑者,在最後幾個水站完全沒有水可以飲用,只能"原地罰站"等待水源的運送。一場國際馬拉松,並不應該只將焦點聚集在菁英選手身上,不管跑者要花三個小時,還是五個小時,確保補給站的足夠資源,是最基本的服務,也是對跑者的尊重,很可惜,萬金石國際馬拉松可能讓遠道而來的海外跑者失望了。

 

里程數標示

 

對那些沒有自備 GPS 手錶的跑者而言,沿途的里程數是很重要的依據,可以調整配速,但此場賽事僅在最後幾公里有固定的標示,如上所言,這應該是國際馬拉松要避免的錯誤。

 

盥洗設備

 

跑完全程馬拉松回到家後,和家人聊起這場賽事,他們的第一反應是『你有沒有在隧道中小解呢?』在媒體的報導中,突顯了這場比賽的荒謬,上萬人的比賽卻沒有提供充足的流動廁所,才會有「列隊」在隧道中解放的情形,新北市政府更因此發表聲明稿(http://www.ntpc.gov.tw/web/News?command=showDetail&postId=242568&groupId=11679),希望未來比賽能進行改善。

 

晶片成績

 

可以當天領取的完賽證書固然值得鼓勵,但成績證明上僅只有大會時間、晶片時間,沒有其它資訊,不論是排名、分組排名,或是每10K的時間紀錄都沒有。另外計時也有爭議,根據多位跑者指出,證書上的時間大約慢了二十多秒,爾後是否仍採用同一家廠商晶片計時,值待商榷。

 

寄物

 

試想看看,當你辛苦完成42.195K的比賽後,卻因為文中提到的賽前寄物問題,在賽後想要領取物品時,得面對工作人員冷冰冰的質詢,要「明確說出袋中的東西有哪些」,通過考驗後,才能領取。固然此舉是保護跑者的權益,避免拿錯寄物袋,但追根究底,主辦單位連選手人數所對應的識別物都準備不足,顯見這個團隊是多麼不用心的經營賽事。

 

萬金石國際馬拉松

 

網頁:http://www.ntpcmarathon.com.tw/

 

 

日期:每年三月第一個周日

 

報名費:NT800( NT 100憑晶片退還)

 

名額:名義上總人數為10,000人,但2012年比賽人數超過一萬一千人。

 

時限:五小時四十分

 

特色 :

 

1. 賽後餐點為石門當地著名的肉粽,全程馬拉松跑者可以拿兩顆。

 

2. 連續報名五年賽事,可成為VIP,第六年起每年參賽可以免報名費。(不可中斷計算)

 

3. 時間內完跑者,有機會抽中日本那霸馬拉松賽的來回機票。(2012年提供三個名額)

 

 

"don1don"顧名思義為"動一動",希望能藉由此平台提倡國人運動風氣,及結交喜愛登山.鐵人三項.跑步.自行車的朋友;歡迎大家一起分享交流各種運動資訊及運動心得。

動一動 don1d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特約作家朱子】
2011武漢亞洲男籃錦標賽9月15日開打,剩下不到一個月時間,中華男籃「危機四伏」,面臨自我崩裂、瓦解噩夢。

已經有幾個主力不太想打,連移訓都不太想去,個人因素居多,打的不開心也有,上場不如自己期許也有,沒球可打的也不少。用人問題、角色定位、調兵遣將這些問題當然不能全歸咎於教練,球員也要負一點責任,做為球員的天職與責任就是服從、紀律、團隊為重,儘管這是永遠的教條,但還是永遠的最高精神指標。

大戰在即,許多球員卻表明「我不想打了」,對中華男籃總教練周俊三來說,情何以堪!

中華男籃選訓委員們可以幫他解決問題嗎?當然不行,委員們把周俊三送上火線,剩下的就只能冷眼旁觀,堅定自持,堅持正統與規定,不管是出錢出力出權出面協商,他們是一點點都幫不上忙。

周俊三的處境令人同情,他也真正了解到做為一名球隊總教練,甚至是國家隊總教練所要面臨的挑戰與困境。

帶領單一球隊還單純許多,反正只有共同利益和目標,你不爽打,不認真練,就扣你錢,禁你賽,坐你板凳,看誰跟老闆關係更好,更有生存實力和權謀。

帶國家隊不同,這是榮譽和自我的追逐,球員來自四面八方,各有個性和球路,也有不同的價值和思維,他們賣命苦練就是為了要打球、比賽、贏球,如果練了老半天打不到球,或者根本沒球打,他們的心裡肯定不會好過。

在國家隊,你很難給他們禁賽、處分,畢竟這是為國家、為自己、為球迷,不是為球隊老闆,球員可以找各種理由退出國家隊,他們不是不想為國家隊打球,而是他們想著,「國家隊好像不太需要我」,另外就是,「反正我也幫不上忙,打不上球」。

球員的想法、需求很單純,但這可苦了教練。教練用人調兵當然也要以贏球為第一考量,沒有人可以百分百的用好每一個球員,因此,在選材、挑人、決選和角色定位用人上,就是領導統御最高深學問。

如果情勢已經無法挽回,那麼周俊三就挑其中12個肯打,願意為他賣命去打的戰士,如果還有選擇空間,那麼就挑12個天分、運動力最好的球員去拚戰。

台灣籃球有自己的文化與劣根性,球員主導性大多強過教練,教練的威權與能力,也需要做更大的提升與改善,球團老闆的影響力和主宰性,甚至超過教練,這一切都讓球員更難帶,想法更自我,也更超越現實層面。

周俊三足夠努力和熱情,但他還欠缺經驗和一些領導球隊的元素,台灣籃球的文化與系統,除了挑中他,根本無法給他任何資源和權力、幫忙,周俊三都要靠自己去攏絡人心,凝聚團隊,激勵士氣,造成他執教上的一些困難。

危機也是轉機,周俊三也不用靠任何人,在這個節骨眼上,自己去挑選屬於他的12個戰士吧。

【2011/8/18 聯合新聞網】

 

全文網址: 多位球員不想打 中華男籃危機四伏 - 台灣之星 - 籃球風雲 - udn運動大聯盟 http://mag.udn.com/mag/sports/storypage.jsp?f_ART_ID=337418#ixzz1wiW81QRy
Power By udn.com

文章標籤

祥記港式美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